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原红4344 于 2011-4-11 12:48 编辑
色色树树:
对文字及文字中的逻辑,认真推敲是妙事,乐在其中。
从局部到整体是惯性思维。但有时候,行文者本人也未必能把握得住自己如野马般驰骋的思绪,因此,朦朦胧胧的意境和虚拟的画面就呈现了。虚虚实实、断断续续地串联,作者与读者均似懂非懂,沉溺其中。
或许,有时候,这就是现代散文的特点?树树也慢慢学习中……
高原红:
无论是一种文字现象,哪怕是一种文学思潮,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一种主题或思想。表达的方式可以来自不同的文字体裁,但是,语言的基本运用,都是通的!那么如何运用语言?除了达意的词汇和准确的句型构造,再就是修辞了。有了这三者的文字,即具备了基本的文字模样:通顺、不悖语法。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学生的作文模样。
但是,无懈可击的文字不止于语法正确和文字通顺。哪怕文辞修饰十二分之靓丽耀眼,仍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大意,那便是文字的逻辑性。文字需要逻辑性的约束,是因为文字的阅读对象都是有大脑的,且大脑那东西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逻辑判断和分析,至于其他的一般判断,有了听觉、视觉、味觉以及嗅觉,也就够了,而唯独逻辑判断需要大脑来完成。丧失了逻辑的文字,确实会把审美大打折扣!
至于阁下所言及的文字中的“朦朦胧胧的意境和虚拟的画面”,我的理解,其有的是属于文学的表现手法。涉及文字的表现手法,那便是文字创作的一种境界了,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需要由创作来完成的,由此,作品和作业的区别就清楚了。作品是创作的结果,其中包含较多的文学因子,而作业呢,只能理解成文字的组合,其可以表达基本的事物,但不具有文学性。
一般说来,对于作业而言,几乎没有逻辑上的要求,其只是在于正确的造句,能字正腔圆就可以了。而对于正儿八经的作品来说,文字中的逻辑性就必须讲究了,所谓的前言不搭后语或后语不搭前言,就是针对语言的逻辑性来说的~~如果到了前后风马牛不相及,或者还有其它更多的或内容或语言上的逻辑冲突,那样的文字就要警诫了!
至于阁下所谓:“虚虚实实、断断续续地串联,作者与读者均似懂非懂,沉溺其中。或许,有时候,这就是现代散文的特点?”我觉得,这个话题虽然是一言难尽的,但是,现代散文的特点用“虚虚实实、断断续续地串联”来描述,还是有缺陷的!散文之审美特色应该是所有文字中最为值得注重的,那么,这种特色,如果仅靠文字的“虚虚实实、断断续续地串联”,“或许,有时候”是难以实现的!
色色树树:
文字,或许千人所读,所感所思各异。而无法否定的是,每一个人的赏析,无疑不给予原作者一次最美丽而且最受益的帮助...
高原红:
在正常的文字环境中,对文章的理解,所感所思可能各异,因而阁下所说的“文字..或许千人所读..所感所思各异.”很是!但这涉及到两个条件:写字者和看字者都是正常的思维!比如对“阿庆嫂”三个字,有人读出风流,有人读出智慧,甚至还有人读出“不就是一个大嫂”!这儿对文字的理解都无可厚非!那么,能否把阿庆嫂读成“祥林嫂”?甚至读成“孙二娘”呢?我是说,阅读的过程,其实存在一个逻辑判断过程。
由于我这儿写的是一篇说逻辑的文字,故而,对“文字,或许千人所读,所感所思各异。”能否理解成,对于逻辑的解释可以各异?可能我的理解不实,那就好,因为每一种逻辑,本身只有唯一的解读。
对一种文字现象允许“所思各异”,但是“所思各异”的结果还是在逻辑的包围之中。比如对梨花色彩的理解,除了白色还能何?难道有人会说“人面梨花”?这就是常义上关于逻辑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