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2-19 15:51 编辑
开学伊始,忙,就一个字;此外,诗会迎检,各种资料准备,也是马不停蹄。加之电教馆莫名封锁了抖音、快手等视频通道,我的消息就难免滞后,到我玩笑提及工作状态时,有文友说:我这几天看温州在教室没了的老师细思极恐那种。
看着“没了”这个词,虽则莫名其妙,心里却也咯噔一下,心存“但愿不是我想的那样”的侥幸,忐忑不安以八个卦的姿态,说,肿么回事?说来听听~~句子后面,用了两波浪线,算缓缓语气,也缓缓情绪。
通过文友解说和网络搜索,我才知晓:2025年2月12日下午,温州百里路小学女教师把生命挂在了教室里——这是经历怎样的崩盘,又怎样决绝的选择?!
在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竟隔了近一周才知晓,……“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余,不免想扼腕,一声叹息:为她——一个熬到了49岁,眼瞅着快上岸,却再也上不了岸的同仁。
有说卷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缩写。
关于“末位淘汰制”的话题我这边从前有提及,只纷纷扰扰中不了了之而已。毕竟教育教学工作相对复杂,不像拧螺丝、砸钉子等技术活儿一目了然,谁不勤奋或者技术不熟练都在明面上,以合格产品的计件考量谁也没法子辩驳。
何况学校内部组成,包括一线教师、二线后勤,以及行政人员,怎么个末位淘汰法?只考评一线教师?……就太可笑了!
由此可见,在教育系统实施“末位淘汰”,无异于耍流氓。
单看学生成绩,还是看综合考评?论及综合考评,很多评分标准就值得商榷,灵活倾向什么的,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儿。
就是单看学生成绩,也不公平:第一,学生基础如何?智力水平如何?第二,团队配备如何?一个班级的成绩,并不是个人能力,而是团队合力。
——如此,是考评老师,还是考评运气?运气好,遇到好学生;运气好,遇到好团队!运气不好,再不好,……就惨遭“末位”了。
曾几何时,我被领导坑蒙拐骗,成为“烂班专业户”;若是“末位”考核,我能担这个风险么?我又不是傻子!
近几年,教育环境愈发艰难。各层面的压力,家校矛盾滋生,都积攒成社会怨气,是一线教师在硬扛:不能管,还得管;管不住,还得管。身体和精神的亚健康比比皆是,也就无怪乎崩盘一个、两个了……
末位淘汰是否属实,子弹还飞不飞(有所谓澄清,说是意外猝死),我其实并不太关心。我就想说,生活已经很难了,多一点人性关怀,又会如何呢?
前几天开工会上,我校长忧心忡忡,却又如此发言:过去的一年,个别年级考得不理想,尤其是个别班,是真的不理想,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希望会后各人对号入座,想想怎么开展好下一步工作吧。
到教研组会议时,组长又说:本年级在区域排名靠后,语文科确实是拉了后腿的,个别班级考得很不理想,……咳咳,我说的很不理想,是针对我所授课的两个班,至于各位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把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都说,响鼓不用重锤。在这个疯卷的年月,有几个真正“磨洋工”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