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凌云享耳 于 2011-5-3 21:24 编辑
到达那天,滴滴答答的雨水正渐渐停下来,整个小镇依然在一片湿漉漉的水雾里。 黑瓦青砖的木质房子,明清时代的建筑,上下两层,木门木格子窗,带着水渍的白墙,斑驳脱落的油漆。在雨后的静谧里,有一种潮湿而陈旧的气息。
狭窄而曲折的临江小路,青石板铺成,凹凸不平,低洼处积着雨水,一晃一晃地映着天光,像晃动的镜子。屋檐落下来陈旧的雨水,不断的打破,又不断的复原,呈现一种脆弱却天真倔强的对峙。
河边高大的千年榕树,虬根盘错,伸展的枝条,颤颤巍巍地伸向远处,翠绿的树叶像伞一样撑起一片树荫。地面上飘落些残败的叶子,半黄半绿,践踏无声,是随遇而安的飘零感。
有风穿过,高大的榕树,不知名的灌木和河边撑起的蓝色的彩色的搭棚,一阵悉悉索索细碎的声音,一些树上摇落的雨滴也滴滴答答地重新响起。
古桥是厚重而沧桑的,高低不平的石阶,敦实古朴的桥身,几个遒劲的大字--同善桥---很有些岁月了。石缝里有新鲜的青苔和新长的嫩绿的蕨类植物,它们互相辉映着彼此的今夕何夕,有一种惘然的无措,又有一种无知无畏的蓬勃。
桥下是静默的河水,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白沫江。因一场雨,突然变得浑浊而略微汹涌起来。
河水始终是不够清澈,偶尔会飘过腐败的树叶,菜叶,或许还有塑料袋,草绳之类的杂物。
水中间或有白色的野鸭或不知名的鸟儿,安静于它们的一隅。
三两营运的船,专供游客漂流,停在岸边,或漂在河上,等待着或忙碌着,和我们一样,见证彼此匆匆或忙里偷闲的人生。
沿着狭窄的通道下到河边,是一个古码头,石梯上有牌坊,刻着:私奔码头。
传说中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驾着马车从邛崃私奔而去的,今人做了唬头,不过是借着传说的美好。那个故事里的爱情有唯美的开始和悲伤的结局,勇敢如卓文君又如何?也许就故事来说,不完美和缺陷才是艺术本身的完美,那也是旁观者的解读,都有一种不知疼痛的轻描淡写。
转角处,是隐在树丛和黑瓦间的商家的店招,黄色的底子红色的边,黑色的楷书写着:客栈。在风中轻轻地招摇。悬在路灯上的红灯笼,显出一些古老的喜庆的余味。
一条安静的小路的尽头,是通向另一条更加喧哗的小路。转角处,常常是此处的告别,书里总有这样的唯美和哀恸的细节。但或许是另一处的柳暗花明。
一楼大多是店铺,茶楼,客栈,酒肆,以餐馆居多。餐馆门口堆放着大盆子,里面是一些活蹦乱跳的河鲜。
守着店门张望的老板娘,见有人来,有微微的献媚的热情。系着兰色围兜的老人,穿街走巷,兜售着她的水煮花生,满脸皱纹,那是无边的岁月的刻痕。
三三两两的游人,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还有小吃令人谗言欲滴的香味,在曲曲折折的巷陌间飘来荡去。
这是一个雨后的下午,嘈杂和安静都浮在空气里,有着湿润清新的感觉。
坐在大榕树下,竹制的沙发,温暖的抱垫,桌上是摊开的书,刚泡好的茶散发着清香,身边是多年的好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空气中有隐隐约约的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