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我都是随便看看,鼠标一点,看到哪算哪,很少想着要写一点阅读之外的体会,可能是我这一段的日子太乏善可陈了吧,这便来闲说两句。
关于文字,我一向是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常常在看完了一篇文章之后,我会不清楚作者写了什么,我不太注重于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也不怎么在乎他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我的阅读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寻找,寻找那些可以让我会心微笑的情绪,这让我感觉不那么孤单。
文才,思想,前者是天生的,后来是可以通过学习或者说是通过思考得来的,和“人”这样活生生的性灵相比起来,它们或者很华丽,但是它们毕竟只是附着。而且似乎越有文才和思想的人,他们的感情会隐藏得越深,他们会更加懂得用文才和思想将自己伪饰,我不喜欢这样。
阅读在字外,在细节处体察作者对身外世界的着眼点、着力点,看他是否良善、宽容,并从而判断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同类,这似乎是我大部分的阅读目的了。当然,本着学习的态度偶尔也是有的,很多的时候我也喜欢从别人的文字中间寻找语言的感觉,这就仿如我正在听一只优美的乐曲一样,让我眉眼活动。
有时候,看到了一些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情感表达,我就将这样的写作者过滤掉了,内心里面会从此就不再对他感觉亲近。身外的世界原本参差多态,我做不来一个神勇的砖手事事关心,游离于事外也便乐得逍遥了吧。
但是,我到底偶尔还是要说话的,不说话会死,憋得难受,所谓的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是也,反正,我今天就大嘴巴咧咧了。
第一篇:画家与小山村,发在悍马的一个论坛上面,短小说。初初一看,情节编排老到,说的是小农意识的问题,也的确将农民的狡黠与狭隘刻画得入木三分了,好。
于是,继续细读,读到最后竟让我满生悲凉。我的理智对我说,作者不过就是编排了一个小说而已,我的感觉却又在告诉我,这不是一篇具有着人文关怀的作品,它无意中透露了作者内心的情绪:表面上似乎他在描写人性,偏偏的就将自己的冷漠性情给暴了光。
如果不是这篇小说最后面的两段,那么我会认为一些叫好的回贴是正确的。我引用出来吧:
黄三在城里挣的点钱很快就花光了,他再抓起锄头时才发现自己连地都种不好了。最后黄三东挪西借,每日借酒消愁,有一年冬天,就这么醉倒在荷塘边,没人发觉,等到第二天,已经和河面上的冰冻在了一起。
也有人说,当天晚上有两个人看到黄三喝醉了,也看到他爬不起来了,但是没有人去扶他。
故事中的黄三,正如作者所要表达的那样,目光短浅,作者写得很到位,但是作者最后却将他写死了,他原来是可以不死的。倒数第二段,作者要他死去,或者是出于表达对“小农意识”的痛恨吧,似乎也可以视作是作者他写作技巧的解读,可是,按照我的理解,这样的“小农意识”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对吧,他们也要过活的嘛。那黄三若能够跳出去“小农意识”的思维定势,他早不在农村呆球了,都进城了已经,哪里还需要麻烦作者处理他嘛。
性格,决定命运。以黄三为表象的这一群体,正因为他们身上狭隘的意识而被局束在了贫穷之内,这是他们认识的缺陷,是错,也可以不算做错——可以描写,但是它的基调最终应该是温和的,而描写这一狭隘意识的人,对待他们的态度需要宽容与同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消灭掉了事,我斟酌着说,这是阶级岐视。
很显然,作者的笔下在对待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的时候,缺少慎重,也缺失了怜悯。他有批判的精神和能力,他都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只在为批判而批判,他的神情含怒带笑,唯独我看不到他的眼泪,我看不到他对于这个群体的关爱的表达,他是高高在上的,正是他的这样一种无意识里表现出来的高高在上的情绪,让我感觉不舒服了。再然后在最后一段,作者将他的表达更加升了级,他将自己对这个群体的冷漠的感觉也安排在了小山村的农民身上,他让他们见死不救......作者是要表达对这一群体的悲哀吗?不见得,一个农民哪怕再如何目光短浅,骨子里面也还是良善的,他们不会漠视其他人的生命,君不见,每次见义勇为的往往总是没多少文化的人呢,他们对于生命的盲目的热情,作者一定也是缺失了的,这才是真正值得悲哀的所在。
第二篇:文化大国,韩寒的随笔。关于他,我是最近链接上的,我喜欢他对这个社会的一些思考,以及他偶尔冒出来的正气凛然,人说韩寒是国内颇具“公民性”的一个,我也表示赞同。对世态时局,他常常掺与和发出声音,这很难得。
对他这篇文章的阅读,我最后的思想就走了神,我要说的也基本上与他文章的观点游离,是的,我还是要说我的感觉,我的感觉在他这一篇文章的观点之外,我先引一段吧:
中国图书的价格一直很低,最主要是起点太低,最早的图书因为承担了宣扬政治思想的洗脑功能,所以国家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并不是一种商品,一直遗传到现在。正常的市场,书价一定是要比电影票贵的。是的,我当然希望自己有更高的版税,书价可以卖的更高,就像你希望有更高的薪水一样。一个中国的顶级畅销书作家,出版三本顶级畅销书,在上海内环以内才能买一套公寓,我相信一个美国的顶级畅销书作家,出版一本顶级畅销书,在纽约的中心以买至少五十套公寓。所以说,这个国家的文化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严重畸形的。
首先,说一下我买书的习惯吧,我一般都买地摊书,或者一两块钱一本的淘汰了的《小说选刊》一类,正常的买书,加起来应该不到二十本了。不是说我硬是穷得买不起几本好书了,可是我的确舍不得花大价钱去买书,也没得那个闲钱来买。二三十块钱一本的价格,买几本就上百块钱了呢。
可是又显然,我也是需要阅读的一个,阅读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发现另一个隐形了的自身,他渴望真善美,他希望通过阅读他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并由此获取更多的生活的智慧。
我的阅读一直是窄面的,如果所有的图书都是两块钱一本,该有多好呀,我就可以偶尔少抽几只香烟多买一本书了。所以我不认可韩寒所说的“中国的图书价格一直很低”这样的一个说法,哪怕他说的是对的。
我认为,随便哪一本好书的作者,它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阅读它,它面世的目的一定并不是为了金钱才对。作者写了,这书出来了,它也在寻找,寻找一些能够读懂它的人。一本好书,即是一个作者情绪的产物,一本书的流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一颗精子试图抵达卵床的活动,形成受精卵才是它的终极目的——这本书或者说是这个作者的思想感情才有了依托和传承。
再来说这一句:“我当然希望自己有更高的版税”,对不对?很对。哦,又不对。这对的地方在于,很多人的写作只是一门手艺耳,和木匠打一张床一样,都是各自的擅长,期待回报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可是,凭什么这手世与那手艺就要收费差别老大了呢,还“一本书至少可以买五十套公寓”?这不是行业岐视么。因为文化?——这就有点可笑了,文化的基点在于它的普世价值嘛,它应该是不求回报才对。那么,是因为情绪的高贵?——高贵的灵魂不带这样的啊。
写作,是情绪的流动,是思想的结晶。最完美的写作,写作者在当时一定是痛苦着或者愉悦着的,兴奋着的。有人阅读了,感动了或者说是思考了,这就是对写作者最大的嘉奖与肯定,作者应该就要和他握手了,哪里会好意思伸个巴掌出来找别人讨钱呢,搞不好别人会拿他的书摔脸蛋上的嘛。
最后一说——这个国家的文化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严重畸形的。我同意。将文化当作一个市场来说道,于我们的国家应该是畸形的,我补充一句:很多人对文化的定位也是畸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