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隐香 于 2025-5-4 20:57 编辑
今日母亲节。
前几天,妹妹说,我们给母亲买件红色的衣服吧!大家都附和同意。今天看见。兄弟姐妹带母亲去草原上玩。母亲开心的笑脸,穿着一件红色的上衣映衬雪白的头发,非常的漂亮。就,无比想念在她身边的日子了。
母亲,是那时候少有的初中生,她上学的时候就是在泌水老先生写的挨饿的那几年,得益于外公在新疆务工,寄回的收入让舅舅和母亲上到初中。后来,老家太饿,她就带着姥姥和舅舅到新疆去了,投奔他的父亲。
当时公社小学让她去当老师,她没去。让她当会计,她也没去。因为她见到了一个刚到农村,除了吹拉弹唱,割麦子都不会的父亲。所以说,这个女人要是遇到了让她心动的男人,就像吃下了上瘾的药,是劫是福不知道。父亲那时候在文工队拉小提琴,听父亲吹嘘,迷倒好多女人,母亲最坚决一定要嫁给他。
父亲是地主成分。那个讲成分的年代,外公是死活不同意母亲嫁给父亲的。把她锁在了家里面。我成年后,有一次回家乡在地里干活听父亲讲。嗯,外公找不到母亲。父亲说,我一想他就在我那儿,然后进到家门一看,母亲就坐在他的堂屋里。母亲是跳窗跑出来的,女大不由爹,后来外公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母亲性格温婉,悲喜从不过度,不会情绪化。父亲的就比较大男子主义。所以,家里的分工也是男主外女主内,母亲有次玩笑:家里油瓶子倒了父亲都不会扶起的。但母亲支持父亲做的任何决定。也支持子女决定,比如姐姐年纪轻轻嫁给自己爱的人。她也支持我远走异乡,去看世界,哪怕是去战火纷飞的科威特。她支持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哪怕她抹着眼泪看着有时候我们做错事,父亲要用树条抽我们…我只见过两次母亲情绪失控过,一次,外公去世后母亲回家,看到奶奶,跪在地上给奶奶磕头,一下子哭出了声:我再也没有爸爸了。还有一次是我离开家走的那一日,一天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无声的流眼泪。
母亲心地善良,父亲讲义气。父母亲去新疆早,成家后家成了一个老家亲戚朋友老乡中转站,落脚地,家里那时候常常,春天和秋天会有人来人往的人,暂住在家中,记得有个亲戚的小孩在我家一住半年。有的时候家里没钱,有需要,借不到钱,父母亲甚至会把猪,羊卖了,把钱给别人当路费或者成亲给钱,母亲也没有怨言,更别说那些要饭的人,母亲送出去的面粉,馒头。
很喜欢母亲一直都随遇而安的安详的样子,五个子女,生活的重担不轻,再苦的日子,也没听过她有什么抱怨。我奶奶是原来地主家的小姐,和我们一直住在一起,山东人还规矩多呢,从没听到过,看到过母亲和她有不愉快。我记得马花那次看我们活动发的全家照说我奶奶一看就是个厉害的当家的女人样子。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长大过程中我们都会越来越像他们。
是的,应该有更多赞歌给她,最大的赞扬就是我希望,我越来越像母亲。
各位母亲,母亲节快乐!
https://static-play.kg.qq.com/node/CuYun4ILMq/play_v2?s=cnm4xnc4rT1juccm&shareuid=609c9c8d242430833c&abtype=13&shareDescABType=1&topsource=a0_pn201001006_z11_u211819788_l1_t1746358621__&pageId=details_of_cre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