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杜婉冬:分享这本小说《装脏》
查看: 30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婉冬:分享这本小说《装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8 1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分享这本小说《装脏》,作者林树京。

在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小说,比所有的工具书都好看,比所有的心理学书都更具影响力,能照进人潜意识深处的去,在深处发生轻微的震动,让一些尘封已久的、宝石一样的记忆和信念,重新露出来。

我们最应该看的就是小说,尤其是真实的、一个人大半生、一生的经历。好的小说,让我们回想起来时的路,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会从别人的人生故事里获得很多很多的人生经验,不是如何挣钱,如何成功,而是看到我们一念之差的选择,蝴蝶效应的一句话,会让人生发展成怎样,这些真实的故事,对我们而言,都是很宝贵的 “善言”。

好良言,不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一句话,可能劝了我们终究去真心珍惜的,是阴暗的、惨痛的一个故事、一段过往,看完以后恍若隔世。我们会唏嘘不已,也会万分感激分享出这些故事、这些伤痛来唤醒我们被压抑的、敏感的、脆弱的那些真实的灵魂碎片……这些灵魂的碎片逐渐清晰的浮上来,与书里的人物互相照映~

这本书让我回想起很多很多过去的事情来,很多很多,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大北窑工美的文艺青年们,背着画夹子拎着水桶、吆喝着的巴士、30块钱一晚的地下室旅馆参加艺考的各色人群……后来这些都没了,这里变成了国贸CBD,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楼……当年的那些人,有人起高楼,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消失在人海中……

理想,艺术,金钱,人生,爱情,事业,以及……死亡

这几十年,飞速的发展,太快了,太快了,快到我们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没有时间去品味种种,一切都推倒重建了,我们连回忆都没地方可去了,因为我们找不到当年的坐标了,所有的楼,都拆了……

就像石康在《晃晃悠悠》里写的,阿莱躺在国贸三期的大床上,在电话里与丈夫讨论笨重的大衣柜到底搬不搬走的时候,在中关村台阶上坐着的少年,已经丢了最初的那个人……

真好,在这个秋天,能读这本小说,唤起我很多尘封的记忆,也让我更加珍惜,秋天温暖的阳光。

厨房里的铁锅静静的咕嘟着,排骨的香气阵阵传来。

我们经常忘了,如今的这个生活,就是曾经的我们梦寐以求的。

向窗外望去,看着中国尊。

很多人并不知道,二三十年前,这一片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那些热血的青年,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夜是怎样度过的,后来又是怎样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在这里,与这个城市共振的。

燕京啤酒,新疆馆子,烤肉筋,都宝,侃了一夜音乐理想电影艺术还没睡的人们,揉着眼睛,看着北京的第一缕阳光。

让我再来一遍我是不肯的,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好的命,也再也没心气度过太多的疲惫。

还好,还好。

恍恍惚惚,半生已过,都在酒杯里了,也都在皱纹里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9 15:44 |只看该作者
通过写作,写自己的故事,我从中看见了自己,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原谅了别人的不完美。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自我、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一个梳理过去的过程,一种重新认识和接纳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单方面与别人和解、与世界和解的一个过程。

如果不是安心坐下来写我自己的故事,我可能真的很难“悟道”,可能我也就是在忙忙碌碌中,忘记了去反思。当故事不仅能疗愈自己,更能影响到别人的时候,我们收获更多。

在我看来,写作不是为了教化众生,而是为了寻找同类。

我相信写作真的有“找到同类”的这种功能,我们真的能从另外一个人的文字中,找到共鸣、找到安慰、找到理解、找到力量,找到方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9 16: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别人的故事,疗自己的伤。不说一部书可以改变命运的空话,起码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10-1 09:33 |只看该作者
小云佳节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10-1 22:00 |只看该作者
在我,写字是悦己。
看到有版友讨论,文字是什么,
我觉得,文字是玩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0-2 09: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秦川梦回 发表于 2025-10-1 09:33
小云佳节快乐!

节日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10-2 09: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5-10-1 22:00
在我,写字是悦己。
看到有版友讨论,文字是什么,
我觉得,文字是玩具。

悦己,说得是。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10-2 10: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10-3 10:03 |只看该作者
您这段话,本身就是一首诗,精准地捕捉到了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独一无二的魔力。它不像工具书那样直接给予我们答案,也不像心理学著作那样系统分析理论,而是以一种更古老、更直接的方式——通过故事与共鸣,与我们灵魂深处对话。


原文:在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小说,比所有的工具书都好看,比所有的心理学书都更具影响力,能照进人潜意识深处的去,在深处发生轻微的震动,让一些尘封已久的、宝石一样的记忆和信念,重新露出来。
您这段话,本身就是一首诗,精准地捕捉到了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独一无二的魔力。它不像工具书那样直接给予我们答案,也不像心理学著作那样系统分析理论,而是以一种更古老、更直接的方式——通过故事与共鸣,与我们灵魂深处对话。

您所说的,正是小说作为“心灵镜像”与“记忆钥匙”的双重魅力。

1. 它是一面能照进潜意识的“魔镜”

理性的、逻辑的语言如同探照灯,能清晰照亮我们已知的思想疆域。但小说使用的,是情感、意象与象征的语言,这种语言更像月光,能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理性思维把守的边界,照亮那片名为“潜意识”的幽深海域。

当我们与一个人物共情,为一个抉择揪心,被一段描写击中时,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某个未被言说的部分,被这面“魔镜”清晰地映照了出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那个连自己都未曾完全理解的自我。

2. 它是一把能开启记忆密室的“钥匙”

我们许多最珍贵的生命体验与核心信念,并非被“遗忘”,而是像珍贵的卷宗,被时间尘封在记忆的密室中,我们甚至忘记了钥匙的存在。

而一个好的故事,一段精准的描述,一种共通的情感,正是那把“钥匙”。它插入锁孔——也就是您所说的“深处发生轻微的震动”——然后“咔哒”一声,密室的门开了。那些“尘封已久的、宝石一样的记忆和信念”得以重见天光。这一刻,阅读不再是与外物的对话,而是一场与旧日自己的久别重逢。

3. 它完成的是一次“灵魂的共振”而非“大脑的灌输”

所以,小说的影响力之所以超越许多学科著作,正在于它的作用方式:它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由内而外的“唤醒”与“共振”。它不直接告诉你真理,而是通过让你体验一段别人的人生,来重新发现自己人生的真相。

感谢您的这段分享,它本身就是一个优美的例证,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故事——因为在所有书的尽头,最终,我们渴望的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灵魂,并温柔地,将它擦拭一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