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10-6-1 16:30 编辑
自古以来君臣相处是一门大学问。
为君者难啊!即便高高在上,可以生杀夺予,却要夙兴夜寐,心系天下。做个昏君也就罢了,做个明君难啊!为臣者也难啊!一方面需要在其位必谋其政,为君分忧,另一方面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稍有不慎就惹杀身之祸甚至夷灭九族。做只会拍马的佞臣也就罢了,做个贤臣难啊!
所以君臣相得似乎从来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q# vlBL
夜读春秋,齐国两届君臣的相得之术,不禁令人耳目一新。一是齐桓公和他的大臣管仲,一是齐景公和他的大臣晏婴。其君臣相得之术,简单说,就是君尊臣,臣敬君,君明臣贤,君臣无忌。君信任臣,放手其施展抱负于治理国家。臣忠于君,并善于说服君接受进谏。
:
]a/'6GbR
齐桓公小白在奔国途中险遭管仲射杀,后经鲍叔牙推荐,拜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信任一个人并不难,关键是能否经历“三人成虎”的考验。竖貂、易牙等就曾试图佞言打击管仲,对齐桓公说,“闻“君出令,臣奉令”今君一则仲父,二则仲父,齐国疑于无君矣!”意思就是说,从来都是君王说什么,做臣的就该怎么做,现在您张口管仲,闭口管仲,国人都怀疑齐国还有没有君王了。齐桓公怎么回答的呢?“寡人于仲父,犹身之有股肱也。有股肱方成其身,有仲父方成其君。尔等小人何知?”
irMd jG
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决不是那种盲目的信任。齐桓公曾经梦见恶鬼,并因此一病不起。问于管仲,管仲也不能解梦,就征之四野。结果齐国西部边境的一个农夫应征而来并给齐桓公治好了病。齐桓公重赏该农夫并同时重赏了管仲。竖貂在一边忿忿不平,说解梦的是那个农夫,又不是管仲,为何同时还要赏管仲呢?齐桓公答道,没有管仲,我又怎么能听到那个农夫的解梦呢?看!这就是齐桓公的智慧。
管仲忠心耿耿地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些自不必说。最难得的是管仲非常清醒自己的位置,既尊重齐桓公好声色、亲小人的特殊爱好,又能注意进谏的方式和策略,以在不拂君意的前提下,收到进谏的效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8
做君主的总有些个人爱好,比如声色犬马,比如珠宝珍玩。而做大臣的却总担心君主玩物丧志,所以前仆后继地进谏君主“远小人、亲贤臣”。这让君主很为难。纳谏吧,那些小人确实讨人喜欢,寡人众命所归,万人之上,凭什么要远离酒色作践自己?不纳谏吧,又怕堵塞群臣进谏之路,没人给他办事了,还给后世留下一个坏名声。那么管仲、齐桓公又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呢?
齐桓公曾对管仲说,“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勿害于霸乎?”意思就是说,我好打猎,又喜欢贪享女色,这对称霸有没有影响?管仲说,“无害也。”齐桓公道,“然则何为而害霸?” Fe$/t(
管仲答道,“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意思就是说,您尽管玩您的,只要您会用人就可以了。管仲很明白,国君有权利享受,“若以礼绳之,彼将苦而生殆”,要求太高了,当国君的就没什么乐趣了,这样于国于私反而是不利的。
_
这方面不是没有历史的教训。明朝皇帝朱厚恩不过想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争个名号,就被那群不要命的大臣“哭”进深宫,近三十不出来见人,如此而言,对国家何益?对黎民又何益?同是明朝的张居正就聪明多了,虽然背上一些诸如交结宦官的骂名,但注意改善同太后、太监总管冯保的关系,从而走上历史舞台顺利施展其报国之志。
5
齐景公和他的大臣晏婴在君臣关系处理上同样令人称道。
一次,齐景公在宫中饮酒,尚未尽兴,就带着酒跑到晏婴家。晏婴玄端束带,早在门口候着,张口问道,“诸侯得无有故乎?国家得无有故乎?”齐景公道,“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澧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享,愿与相国共享。”晏婴答道,“夫安国家,定诸侯,臣请谋之。若夫布荐席,除簠簋者,君左右自有其人,臣不敢与闻也。”意思就是说,国家有难,我愿不辞辛苦,如果只是玩,您身边不是还有别人吗?齐景公到另一大臣司马穰苴那里也是得到这样的回答,最后到了另外一个佞臣梁邱据那里才尽兴玩了一夜。第二天晏婴和司马穰苴入朝谢罪的时候,齐景公回答得更干脆,“寡人无二卿,何以治吾国?无梁邱据,何以乐吾家?寡人不敢妨二卿之职,二卿亦勿与寡人之事也。”
齐国君臣相得之道,表面上是君臣相知,配合默契,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为君的不以上凌下,为臣的注意方式策略,给君留足台阶,以达到进谏的效果。这一点,对现代管理艺术也是具有极大参考意义的。
当然,齐国君臣相得之道,仅限于明君贤臣的模式,缺一而不可,不能从制度上保证其连续性、延续性,这是其最大的缺陷。管仲生前,尚能“为之堤防,勿令泛滥”,管仲死后,齐桓公重新重用竖貂、易牙、开方三佞臣,最终落个饿死多日而不为人知的悲惨结局。晏婴生前,齐国尚能威服诸侯,晏婴死后,齐景公却不得不和亲于吴。要你说,这是齐桓公、齐景公们的悲哀呢,还是管仲、晏婴们的悲哀?
相关链接:
夜读春秋(1)郑庄公的算计
夜读春秋(2)齐国君臣想得之道
夜读春秋(3)聪明反被聪明误
夜读春秋(4)糊涂蛋郑昭公
夜读春秋(5)夏姬的秘密
夜读春秋(6)卫国何以积弱不振?
夜读春秋(7)玩笑也能玩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