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上学到现在高三,我只给他报过4小时的作文一对一培训班,花了4800元,早教班也不涉及。虽然我因为生病,经济不是那么富裕,但是一般教培班还是报的起,那为什么不报呢,有3个原因:
一、我没有通过读书改命的执念:
大部分底层,让孩子读书,并不是希望孩子研究学问,做个科学家,而是羡慕科学家、教授的待遇,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命。我没有这个执念,因为我读过书,知道读书的难度,也知道在今天因为阶层固化,孩子通过读书改命希望不大。我的父母在给我教育的教训,让我明白一旦对孩子读书形成执念,耽误自己,痛苦还在,拖累全家!读书改命更是镜花水月。因此我的教育原则是:严格要求,不画饼,不设目标。
二、我知道今天应试竞争的内卷度:
我知道今天应试竞争的内卷程度,家长一旦带着执念陷入,就会恨不得不浪费孩子一秒钟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读书,即便是孩子真的做到这个了。家长看到孩子不如别人依旧焦虑。为什么今天家长明明知道还在因为读书而近视、颈椎出问题,依旧不放弃让孩子不停读书,就是这种焦虑心在作怪,人最怕的就是改变不了的焦虑。我认为既然改变不了,他干脆不去想,一切随缘就好。自己的努力尽到了,我管你别人如何?我孩子只能一周读半本书,你孩子能一周读3本,他孩子能一周读10本,我可以不吝啬祝福,但是你孩子的优秀与我何干?又与我孩子何干?基于这种心态,每当老师和我说:“如果不这样做,你孩子会落户于大家时。”我的回复都是:“那是我们没大家那么聪明,我接受这个差距。”估计老师很生气,但是我说的是真心话。
三、我知道今天孩子的学习心态:
今天教育界的阿猫阿狗搞再多的创新,再多的教培,但是孩子依旧是孩子,他也不会因为教育方式的变化而完成自身蜕变。一个孩子,在固定的年龄只能接受那么多东西,孩子的学习是有上限的,每个孩子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大部分差的不远。有些家长给孩子报了教培,自豪的说:“看我孩子,一年级会做五年级的题。”呵呵,给他新出一张五年级期末考试难度的考卷试试,看看他能得几分。如果教培这样承诺,只能说他们在投机取巧,那个成绩是虚的。另外,更严重的问题是:过多的高压强制学习,早把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榨干了。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再不去主动思考,他的成绩能好个毛线?而中国绝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就是这个状态,家长越加大教育投入,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越低,学习也变得越痛苦。
现实也是如此,我儿子不上学习班,我陪伴他学习,吃透大纲,照样可以取得大部分孩子取得不了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