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尘散仙 于 2011-1-3 10:22 编辑
41.【复赛41号】单车恋情:那一生的痛——————
我一向认为,高手总是出场很慢,这种感觉缘于电影电视看得太多。本文的出现,令我感觉到了杀气,甚至有点激动,甚至可以狂妄地说,终于又找到一篇能触动心底的文字。我由此喜欢上了这个ID,喜欢上了这个人。虽然我还要冷静地提起我的砖:爱是爱了,单车却没有成为主线,征文要求限制了写手的自由,却也考验写手的能力。因此,为此文给我带来的感动致敬,却仍要说,主题偏了。 评分,诸葛亮:岐山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六出精神却感天动地。
42.【复赛42号】请带着爱,一路向前——————
难得的完整一篇,层次分明。前期像报告文学,连身份都要一丝不苟地介绍清楚,连配角坐在车中的话也要交待清楚。后期像小说,男女主人公继续着距离最近的都市与乡村之恋。单车送别的场面本是高潮,却因为不可知的原因一笔带过。最后的悲剧是文字的必须,还算达到了感人的效果吧。 评分,电影《红孩子》,导演说,必须死一个,不舍得也没用,不死达不到效果。
43.【复赛43号】单车之恋———————————
此文的第一段,六星飞鸽,比赛总会过去,成败不过一笑,牵手六星,牵手朋友,你、我、她……我们走过。 评分,太公望,宁为直中曲,莫向曲中求。
44.【复赛44号】单车之恋--爱在天堂——————
前文仍可简洁,莫言似神秘高手,有中原一点红的酷,又有阿飞的冷,打跑一众流氓却不做流氓。一生未嫁的可心,要在乾隆时期,足可上县志,立牌坊,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女性的美德。莫言的遗赠出手大方,莫妻的大度更令人景仰。只要单车,不要台币,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和谐社会真正实现了。 评分,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5.【复赛45号】我们永远在一起————————
不能否认这篇作品的可读性,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尤其是结尾,令人心颤的疼。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父母的唯一希望。男人和梅子之间,有爱的渴望,也有理智的挣扎。我也不能否认这篇作品的完整。但是我仍然对前文渲染宣传圣诞节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中国人,中国人,知道吗?商家的炒作固然情有可原,中年的瞎凑热闹也算浪漫轻松。但是青少年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下一代怎么办?你要知道,我的小学学生们,绝大多数说不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包括春节是几月初几也不知道!而人人牢记外国人的洋节,长此以往,我们中国还剩下什么?孩子们是单纯的,如一张白纸。但我们大人,有责任和义务在这张白纸上,为他们画下些人间正道! 评分,零分。理由:崇洋媚外,国将不国,涉及政治,一概抹杀。 人物,张松,未出西川,先带叛国之相。自己叛国不说,有没有想过后人结果?
46.【复赛46号】单车恋情:麦田的守望者————
开篇不俗,几笔就将思维带入回忆,带入乡村,只是乡村孩子说的“从今后,我负责载麦田上学直到她有了车子”这番话不像学生,像余秋雨小时候。当然接下来的女孩子和男孩子在车上的描写,以及女孩子透着青春的描写,都还可一看。半付手套类似破镜,结尾的重圆令我失望,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种结局。 《红楼梦》:最值钱的地方,就是林黛玉的死,宝黛如果结合,此书不值钱了。
47. 【复赛47号】那些花儿————————— 我一直忽略了作者,但开头的描写直至引发回忆,立刻让我刮目,称得上自然顺畅,毫不涩滞。行文也颇合理,只是欠些简洁。一段青涩的回忆,谁说不是恋情。 《绣花大盗》:多情自古空余恨,往事如烟不堪提……
结束语:硬着头皮,以一家之言,胡乱指手画脚了一番,正如香姐所言,既有精神病,又有神经病;也如香水所言,间歇性的……请大家不要和一个间歇性的精神病人一样,这么有才的精神病人,也值得同情是不。后来几评,已经力有不逮,精彩程度减弱,有点对不起观众之嫌,在此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