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频飞 于 2025-4-5 17:07 编辑
感谢首版相邀,到家长论坛发一帖。
我不当家长好久了,所以,真没啥发言权了。
所以不当家长了,是因为我已经从家长,升级为“老子“了。一个奔着七去的老东西,非要弄一个家长名号,我自己都觉得别扭。何况,对面站着的那个一米八几的家伙,都快奔四了,我也不好意思当家长了。
几十年过去,想学着迅哥来一篇《我们怎样做父亲》好像也没什么价值和意义。怎样做,这大半辈子就这样了,现在就算回望一下,检讨一下自己做父亲的得失,似乎也没啥必要了。
人生的路就这么回事儿,你走了多久,走的明白还是糊涂,自己走的,自己受着就是了。
儿子是1986年出生的老虎,我是1958年出生的老狗。
和无数正常人的家庭一样,都是柴米油盐的人生。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可以和各位分享。
这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从来没有给他灌输什么立志成才之类的东西,就连高考我说实话,也是上了一所很普通的高校。尽管如果从基因的角度上说,确实不该是这样,但是,我们觉得一切就该是这样。
他平安的,快乐的长大,我觉得就好。区区人生,就这么几十年,别把目标弄成人生桎梏。
举例说,九十年代中期,计算机刚起步的时候,一台SX386的主机,内存2MB,书本大小的硬盘40MB,这样一台兼容机当时是一万两千多,系统是DOS的版本,然后有了网吧,我发现儿子放学之后,去网吧玩游戏。我没有说他,而是迅速的通过朋友,从北京花了一万三银子,买了一台DX386,给它配了独立显卡,光驱,买了游戏光盘,然后告诉他坚决不准进网吧,想要什么游戏和我说,我帮他解决。
为了这小子,我也是花了血本,从386到486,然后到586,再到奔腾系列,前前后后,我在计算机的硬件投入上,不低于七八万甚至更多。
这种投入的结果是,我儿子对游戏不再沉迷,而是学会了更多的属于计算机的东西,早期的C语言,以及各种软件的使用,都得心应手,真的是遥遥领先他的同学。
儿子喜欢音乐,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央企工作了那么多年(九年)却在疫情前夕和我们说要辞职,搞自己的音乐,我们不反对也不支持。观点说的明白:自己的路自己走,我们不会跟你一辈子,怎么选择是你自己的事情。
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短,自己的路自己走吧,如果你选择了艰难,那是你的选择,如果你选择了鲜花也是你的选择。父母最多给一种参考而绝不强加。
目前他的音乐不是特别好,但也不是特别差,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熬,这就是我们的观点。
我们从来没想着让他耀祖光宗,普通的人,平静的活一生就是最好的修行。
只要身心健康,只要对社会无害,只要有一个相对端正的三观,这就可以了。
每一年清明去墓地看望父母岳父母,都是我儿子开车拉着我们去,每一次他站在岳父母墓前的时候,都要给岳父敬一根烟,然后告诉姥爷:我不是你们最优秀的外孙,但我是每一次都能来看您和姥姥的人。
我相信我高知的岳父母大约会听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