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万物复苏、百鸟争鸣、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从1962年的时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死一般寂静的春景:鸟儿不再歌唱,因为它们的蛋已经卵不出小鸟;不为人知的疾病突然袭击了成群的鸡鸭;牛羊在日渐衰弱中病倒和死亡;孩子们在玩耍时莫名地倒下,并在几个小时内气绝……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容易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近年来发生的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非典便是佐证。那么造成这“寂静的春天”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书中明确告诉我们:这是由于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杀虫剂而造成的。杀虫剂虽然杀死了一些害虫,取得了暂时的效益,但它们同时杀害了害虫的天敌,而且它们残留在人体组织中可以引起无法挽回的生理损害。 记得小时候,天空中飞来飞去的鸟儿种类很多,夏日中午的知了叫声会吵得人无法休息,于是逮鸟、粘知了成了儿时最喜欢做的事。那时野外、路旁老杨树上的老鸹或喜鹊窝很多,爬上最高最大的树上掏老鸹窝便是男孩子最常见的比赛项目,当年的小兵张嘎看见鬼子进村后,就是将缴获的手枪藏到树顶的老鸹窝中的。只是,随着六六六、敌敌畏、1059、3911等高效、难分解、易积累、易富集的剧毒有机氯、有机膦农药的使用,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使得许多益虫和益鸟的种类和数量锐减,以至于在上个世纪末的二、三十年间,连杨树上的老鸹和喜鹊窝都变得十分罕见了。 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发表,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生态学时代”开始的标志,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也在一份报告中阐述了他“表示支持卡逊的见解”的看法。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在中国同样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随着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春天已不再“静悄悄”。 车行户外,那生长在道路旁、村庄外、田野里的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老杨树,树杈上那一团团横穿斜绕、蓬松着的乱枝子,不时映入眼睑。望着这久违了的老鸹或喜鹊的鸟窝,一股对美好春天的渴盼之情在心中陡然升起:头顶蓝天白云,身周绿草鲜花,满目春光灿烂,鼻间嗅到的是清新空气,耳畔回响的有虫叫鸟鸣……融合成一曲合谐的乐章,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兔年的春天里奏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