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5-8 17:39 编辑
春末夏初,田间地头很热闹。
妹子就总问,回乡下不?最初是樱桃红了,后来是桑葚紫了、草莓熟了……其他时令蔬菜啥的,倒反而排不上号。
心痒难耐,却没有成行。时间和心境,都不够。说到底,是简单的口腹之享,不足以让我和先生费时、费力、费心神。
此后,母亲和妹子往返一次,便能零星带几个回来,再抱怨似的说,被人偷摘了不少,也糟蹋了不少。想着我家楼上的红樱桃,几乎都进了鸟儿的嘴,不免想笑,跟妹子说,我家的果子喂鸟,一颗都吃不着,你家的喂人,还能残余几个,已经不错了啊!
妹子嗤嗤笑一阵,又很豪气地说,你家这规模能跟我的比么?
言下之意,若似我的栽种,大抵也是颗粒无收?
好嘛,我这试图共情的安慰,确实自作多情、一厢情愿了些。
以为就这样子:偶有收获,能解馋,足矣。
谁知有次回家,却忽见茶几上的果篮里,紫色的桑葚装得满满当当,散发着诱人的水润光泽,另有一袋草莓,也是红彤彤的,煞是喜人。
我母亲“夸我,快夸我”的神情,把手伸出来给我看,说,很难摘的,手指都黑了,而且遇到太熟的,一碰就掉。
一边坐下来往嘴里塞,一边含糊说,辛苦了,辛苦了。算表达知恩和感激之情。
妹子笑盈盈的,说,这么喜欢吃,喊你去采摘,你又不去呢?
闲闲说笑间,先生踏进门来,忽而瞪大眼,脱口而出,你们在吃什么?
桑葚啊,你没看见?哼他一声。
妹子却就说,二哥,你可以打酒泡桑葚了。
原来她惦记着这事儿,刻意去得早了些,赶在路人下手前先采摘了回来,所有才有这么多?
谢天谢地,桑葚次第成熟,我妹子能赶这一波。要像樱桃之类的,满枝头齐刷刷红熟,好看是好看吧,却只能天收、地收、别人收了。
正胡思乱想,先生已冲过来,把果篮抱了转身就走。
啊?什么情况,这是?赶紧叫他,你干嘛?我还在吃呢!
还吃,还吃,你都吃多少了?没听妹子说,是给我泡酒的么?先生理直气壮。
瞎说,等我吃够了,剩下的,给你泡酒,我追过去,试图夺下果篮。先生紧紧抱着,飞快逃走了,一脸“你追不上,追不上”的得意劲儿。
我去!
母亲和妹子哈哈笑。她们许是压根儿没料到,以恩爱、谦让人设出镜的我俩,能干出如此抢食的勾当吧?
老实说,我也没想到。先生平素多宠我啊。但凡我想要的,哪怕他递到嘴边,都能转了方向,往我碗里放。
莫名想起婆婆妈家的那只护食狗:平素各种乖顺、撒娇,逆来顺受,转圈讨好,有一次为了根大骨头,对着我呜呜咆哮,凶相毕露,一副要跟我拼命的兽性。
我便对着先生笑啊笑的。
多年的默契,让他立马懂了,也乐,说,笑我护食么?你还好意思笑,明明是你先抢食的。
抢食、护食有啥好笑的?是笑世间生物多脱不开“一根骨头”的迷障。
譬如,婆婆妈家的那只丑狗,它听不懂我的话吗?它不知晓我要碾压它易如反掌吗?但咬住一根“大骨头”的那时、那刻,它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是这根骨头,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你说,道理它不懂么?都懂。那一瞬间,却不是讲道理的时候,因为它听了当没听,都是耳旁风,除非过了“一根骨头”的那股子劲儿。
我家先生又未尝不是如此?
他不爱我吗?就算不牵扯爱,他不疼惜我吗?该退、该让的,他平素都能做到,俗称:豁达,宽厚。可在这一篮子桑葚(可以读作:一根大骨头)面前,他忽而露出截然不同的嘴脸。是半开玩笑也好,是真的也好,总归是“一根骨头”效应。
想想,再想想,就又……乐得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