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起犯罪都是20多年前,都发生在国内老牌大银行,犯罪者都是柜员。犯罪手段堪称奇葩型人才。
柜员A:源于有心,败于较真
A工作的桌子年久失修,桌面裂了一道缝,直达现金抽屉内部,本来呢,这个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一个机缘在有心者眼里就不一样了,A就是那个有心人。A想:如果把一打钱在上面敲一敲,就没有可能漏下去一张呢?把钱在桌子上敲,是柜员必做的动作,为了对齐钱,方便后来打捆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A成功了,正常敲两下,就会有钱漏进抽屉。一张就是100元,积少成多就是财富啊。很多来存钱的人,发现少了一两张。虽然质疑,但是事实摆在那里,不容置疑,只能乖乖补钱。
这事是怎么被查出来的呢?有一天A故技重施,可是那个储户极度较真,声称自己的钱数的很清楚,不可能差,事情闹大了,但是查监控,A的魔术毫无破绽,最后不了了之。A以为问题安全度过,但是上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在A有一次施展魔术的时候,主管立刻要求A停止操作,现场平账。好,客户账、现金账没问题,但是抽屉里的现金多了,A被抓获。
柜员B:源于概率,败于概率
B是人民银行的柜员,他们有个很大的业务,给一个大企业职工定期发退休金。涉及到的退休人员非常多,有一天B忽然突发奇想,那么多账户,如果每个账户我少发1分钱,客户不会觉察,上万客户,我也是可以集腋成裘的。说干就干,那是时代比较早,100元还是不少的,当时柜员的月工资也就几百元。果然,计划天衣无缝,这个世界最好的计谋就是阳谋。
后来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个退休的老头很较真,经过辛苦的计算(那时候人的学历低,算这个是不容易的),觉得自己的退休金少了1分钱。为了一分钱找完财务找银行,找完银行找同事。大家一算,嗯,都少了一分钱。好,一起去找行长。行长被打脸啪啪,众怒之下,柜员难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