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醉鹰 于 2010-8-29 09:10 编辑
一说起“义”,人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云长。而关二爷的老大刘备,却似乎常与厚脸皮、耍心机、抹眼泪相联。其实,刘备之义大之极矣。
关羽最著名的壮举有两次。
在降汉不降曹时,无论是面对曹孟德的着意结交感情攻心,还是黄金美女高官名爵,都毫不动心,视功名利禄如敝履。一知兄长下落,立即护着两位嫂子,义无反顾,一骑一刀,千里风霜,斩将夺关,绝尘而去。
而那时,他的老大还在袁绍帐下打秋风混饭吃,凄惶孤苦,前途渺茫,丝毫没有发达的迹象。支撑二爷的,唯一“义”字尔。
所以,这一月下驰骋,美髯飞扬,纵马挥刀的关二爷形象,就成了义之图腾、义之神像。流传千古,受世人膜拜、祭祀。
败走麦城被俘后,已是威振华夏、功成名就的关二爷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终于在“碧眼小儿”、“江东鼠辈”的叫骂声中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这时,支撑他的,还是一个“义”字。
关二爷的这种义,固然可圈可点,理应传唱后世,可比起他大哥来,却仍然略逊一筹。
关羽之义,主要是忠贞不渝,表现在所谓忠臣不事二主。所忠诚的,是当初的一句承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可说到底,这种永世不悔的义,类似于一诺千金的“忠义、侠义”,既不是空前,也远没能绝后——抛弃功名富贵、舍生取义之举历代皆有,史有明记。忠义侠义,已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一种传统,在华夏大地上一脉浩浩,传承不绝。太史公的《游侠列传》中颂扬的就多为此辈。
而刘玄德惊天地、泣鬼神的义,则绝对是史无前例,独歩宇内,绝无仅有的。
那一年,好不容易据了徐州的刘备,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中了曹孟德的驱虎吞狼之计:去攻袁术的南郡。不去吧?曹操可是以天子之名下的明诏。“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万般无奈下只有提兵前往。便在千叮万嘱后,将根本之地徐州及家眷一起托付给了好酒的张飞。兄弟三人洒泪而别。
张老三规矩了没几天,“一者酒后刚强,鞭挞士卒;二者作事轻易,不从人谏。”的老毛病又犯了。不顾陈登的苦劝,大发酒疯,将曹豹狠狠修理了一顿。痛快倒是痛快了,岂料却在醉卧中丢了城池,在十八骑燕将的保护下狼狈出逃,连大嫂都一起送给吕布了。
不用说,此时的刘备肯定是心如刀割:他东游西窜、寄人篱下、打拼多年,费尽心机才得来,准备以此为基地逐鹿中原的徐州,就这样轻易被不争气的老三为喝一顿酒给搞丢了!面对老三的惶愧羞惭、老二的顿足埋怨,他只是叹了一声:“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在张老三欲拨剑自刎时,玄德上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忘?……”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这里的哭,岂是为了拢络人心假惺惺的哭!兄弟情义高过了地盘——且不说家眷,在谋大事者的眼里,地盘可是争夺天下的本钱,其重要性高于一切。
有兄如此,人生何求?自当一世追随,百死不悔。读书至此,常让人掩卷长叹,满面泪流。
那一天,瑞雪飞舞,红梅正艳。汉中王刘玄德正在喝酒赏雪。忽地心中一痛,神思恍惚起来。这是怎么了?来不及请军师卜卦,风云忽变,晴天霹雳,噩耗传来!二弟死了!二弟死了!与他同生共死、情同手足、浴血百战、神勇无敌的二弟,竟然,真的,死了!
——痛沏心髓!二弟已死,我活着还有何趣?
——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其实,自那一刻起,刘玄德已死。心死。
报仇,成了支撑他活着的唯一信念,也是他活着的唯一目的。
于是,就有了蜀汉皇帝刘玄德举倾国之兵为兄弟报仇的惊天壮举。
——从大局上讲,报仇征吴确属莽撞愚昧,非成熟政治家所为。否则,中国历史很可会改写。
轻天下而重兄弟之情的,纵观古今中外,唯刘玄德一人矣。
少怀大志的他,在政治权谋的血雨腥风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已经成了一个货直价实的老牌政治流氓。照理已是将一切看淡,现在已经打下了一片江山,唯有权位才是最重要的了吧?可是唯有这“义”,是心中一块永远的圣地。为了全义,可以抛却生命,抛弃江山。
为了皇权,父子相残、兄弟相戮,甚至是以母杀子的事不绝于史。休说皇权,就算是你坏了朋友当科长的好事或者是冒犯了他的二奶试试看?他不和你理论才怪!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因为他是刘玄德,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刘玄德!所以,他就用皇位和生命作音符,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为“义”作了一个最为完美的诠释。
刘玄德,实在是“义”中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