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九三大阅兵临近,对于英美等缺席的国家,中国外交部亮明 ...
查看: 29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三大阅兵临近,对于英美等缺席的国家,中国外交部亮明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28 14: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懂爱签名 于 2025-8-28 14:46 编辑

             九三大阅兵日渐临近,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舆论场中多了一些特别的关注——人们不仅期待阅兵式上展现的国威军容,更纷纷将目光投向观礼台上那几个意味深长的“空座位”:美国、英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高层代表,再度集体缺席。

               这类缺席现象并非首次,却总能引发诸多猜测与解读:究竟是日程安排上的巧合,还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外交软抵制”?就在近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应,虽语气平和,但话中有话、绵里藏针,体现出一种从容的战略定力与大国的格局视野。

               事实上,所谓“没空”从来不是真正的原因。九三大阅兵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历史叙事的重申。中国通过阅兵强调的,是那一段被国际舆论长期淡忘的东方抗战史——十四年浴血奋战、三千五百万军民伤亡,这些数字应当与诺曼底登陆、西线战场共同写入人类对二战的集体记忆。然而在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中,东线贡献常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仿佛二战胜利的荣光只属于某几个国家。
              他们不愿来,或许正是因为不願面对这样一种可能:一旦中国成功将“东方主战场”的叙事推向世界,西方长期垄断的历史解释权就将受到挑战。因此,“缺席”不仅是一种外交姿态,更成为某种话语权争夺中的战术回避——我不出席,就无需为你提供传播平台的 legitimacy,甚至还能借此释放隐晦的政治信号,将中国的纪念活动曲解为“秀肌肉”,将自己包装成“和平守护者”。


              西方某些媒体的报道框架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热衷于放大中国新式武器的镜头,却对受阅老兵的容颜轻描淡写、予以虚化处理。这种刻意选择的叙事策略,无非是想把舆论引向“中国威胁论”,而无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纪念主旨。他们看不见,或者说不愿看见:老兵方阵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从屈辱中站起的坚韧,现代化装备则意味着她不再允许苦难重演。这两者共同书写的,正是一个大国从积弱到自强的完整历程。
             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出席。他不仅来了,还以四天的行程突显对此访的重视。这背后,是相似的歷史境遇与共同的叙事诉求——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同样长期被西方话语体系所轻视。而今,中俄并肩纪念,恰是对历史真相的合力捍卫。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前来,一边致敬历史,一边洽谈核能、基建等务实合作。这足以说明:国际社会并非只有一种声音,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盲从西方设置的话语议程。
            甚至西方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波兰修改二战教科书,将苏联解放行动称为“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拆除苏军纪念碑,声称“去殖民化”……这些看似“去俄化”的举动,在更深层次上配合的是一场对东方战场历史地位的系统性消解。他们试图以现实政治的需要重塑历史记忆,却忘了真实的历史从不依附于任何一方的叙事霸权——档案、证言、牺牲者的名字,早已刻入时空的基因。

                   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之所以被众多观察者称赞,正因其在淡定中显底气,在包容中见格局。“纪念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欢迎所有尊重历史的国家参与”——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

             其一,它展现了一种“不来亦从容”的自信。中国不再将西方国家的出席视为活动成败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主动参与、共同合作,本身就是对中国倡议的积极响应。真正的国际认同,不在于座位有没有空,而在于合作是否落地、理念是否共鸣。
              其二,它传递出“有实力才有和平”的清晰信号。中国展示国防力量,不是为了威慑他国,而是明确表达:我们有能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这种战略威慑,本质上正是对和平最切实的保障——正如一位老兵所能代表的不是仇恨,而是一个民族不愿再受欺负的坚定意志。


              其三,它着眼的是更长远的话语转变。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仍由西方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真相永无大白之日。随着《东方主战场》等纪录片在海外年轻观众中引发热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二战的全貌远比他们从前所知的更加复杂、更加悲壮。讲述真相、展示史实,是一种静默而有力的对抗。西方越是回避、抵制,就越暴露其话语自信的脆弱。
             历史从不是任人拿捏的橡皮泥。你可以选择缺席,可以选择沉默,甚至可以动员媒体断章取义,但你抹不去三千五百万牺牲者的生命重量,改不了东方战场对二战胜利的决定性贡献。就像某些欧洲港口一旦拒绝与中国合作,吞吐量便显著下滑——市场不相信叙事霸权,历史同样也不会。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为什么每当中俄提及东方战场的牺牲,西方就如坐针毡?为什么这些号称捍卫“普世价值”的国家,却总是对一段如此重要的集体记忆保持沉默?这种反思,恰是西方话语权开始松动的征兆。

                  未来的九三大阅兵,或许仍会有一些空座位。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并肩同行,共同守护一段完整而真实的历史记忆。也许终有一天,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老兵能够同时站在观礼台上,共同敬一个礼——不是为争高低,而是向世界宣示: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

             而这,才是九三大阅兵最根本的意义,也是一个真正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格局与担当。
              至于那些仍在“来或不来”之间犹豫徘徊的国家,时间终会给出答案——历史从不冤枉任何一个真正的和平守护者,也不会轻易放过那些一心玩弄话语游戏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28 14:48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中。。。。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28 16:51 |只看该作者

跟到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28 21: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爱来不来
死噶啦还不哈鲜汤了
^_^^_^^_^^_^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9 05:48 |只看该作者
和侵略者堂而皇之的站在一个看台上,这才是被抵制的原因吧。二战胜利之后,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抗战贡献的最大肯定,和阅兵式有个毛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29 05:58 |只看该作者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5-8-29 05:48
和侵略者堂而皇之的站在一个看台上,这才是被抵制的原因吧。二战胜利之后,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这本身就是 ...

和侵略者还有诸多独裁者站在一个看台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9 06:03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8-29 05:58
和侵略者还有诸多独裁者站在一个看台上。

最近委内瑞拉闹得挺欢实,不知道马杜罗会不会来中国给中国引火烧身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29 06:09 |只看该作者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5-8-29 06:03
最近委内瑞拉闹得挺欢实,不知道马杜罗会不会来中国给中国引火烧身

拭目以待。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9 07:54 |只看该作者
天干物燥 发表于 2025-8-29 06:03
最近委内瑞拉闹得挺欢实,不知道马杜罗会不会来中国给中国引火烧身

日本阻挠各国参加九三阅兵,官媒怒批:德国曾下跪,日本做了什么
         2025年8月下旬,随着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日益临近,日本共同社曝出一则新闻:日本政府正通过驻外使馆等外交渠道,向多国发出呼吁,要求不要参加北京的纪念活动。
          日本给出的理由是所谓的“反日色彩过浓”。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纪念历史活动表现抵触,但却是首次公然劝阻他国出席,突破了基本的外交分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8月26日就此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严肃交涉,要求日方澄清”。发言人强调,中国举行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二战结束以来,德国与日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历史反思道路。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遇难纪念碑前突然下跪,这一举动被誉为“华沙之跪”,震惊了世界。
             勃兰特以实际行动代表德国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忏悔,为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宽恕与尊重。此后历届德国领导人继续这一反思传统,科尔与密特朗在凡尔登战场紧握双手,施罗德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默克尔造访奥斯维辛集中营。
            相比之下,日本始终拒绝彻底清算其战争罪行。日本不但拒绝和受害国共同纪念,反而要阻止中国举办纪念活动。
              日本在历史教育方面系统性淡化甚至否定侵略罪行。日本教科书出现经过篡改的“老照片”,显示一个日本士兵背着一位中国老太太,声称是1937年在南京拍摄。
           经过仔细分析,这张照片漏洞百出:日军姿态做作、老太太脚部异常、1937年的南京根本没有照片中的钢结构大桥。这明显是后期合成的照片,目的是为日军罪行洗白。



            日本政府对国际事务采取明显双重标准。在乌克兰问题上,日本毫不留情地指责俄罗斯的“侵略”,但在自身历史问题上却选择自我辩解。
           日本一方面对中国纪念历史活动称为“过度聚焦历史”,另一方面却放任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
            日本官方对中国纪念活动所谓“反日色彩过浓”的指责,恰恰暴露了其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举办纪念二战胜利的活动,唯独日本对此格外敏感。
           中国官媒指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才赢得抗战胜利。举行纪念活动是对历史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日本的抵制实质上不仅是篡改历史,更是在挑战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9 08:02 |只看该作者

大阅兵名单公布,26国领导人爽快接请帖,美日心里不是滋味
            盼星星盼月亮,中国九三阅兵的名单终于公布了,26国领导人爽快接下了请帖,将以最高规格赴华参会,而看到这一幕的美日两国元首,就心里很不是滋味了。
           据新华社最新消息,应中方邀请,俄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26位外国领导人将出席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其足迹遍布亚欧非美四大陆,展示了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当然,除了这些国家元首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赴华捧场,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此次盛会是众望所归,哪怕有再多的杂音,都动摇不了各国对中方的信心,以及对共同维护正确的二战历史观和秩序的决心。





             不过,看完这份名单后,现在有两个国家恐怕感到很扎心。
             一个说的就是美国。特朗普一直渴望访问中国,刚一上台就将“百日内访华”定为头等优先,但等了大半年时间,仍然未能如愿以偿,这次与中国的九三阅兵失之交臂,未能收到中方邀请,等于就错过了黄金机会,再想访华还要再等很长一段时间。
              另外,特朗普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将于不久后访华,等于暗示中国给他个台阶,趁着阅兵活动的场子,邀请他来北京参会。
            而现在中方名单出炉,却没有美总统的名字,等于彻底打消了他的念头。

                 当然,让特朗普气急败坏的远不止于此,作为美国总统,他一直非常渴望有一场像样的阅兵式,过一把大国领导人的瘾,结果之前美防长给他办的生日阅兵却不伦不类,可以看到他几乎整场脸色铁青。

             如今看到中国不但阅兵式规模宏大,而且吸引了一大波外国领导人捧场,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自然是让他难以接受了。
            更不要说,美国一直什么都拿中国来比较,如今“输给中国”当然是让特朗普破防了。


            另一个说的就是日本。自从中国2015年举办的首届抗战阅兵开始,日本就一直暗戳戳的使坏,日本政府砸了560亿日元搞公关。
               本届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尚未开始,日本就在背地里捣乱,私底下给亚欧国家施压,不许各国前往中国参会,理由更是非常的蹩脚,威胁谁敢去就是所谓的“反日”,从中不难看出日本人已经心理扭曲,始终未能正视其侵略历史,妄图自欺欺人。
              不过,现在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国家,还有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这些欧洲国家,纷纷派出国家元首出席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就是对日本最好的反击,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何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日本砸了一大笔钱,还动用政治影响力,结果在中国面前不堪一击,其他国家压根不把石破茂的恐吓放在眼里。

             日本越是反对,越是证明中国举办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性,有必要正本清源,还全世界一片朗朗乾坤。
            未来全球正义国家与日本右翼分子的博弈不会结束,这次中国大阅兵还只是一块试金石,日本越是伪装,我们就越是要撕开其虚伪的面具,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带头来做。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9 08:21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5-8-29 08:02
大阅兵名单公布,26国领导人爽快接请帖,美日心里不是滋味
            盼星星盼月亮,中国九三阅兵的名 ...

中国九三阅兵临近,日本突然通告全球:砸下560亿,投向国际舆论场
             八十年前,烽火连天,山河破碎,一个国家以千万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反抗侵略的尊严;八十年后,硝烟虽散,暗流汹涌,另一场战争正借助资本与话语的杠杆悄然重启。
              当一个民族以最高规格的国典纪念血与火的历史,向牺牲致敬、为和平鸣钟,有的国家却选择翻开预算簿,用金钱编织谎言,用叙事覆盖血迹。


             消息传来,日本外务省计划系统性投入560亿日元,在海外发起一场名为“战略信息传播”的舆论操作。这笔钱,将用于改写教科书、影响国际媒体、圈养附和其声的所谓专家,企图把侵略包装成“自存自卫”,将殖民美化为“共建共荣”。
              更具讽刺的是,同一国度对“慰安妇”等战争直接受害者的赔偿金额,总计尚不足百亿。560亿用于粉饰历史,百亿却不足以抚平创伤——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差异,而是一场对公理与记忆的公然嘲弄。
              他们似乎认定,只要持续投放银弹,世界就会忘记南京城三十万冤魂的哭泣,忘记731部队血淋淋的实验记录,忘记慰安妇制度难以愈合的创伤。金钱,成了他们篡改历史的橡皮擦;外交,变作他们精心布局的舆论战。

             而这一切,不过是整体战略的一环。近日,日方不仅向多个国家施压,试图阻挠其参与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甚至出现“战败国教导战胜国如何纪念胜利”的荒诞场面;更发布《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发出扭曲事实的旅行警示,还宣布出资5亿美元向菲律宾、越南提供军备——实则是企图在南海周边构筑隐形军事包围圈。

              560亿日元用于国际宣传,5.59万亿日元投入防卫预算,800亿日元用作所谓“政府安保援助”……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跨越认知、外交与军事三线的协同进击。其目标非常明确:把中国塑造为“区域威胁”,为自身扩军修宪制造借口,为否认侵略历史铺设温床。
             但他们或许忽略了,世界仍会发问:——是谁,至今未向慰安妇受害者正式道歉?是谁,仍一再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神社?是谁,不断在教科书中淡化、歪曲甚至删除侵略事实?
             历史从不是一笔可随意涂写的预算,更不是一场高价就能平息的公关危机。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人类文明的道德底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早已明确指出:“日本如果真的希望翻过历史这一页,就应当以诚实和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这句话背后,是十四亿中国人民和千万曾遭受战争之苦的亚洲民众的共同意志。

            我们看得很清楚:有人试图用金钱掩盖罪行,用装备替代道歉,用话语模糊真相。但那用560亿日元堆砌起的叙事之墙,终究挡不住历史的回响。当纪念日的礼炮再次鸣响,当抗战老兵的勋章依旧闪光,当档案中保存的史实与见证仍在流传——所有精心编织的谎言,都将在真相的重量下崩塌。
             历史从不相信银弹,只信仰正义。
             它不会因某国财力雄厚而改写判决,也不会因宣传预算高涨而扭曲事实。原本应当用于战争赔偿和历史教育的资金,若被挪用作掩盖罪责的粉饰费,终将成为历史讽刺的注脚。
            八十年前,先辈以血肉之躯守护了家国与和平;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更须以清醒的双眼和坚定的笔墨,捍卫历史的真实。唯有正视过去,才能直面未来;唯有忏悔罪责,才能真正站起。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9 08:52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5-8-29 08:21
中国九三阅兵临近,日本突然通告全球:砸下560亿,投向国际舆论场             八十年前,烽火连天,山河 ...

今年9月3日,中国隆重举行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仪式。包括俄罗斯、朝鲜、越南、巴基斯坦等在内的26个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这场仪式,既是对历史的共同致敬,也成为国际力量重组的一次清晰信号。

普京与金正恩不仅亲自率团抵京,更在仪式前释放关键信息:俄方宣布即将与中国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朝方则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在台湾等核心议题上的立场”。东北亚两大力量同步对华发出战略呼应,引发广泛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29 09:02 |只看该作者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5-8-29 08:52
今年9月3日,中国隆重举行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仪式。包括俄罗斯、朝鲜、越南、巴基 ...

北京阅兵,东盟10国,仅仅一个国家没有收到邀请函,9月3号或闹事
          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陆续抵京,尤其是东盟国家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纷纷确认派代表出席。
          然而,与这种热闹氛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菲律宾的孤立——它成了东盟十国中唯一未收到中国邀请函的国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29 09: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懂爱签名 于 2025-8-29 09:12 编辑
懂爱签名 发表于 2025-8-29 09:02
北京阅兵,东盟10国,仅仅一个国家没有收到邀请函,9月3号或闹事
          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陆续抵 ...

9.3大阅兵仅剩7天,特朗普打破沉默,想要尽快访华,中方亮明态度
          关税大棒挥而不落,稀土牌若隐若现,一场围绕特朗普访华议题的外交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我们可以同乘一架飞机去中国,这样既节省能源,又保护臭氧层。”特朗普近期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突然抛出这个看似突兀的提议。这番看似随意的表态,实则暗藏玄机。

           与此同时,他再次对中国发出威胁:若不向美国出口稀土磁铁,将面临200%的关税惩罚。这种既抛橄榄枝又舞大棒的手法,将特朗普式的谈判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精心设计的“临时起意”

              特朗普的访华表态绝非一时兴起。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位前总统近期频繁通过媒体释放与中国相关的信号,其态度之反复令人眼花缭乱。

              他曾在不同场合放出相互矛盾的消息:一时表现出对访华的浓厚兴趣,一时又宣称“除非中国在贸易协定上做出重大让步,否则不值得我花19小时飞过去”。

            这种看似混乱的表态背后,实则隐藏着精明的算计。对特朗普而言,访华议题已成为一个可进可退的外交筹码。保持访问的可能性但迟迟不落实,既能维持对中国的压力,又能给国内选民留下强硬的印象。




二、稀土博弈:美方的战略焦虑

            特朗普对稀土的特别关注,暴露出美国战略储备的薄弱环节。现代军工体系、高科技产业和清洁能源技术都严重依赖稀土资源,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业内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更掌握了绝大多数稀土精炼技术和产能。美国虽然试图与澳大利亚等国合作建立替代供应链,但进展缓慢且成本高昂。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日趋精细化和差异化。在满足民用领域需求的同时,对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稀土出口实施了严格管控。这种精准的调控手法,既避免了全面禁运引发的国际争议,又有效维护了自身战略利益。


           三、超越稀土的更大棋局

              中美之间的博弈远不止于稀土领域。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国掌握着多种关键药物的原料生产能力;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在锂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制造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产业,实际上共同构成了中美战略博弈的多维棋盘。特朗普选择突出稀土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一议题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舆论关注度,便于其在国内政治中塑造强势形象。

           但知情人士指出,中美之间真正较量的领域可能更为广泛。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网络安全到外太空探索,两个大国在各个前沿科技领域的竞争正在全面展开。


四、贸易数据的背后信号

             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美经贸关系正处于微妙的重构期。虽然双方都表现出一定的缓和姿态,但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仍在继续。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正在多元化其关键商品的进口来源。以大豆为例,此前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局面已经改变,南美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同样,在能源领域,中国也从更多国家和地区采购石油和天然气。

             这种多元化战略不仅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议价能力,也提高了其应对单边制裁和贸易摩擦的韧性。


五、中方的战略定力与应对

             面对美方的各种表态和压力,中方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战略定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始终保持着一贯的稳健风格,强调“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定力源于中国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和对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中方似乎已经认识到,与特朗普打交道需要既保持灵活性又坚守底线的原则。

              在中美高层交往方面,中国表现出开放态度,但同时明确表示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种不卑不亢的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不少观察家的赞赏。


              特朗普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容小觑:美国消费者正在为对华关税战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困扰着普通家庭。

              而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化与东盟、海湾国家等地区的合作,不断拓展国际贸易新空间。这种多边化的战略布局正在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为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提供了更多回旋余地。

             在这场围绕特朗普访华议题的外交博弈中,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和优先级。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取决于谁更能承受长期博弈的压力,谁的战略耐心更为持久。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29 13:05 |只看该作者
中东八个独裁君主国是美国盟友。美国总统还经常去这些国家访问呢。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