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君子固穷
查看: 65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子固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28 0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这几天,见不少版友引用这句话。但很遗憾,传统对这句话的解读,又是一个千古误解。

且交代背景:孔子离开卫国,投奔晋国而不得,辗转曹、宋、郑等国,最后落脚陈国。第三年吴伐陈,楚昭王出兵相救,得知孔子在陈蔡之间,派人访问。不久,孔子准备前往楚国回拜。陈蔡两地大夫担心孔子被楚所用,对自己不利,共同派人围困孔子于野外。孔子他们突围不得,不久粮食断绝。“从者病,莫能兴”,随从们饿得患病,无精打采,悲观情绪弥漫。唯有“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世家》)。此时子路“愠见”,不满之情呈现于脸上,问孔子道:“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1-28 08:35 |只看该作者
【杨伯峻译文】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虽然穷,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便无所不为了。”

【钱穆译文】子路心怀不悦,来见孔子,道:“君子也有如此般穷的吗?”先生说:“是呀。君子固亦有穷时。但小人穷,便放滥横行了。”

又《集解》说,“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又程颐解读:“固穷者,固守其穷。”

又朱熹解读:“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又李零解读:“当时子路气得直跳脚,问,君子也该这么饿肚子吗?孔子说,君子当然会受穷,但不像小人耐不住穷,一穷就歇斯底里。”

如此解读让人纳闷:君子若指道德君子,哪有道德高尚者“当然会受穷”之理?若指上位者,上位者又如何会受穷?再看“小人穷,斯滥矣”,只说客观之“滥”,而《集解》“小人穷则滥溢为非”显然添字“为非”。又钱穆说“放滥横行”,杨伯峻说“无所不为”,无不包含道德指责。李零说“一穷就歇斯底里”,更是涉嫌人格攻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28 08:36 |只看该作者
传统针对这句话的千古误读,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和作风,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正解这句话给我在经商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带来了很大助益。

那么正解如何呢?请有兴趣的朋友先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1-28 09:03 |只看该作者
临窗兄是下了功夫的。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谁愿意坚持穷不发达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28 09:05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1-28 09:03
临窗兄是下了功夫的。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谁愿意坚持穷不发达啊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
你这个说法比程颐的“固守其穷”高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28 09:0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8 09:05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
你这个说法比程颐的“[/ba ...

那个年代的存天理灭人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不好揣度。
朱熹是个理学之神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28 09:29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1-28 09:07
那个年代的存天理灭人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不好揣度。
朱熹是个理学之神

过犹不及。朱熹是过了,跟孟子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28 13:1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8 09:29
过犹不及。朱熹是过了,跟孟子一样。

北斗六星网-打油;君子固穷孔圣人_北斗六星
http://www.bdlxbbs.top/forum.php ... &extra=page%3D1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28 19:05 |只看该作者
【说文解字】


前人解“穷”为物质之穷,是个问题。物质之穷,不用“穷”字,用“贫”字。

穷,繁体窮,在洞穴里弓着身体不得伸展,困也,穷途也,正如《庄子·让王》引孔子语录说,“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

固,不是固然,也不是当然,更不是固守。解“君子固穷”为君子遇到贫穷时固守节操,从义理上来说完全没问题,但从文理上来说,属于添字解读,属于解读大忌。那么如何解“固”呢?这里通“姑”,暂且之义,如《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固穷,暂时穷途。

滥,大水漫延,形容一发不可收拾,相对于“暂且”之“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28 19:05 |只看该作者
【原文整合】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现],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姑]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28 19:06 |只看该作者
【义理解读】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排兵布阵。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仪礼之事那我是知道一些,军旅之事我是没有学过。

孔子这回答让人纳闷,夹谷会盟就是他事先排兵布阵,隳三都行动也是他亲自布置,此时为什么推说自己不懂排兵布阵呢?朱熹说,“卫灵公,无道之君也,复有志于战伐之事”,但当时卫国根本没有战事的迹象。

在子路篇中,孔子说“鲁卫兄弟之国也”,透露了他想在卫国践行仁政的愿望,但是综观论语,有齐景公问政,鲁哀公问政,叶公问政,就是没有卫灵公问政,可知他对使用孔子有所疑虑。在春秋之前官员文武不分,进入春秋之后文武分离,如上篇中孔子特意提到的“王孙贾治军旅”。

此时卫灵公问陈不问政,其中当有暗示味道。孔子不笨,干脆推说不懂军事,免得彼此为难。《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过孔子去卫时的心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年孔子五十九岁,已待卫国四年。“明日遂行”,第二天就离开卫国,继续寻找实现理想之地。

孔子去卫,投奔晋国而不得,辗转曹、宋、郑等国,最后落脚陈国。第三年吴伐陈,楚昭王出兵相救,得知孔子在陈蔡之间,派人访问。不久,孔子准备前往楚国回拜。

陈蔡两地大夫担心孔子被楚所用,对自己不利,共同派人围困孔子于野外。孔子他们突围不得,不久粮食断绝。“从者病,莫能兴”,随从饿得犹如患病,无精打采,悲观情绪弥漫,唯有“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世家》)。此时子路“愠见”,不满之情呈现于脸上。

子路问:“君子亦有穷乎”,君子也有穷途末路吗?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只会暂且穷途,庸人遭遇穷途,那才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君子拥有一种精神力量,早晚柳暗花明又一村。庸人没有精神支撑,失意容易丧志,越陷越久。说到底,孔子能够讲诵弦歌不衰,不仅是意志有多坚定,更是道行使他淡定人生。

换句话说,坚定人生只是一种信仰,淡定人生才是一种境界。

子路听罢孔子教导,什么反应没有记载,但《孔子世家》记载了子贡的反应,“色作”。孔子捕捉到这个细节,望向子贡:“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才认识到这个道理的吗?

识之的之,指代刚说的“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个道理。

子贡说:“然,非与”,是这样的,难道不是?

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不是啊,我一贯如此认为的。

听话听音,孔子貌似跟子贡闲聊,实质说给子路听,强调自己刚说的道理不是为了劝慰他随口而说,而是一贯如此。因此他又将目光转回到子路身上:“由,知德者鲜矣”,子路啊,懂得遵道而行的人太少了啊!

这是婉转批评子路发牢骚之举太不淡定,显然不懂得遵道而行。

朱熹说“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李零说“懂得德的人太少了”,莫名其妙。孔门中人可能不懂德吗?不懂的是如何遵道而行德,所以孔子接着举例舜帝无为来教育子路:“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的大概就是舜帝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无非是庄严端正地南面而坐罢了。

言下之意还是批评子路,你太不淡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29 09: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君子安于困顿(不妄为),小人困顿则妄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29 09: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君子穷则益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29 10:08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1-29 09:49
君子安于困顿(不妄为),小人困顿则妄为。

这是延续传统解读的思想,涉嫌道德谴责。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29 10:09 |只看该作者

这个意思用现代语言如何解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29 11: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9 10:09
这个意思用现代语言如何解读?



君子穷固倒装句:君子固穷。

也就是: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

我乱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29 13:14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1-29 11:48
君子穷固倒装句:君子固穷。

也就是: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

倒装句的字词恢复到原位之后,语义不变。君子穷固的固,和君子固穷的固,语义已经转变了。
所以,固和穷无论是固穷还是穷固,都不是倒装句。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29 16:29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9 13:14
倒装句的字词恢复到原位之后,语义不变。君子穷固的固,和君子固穷的固,语义已经转变了。
所以,固和穷 ...

确实是这个这个规则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2-2 08:36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1-28 09:03
临窗兄是下了功夫的。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谁愿意坚持穷不发达啊

固守,听着有点用力。我习惯用另一个词:安守。有处之泰然的感觉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2-2 08:5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2-2 08:36
固守,听着有点用力。我习惯用另一个词:安守。有处之泰然的感觉在~~~

这是个好的思路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2-2 08:5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2-2 08:36
固守,听着有点用力。我习惯用另一个词:安守。有处之泰然的感觉在~~~

愿意看你们聊论语。能学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2-2 0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杰赛尔 发表于 2024-11-29 13:14
倒装句的字词恢复到原位之后,语义不变。君子穷固的固,和君子固穷的固,语义已经转变了。
所以,固和穷 ...

我查了一下倒装句的典型特征:语义不变。如您所言。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2-2 09:39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2-2 08:55
愿意看你们聊论语。能学知识

你可以找些自己解读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就能开动脑筋,或许不经意间会有新的发现。
我改稿13次,每次都有新的心得。现在已经开始第14次了。发现自己改稿改上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2-2 09:5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2 09:39
你可以找些自己解读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就能开动脑筋,或许不经意间会有新的发现。
我改稿13次,每次 ...

可以慢慢发来看看。
其实是有人看的,就是莫要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2-2 09:57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2-2 09:55
可以慢慢发来看看。
其实是有人看的,就是莫要戏说

我态度很认真的啊,从来没有戏说。
说我戏说的,大概是跟他心目中的标准不一样,就说戏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2-2 10:01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1-28 09:03
临窗兄是下了功夫的。
君子固穷,我觉得是在穷的时候固守操守。
谁愿意坚持穷不发达啊

谁愿意坚持穷不发达啊
——————
孔子其实是主张富民的: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2-2 10:4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2-2 09:57
我态度很认真的啊,从来没有戏说。
说我戏说的,大概是跟他心目中的标准不一样,就说戏说了

有一次看你在杂谈论辩的时候好像是戏说。
那可能是我看的不全。
有空发来看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2-2 11:56 |只看该作者
火星十三州 发表于 2024-12-2 10:47
有一次看你在杂谈论辩的时候好像是戏说。
那可能是我看的不全。
有空发来看哈

不好意思,刚刚忙去了。你说的是哪一章,我重发这里给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