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影视剧,最喜欢描述我们枪不如人、炮不如人,甚至是物资补给、士兵训练都不如人,就是因为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求胜心,最终打败了敌人。我承认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付出了远多于敌人的代价,这也是事实。抗日战争,日本死亡250万人左右,我们死亡人数是3500万。抗美援朝战争,美国伤亡5万多,我们是19万。这些都是客观差距造成的。
到了今天,有人把这种意志决定一切的东西用在学习上,就是一碗纯纯的毒鸡汤。在网上看看学习励志小故事,总是有人用自传体写:我(或自己孩子)是个学渣,因为某件事的刺激,到了高二开始拼命学习,不惜每天学到凌晨三点,最后逆袭考上了清华......。中国人最喜欢看逆袭的故事,似乎是给自己孩子看到点希望。对此我只想评价:还是长点脑子的好!
今天之所以那么多孩子因为学习被搞出了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无脑家长信奉这碗毒鸡汤!
首先,今天的孩子配和革命先烈相比吗?革命先烈是在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很多都是百战余生;而今天我们的孩子是在童年过度满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是连自理能力都严重缺乏的小皇帝,二者的意志力能在一个层面吗?读书学习这件事,不是说你坐在那里就能成功的,是需要去不断的记忆、思考、钻研、领悟,大脑需要不断的高速运转,这是需要很强大的精神力和意志力的。
其次,写这篇文章的人我怀疑他上没上过大学都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人真的好好学习过,就不会写出这种漏洞百出的傻缺的东西。我自己高一也是学渣,高二也逆袭了100多名,是学校进步最快的学生,可是最终我只考到了二本,里面有父亲干扰的原因,但是也有我自己水平不行的原因。如果我正常发挥,最多考上一本,不要说清华,就连北理工,北航之类的大学也没有任何希望。高中知识,绝非一两年就能突击三年的东西,除非那个人是天才。这时是不是会有人说:“没准作者写的主角就是天才呢。”呵呵,别扯淡了!天才需要学习干到凌晨3点?作者这样写,我很怀疑他连学到凌晨0点的经历都很少!一个人真的每天晚上学习到凌晨3点,大脑、心脏都会受到摧残,还考清华,先去医院吧!常态化学习超过23:00点,就会影响健康;常态化学习超过1点就是那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常态化学习达到3点,只能适得其反!我的高中班里有个女生,每天学习到凌晨2:00到2:30分,她的名次本来是班级第11名、12名左右,这样做完了最好成绩也就是班级第10名,而人却呈现出一种40岁的老态。
即便是高三学习量极大,还要拼命,但是我觉得时间不宜超过晚上23:30,在这个时间内学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还想成绩更好?算了,只能说这个学生不是那块料。实际上,学习这东西,只要努力到了,做到了自己的最好就行了,清北并不是每个人通过努力就能考上的。
努力不仅是需要的,也是需要长期保持的。没有努力,天才也不会成功。但是努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一点更重要!过度的努力是执念,而人生的各种不幸福往往源于执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