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佛学的东西看得不多,因为看这些东西,如果不理解,强行去装着理解,也只能误入歧途,我就说说自己理解的东西:
第一、佛为什么总要讲求空?
有人认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包容这世间万物,我觉得这个意思就理解反了。放空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包容,而是为了看穿因果。当一个人真的能做到看穿因果的时候,他会明白,并不是自己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而是天地万物在包容自己。只有理解到这层意思,才能从内心产生真正的慈悲。
第二、什么是色与空?
这里的色,是指世间诸相。世间诸相是由六根将六尘呈现在人的心中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所谓空,就是通过斩断六根的方式在心中忽略六尘,让内心达到一片空明。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色迷七巧,心智不生。我们要想看得更远,需要暂时屏蔽对我们形成干扰的色相。色相为什么能干扰我们的心智?因为色相可以引发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到这时,我们需要达到: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境界。如果修为再进一步,那就是:心无菩提树,心无明镜台,等于更彻底的屏蔽色相。
第三、我领悟的佛的智慧。
当我们能够看穿因果,自然会从内心得到大智慧,也可以坚定我们的意志。到了这时我们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就要还原色相,因为色相是世间万物的构成,我们暂时忽略它,是为了看穿因果。当看穿因果以后,我们需要回到现实的世界,屏蔽色相,实际上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一种临时借助的工具。就像划船渡河,现在过了河要爬山,我们如果背着船去爬山,反而不容易达到山顶。换句话讲,空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后来有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世间本无物,何事惹尘埃的说法。
第四、没有人能改变因果。
在佛学中,因果是难以改变的,即便是有无上法力的佛陀也是一样。也许无上的法力可以推迟因果的果报,但是会让果报来的更加猛烈!
第五、什么是菩提心?
因为看穿了因果,我们得到了大智慧。因为恢复了色相,我们能看到众生的结局。又因为我们明白因果是无法改变的,从而产生了慈悲!智慧与慈悲的心,就是菩提心。
第六、菩提心有什么用?
因为看穿了因果,我们心中又有慈悲。虽然不能改变因果,但是可以让自己身上多接善因,避免恶因,或者对于无法挽回的恶果,早做补救手段准备,这就是度己。我们选择用实际行动去让别人多接善因,避免恶因,或者对于无法挽回的恶果,早做补救手段准备,这就是度人。菩提心的意义是普度众生,只不过我的资质有限,无法领会怎么做到这个。
这是我的一点浅见,以后有机会我再讲讲人生中佛学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度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