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5-1-18 13:07 编辑
小石桥躲在一片浓阴覆盖的河上。它的造型精巧奇特。桥面是拼接得几乎看不出罅隙,带有拱形的石头,桥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孔洞,再往下不是石墩,而是一整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做过完美的分割,像是竖琴般立起一个一个方形的柱子。柱子分成两层,下粗上细,看上去既结实又美观。石桥很小,连栏杆都没有,只能并行两三个人。我时常会在石桥上粘一整天,连午饭都不回去吃。夏日的柳树正繁茂,绿色的枝条垂到水面上,撩起一圈圈涟漪。河水从大山深处雀跃而来,还保存着最初的质朴与干净,指头粗细的小鱼,与圆滚滚的鹅卵石纤毫毕现。河两岸都是灌木与棉槐丛,它们被带着尖锐小毛刺的拉拉秧串联在一起,密不透风。孩子们是绝不会到这里玩耍的,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在这里,与一只或者两只小青蛇相遇。没人搭理的草丛与灌木、棉槐愈发猖獗起来,几乎要把整个小石桥包住。这里离村庄五六里地的样子,是入山必经的道路。踏过小石桥,向西,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这片绿莹莹土地的中间,包裹着一个池塘。这是看上去无人踏足的土地,我却时常一个人无拘无束徜徉其中,顶着一身的热汗,由东走到西,再从南走到北。最后转到池塘那里,坐下。池塘终日里都是安静的,碧蓝的天空落在它翠绿的心里,连同一个灰头土脸衣衫不整的假小子。我与天空都在池塘的心里。偶尔会有鱼跃出水面,惊起了正在芦苇丛里谈情说爱的野鸭,它们扑棱棱地折腾几下,向更深处钻进去。这里的芦苇生得又密又浓,也只有野鸭野鸟和几条土黄色的蛇能钻进去。
待得久了,后背会发凉。村里大人们除非不得已,绝对不会来这里。在农村,池塘不仅仅是用来蓄水的,还得装得下痴男怨女的生命与最后的告别。祖母、母亲、以及村里人对这座池塘三缄其口。无人知道我已经成为这里的住客,也无人告诉我这里有这么一个池塘。小,而深。池塘三面磊着青砖的壁,壁上生者青色、黑色的苔。三面塘壁在水面上撒下黝黑的影子,却覆盖不了塘北面那个深不见底的水井。一次,一条在水面上惬意游动的蛇带我发现了它。它圆圆的,与周遭水面截然不同的黑色质地让我意识到,那是个不同寻常之处。即便是在夏天,在阳光将周遭植物、沙土、生灵烤得吱哇作响的时候,我仍然能够被它传过来的阴冷黑暗刺中。心脏在某一刻腾起青色的寒气,迅速弥漫全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在向我慢慢靠近。我一丝一丝把自己从地面上拔出来,后退着,踉跄着跑走。一直到小石桥那里才停下。小石桥下的水淌得哗啦啦作响,像父亲在阴雨天才会吹响的笛子的声音。
那个晚上我发烧,并不停哭泣。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灵终究不肯放过我,将一种粘稠且阴冷的气息刻入我的骨骼里。夜半十二点,家里那座古老的铜钟敲响后,母亲意识到我病情的不同寻常处,忍着疲惫与困意,请来了隔壁的四奶奶。两个人在堂屋里鼓捣嘀咕了约摸半个小时。那一夜,母亲将七八岁的我重新拥入怀中。我不足周岁断奶之后,这样的亲昵几乎再没有享受过。等到香椿树上的麻雀再次把我叫醒时,漫长而痛苦的夜已经结束。我睡在母亲陪嫁的绣花枕头上,炕上没有她温热丰满的身体了。我伸出手,习惯性地去摸方枕两边凸起的绣花纹路。不用看也知道,一头是喜鹊蹬枝,一头是幽兰在山谷。那是母亲最爱的图案,也是她这一生都在向往的意境与生活。
后来母亲无数次询问我那天的行踪,但我从不做声。几次之后,她便不再询问。一个平日里连自己名字都懒得回应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回答她的这类问题。在母亲与祖母眼中,我是比“蹲倒驴”更倔强更顽劣的存在。其实,我内心里,更希望自己是拉拉秧。谁敢惹我,我就给他点颜色看。
那个池塘我此生再未去。那口潜伏在北面水下的深井,是如何形成的?如今随着池塘的消失,土地的锐减更是无从追溯。但那刺骨的寒与暗,却沉积于我的血脉骨骼中,常于人生艰难与夜半幽梦时浮出来,再度抓紧我。那座小石桥不知消失在哪一天,当我离开家乡数年后再去看它,发现它已经被三根巨大的石条代替。村里人开三轮车过去时总要小心翼翼,怕不小心掉进缝隙中。桥下没有水,河道里成了拉拉秧的天下。间或有一只羊被拴在树上,从陡峭的河沿上斜下去吃草。有刺的拉拉秧,在它们眼中是非常有营养的美味。而我此时,已经成为散落在异地他乡的“蹲倒驴”,以独特而不屈的方式,继续着一个人的成长与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