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人要想变强,肯定是要吃苦的。什么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这个纯属扯淡!实话是吃不了生活的苦的人,往往更吃不了学习的苦。然而无论是习文练武,面对吃苦时的心态很重要。不同的心态将导致不同的结果,下面我把结果从坏到好排列一下:
一、忍、熬:
这种人面对吃苦的心态就是忍耐,苦熬。这样做,苦消失了吗?没有,就好像鞭子抽在身上,是身体硬抗下来。一次两次是锻炼,但是天天这样,一下子十几二十年,请问哪个受得了?为什么中国人从小孩到成人大部分心态不好,就是因为他们在用忍耐和苦熬面对吃苦。这样做的结果是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短寿甚至走极端。
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他面对吃苦是忍耐和苦熬的心态,学习八成会不成功。大概率会出现心理问题。
二、复仇心态:
这种心态大多出在社会底层上进的草根屁民。他们面对吃苦。内心充满了复仇感:我他妈今天吃得苦中苦,明显就要成为把别人踩在脚下的人上人。外国人总结的好:吃得苦中苦是不把自己当人,方为人上人是不把别人当人!这种人通过读书,并不能消减内心的戾气和怨气,而这种东西会有意无意的表现出来,所以他们学习成与不成,都很难改变命运。因为他们在阶层跃迁的时候是被上面的阶层厌恶和警惕的,没人会想着拉他一把,倒是不少人想踩他一脚。大部分底层人对于更高阶层的看法,从小被教育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请问:这种心态的底层向上爬,爬上去会做人事吗?
这种吃苦的心态,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变得偏执,狭隘,有攻击性,甚至出现心理变态。记得曾经有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给动物园狗熊嘴里倒硫酸,大概率就是这种人。
三、欲望驱使:
这种心态大多也是出自底层,他们内心比复仇心态要好一些。他们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就是为了改变命运,跳出原来的阶层。一般这种底层都比较有学习天赋,他们在学习中吃得苦会被自己追求目标的动力消减,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太多学习所吃得苦。如果说底层人士读书改命,这种人占一多半。欲望驱使也不是完美的,因为被欲望驱使,所以会让人性格产生极端的一面,这种人有些时候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这种吃苦心态还有个问题,就是无法遗传。农二代通过读书奋斗到城里,很难把这种欲望驱使的学习动力交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孩子无法去共情,即便是对孩子画饼也不好使。所以呢,别觉得自己这些东西可以教育今天的孩子,时移世易。欲望驱使的前提条件就是:客观环境相对恶劣,在国外叫这个为:饿鼠效应。但是如果家长非搞没苦硬吃,往往是有害无益的。
四、历练追求:
学习是什么?如果能回答学习是一场修炼的,只要道心稳固,往往会成为高手。习武是为了什么?最快的击倒对手?早就有手枪了,更何况飞机大炮核武器,还用得着去练武吗?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习武的,就是一种自我的修炼,将自己的身体机能达到一个最高的状态。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智能AI、Deepspeek都出了,十几年寒窗的东西基本快一文不值了!同样,读书学习也是一种自我修炼,和别人比自己强,人永远干不过机器没关系。
这种吃苦心态算是今天最好的一种吃苦心态了,孩子能这样考虑问题,往往是受益良多的,甚至于各种收益是水到渠成的。即便在学习上有不成功,对其心态影响也是很小的。
五、信仰无敌:
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信仰。一个人如果有信仰,做任何事在面对吃苦和困难时就会胜过其他的任何心态,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为什么说历练追求是当今最好的吃苦心态呢?很简单,今天我没见过一个真有信仰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