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醉鹰 于 2010-9-13 14:44 编辑
赤根山上赤根魂 (朝鲜敌后游击三百天)
梁保安
一、鹰峰突围
朝鲜五次战役结束后,我师奉命在春川至洪川之北汉江南北狙击敌人,为主力后撒和伤员转运争得时间。然而,谁也没有料想到更大的悲剧却张着血盆大口在等待着我们。由于对敌人大规模的迅速反扑估计不足,以及两侧友军的迅速后撤,使我一个师孤悬敌后,陷人敌人四面包围之中,敌人不仅数量上是优势,而且又是机械化装备,我们用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竞走,往往我们走一天,敌人一个小时就跟上来了。再加上已断粮5天,体力不支,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可以说已陷人极端的困境。
5月2 6日,敌人完全对我军形成包围,四周枪声不绝于耳,我们真是心急如焚。此时接到轻装突围的命令,但是已经迟了,我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夜幕降临后,全师按照军指挥所指定的方向向西北鹰峰突围。一晚上,全师走出驾德山,冲迸鹰峰山,就等于走进了死胡同。敌人的炮群和坦克严密封锁了通道、山口。为了打开出口,战士们以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和进攻的敌人反复冲杀,突围到鹰峰山的只有千余人了。部队在争取突出包围的急进中,建制被打乱了,为了继续突围,我539团机关干部组织起来协同团警卫排攻下鹰峰主峰,538 团集中党员干部攻下鹰峰东峰,全师在东野川开会重新组织冲破敌人第二道包围圈,向军指定的地点史仓里突围,据说那里有友军接应。当我们且战且走,走到预定的突围地点时,敌人已占领了史仓里,迎接我们的不是友军,而是敌人的枪声。顿时突围失去了方向,真正陷人“内无粮草,外无救援”,的绝境。 在那充满血与火的3天突围中,我们部队受到严重损失,但并未能 突出去。
二游击在敌人后方
当时我担任539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全股共5个人,两个人在突围中牺牲了。随同我一道的还有干事汪朝良和通讯员王新智。山上尽是突围战斗中牺牲和负重伤的战友,十分悲惨,令人目不忍睹,我悲痛欲绝。多少人在国内战争中历尽艰险,九死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现在却葬身疆场,而打的却是这样的仗。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忽听得汪朝良同志的喊叫声:“股长,如果出不去,我们3个人怎么干?”,通讯员玉新智生怕我们把他丢掉似的说:‘‘股长,我听你的指挥,你叫怎么干就怎么干!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 我怎么能离开他们?我们一块参加战役的三千个战友,如今和我同在一起的只剩这3个人了。我突然从心底里涌上一股悲伤感,尽管忧心忡忡,但又故作镇静。立即回答:“不用伯,现在敌人在明处,而我们在暗处,只要我们三个人团结一致,一切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要坚持下去,想尽一切办法突出去,在危难的时候,几句壮胆的话温暖了他们的心一,在冲锋陷阵中从不流泪的小通讯员,此时抑制不住热泪。我们是多么希望回到大部队的怀抱啊。
粮食、弹药的奇缺,比张牙舞爪的敌人对我们的威胁更大。接连5天没有粮食,饿的已无力说话,走路更成问题。两三个钟头才走出二三百步,头昏目眩,全身像散了架一般痛不可支。所以当时更要紧的是到山上找些野菜山榆填饱肚子。正前方炮声隆隆,火光冲天,进攻的敌人正在和我狙击部队激战。我们手里只有一支冲锋枪和两支手枪,没有攻击力量,没有地图,又不熟悉地形,突出去还是时机。因此我们决定暂时留在敌后,争取搞些吃的,恢复一下体力,收拢一些失散的同志,因而我们又向东走去。
直到6月中旬,我们陆陆续续地汇集了失散在山上的我团通讯连副指导员吴云山,侦察排的岳三台以及4连副班长何大明带的3个战士,共计12个人了。武器增加到3支苏式冲锋枪、4支手枪和一些手榴弹。一伙刚从血战中冲出来的军人,在山上战友们重新汇合,仿佛又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大家伙纷纷议论是打游击还是立即突出去,意见很不一致。有人提出:“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冲出去拼一场,一死了之。不能那样盲目实围,我们既消灭不了敌人,又不能保存自己,拼死有何价值?汪朝良显得有些激动,说完又补上一句:“我并不怕死,而是想死得有价值。”“什么价值不价值,副班长何大明开口了:“我们连都快打光了,不过早够本了,就看最后我们还能赚几个,有个战士拍了拍搁在身边的一支冲锋枪说:“有这家伙至少能赚他10个。”多么好的战士,一提起打仗,就来了精神,只要置身于他们之间,就会信心百倍。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可是我不能拿他们的生命当儿戏,我考虑再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这一伙已经苦战了近一个月,未得一点粮食充饥一共只有12人,根本无法突围,更无力对付气势汹汹的坦克群。我决定暂且隐蔽下来,并作好长期在敌后斗争的准备,等待时机突围。如果我军发起第六次战役,到那时我们再配合部队打击敌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进入赤根山
我们这支小分队迅速而又小心谨慎地在山林中前进。满弦的月亮挂在树梢,银光泻满了大地,千枝万叶在明月映照下,绽露出点点幽光,森林好像披上了一件镶满珍珠宝石的睡袍。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在黑暗中发出阵阵幽香,还有那高亢的蛙声,抑扬顿挫…… 可是,谁也没有心思去欣赏这些,人人提心吊胆,百倍警惕,潜伏疾进。
后来知道这座山叫赤根山(又名大成山)。山高林密,是个打游击的天然根据地。大家被这儿的风光地势给迷住了,决心在此处安营扎寨。就在这个山上又遇见了我团保卫般长贾耀先同志,他带领 4个战士也是被冲散以后游击到这里。在敌后能碰见自己的战友,大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们17个人的小分队,在这个山上隐蔽了一个多月,转眼已是7月中旬了。人多了增加了安全感,但吃饭成了问题,为了长期坚持斗争,必须积蓄粮食、弹药和过冬衣服。这些东西的来源主要从敌人手中夺取,所以我们确定了袭击小股敌人,并研究了如何侦察、行动,以速战速决的办法,袭击敌人。
经过反复侦察,我们掌握了敌人一支运输部队每天要背挑物资从桃李洞经过的行动规律。这天,天刚麻麻亮,我们十多个人就埋伏在桃李洞山腰的两侧。这是我们在敌后第一次伏击敌人,每个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不出所料,等到旭日东升,十多个南朝鲜的运输兵背的背、挑的挑,朝我们移动过来。等进入伏击圈,同志们犹如猛虎下山,斩头截尾地向敌人发起突然进攻。毫无准备的敌人,面对突然的袭击,顿时慌了手脚,丢下东西,抱头鼠窜。我们一枪未发,缴获了大批粮食、衣物、香烟、食盐。第一次伏击首战告捷,同志们情绪高了,信心更足了,一种喜悦的心情溢干言表。
10月初,敌人又施展了新花招,利用树枯叶落的机会,放火烧山,企图烧掉我们的防身地,并在所有能走人的山口摆上了坦克架上机枪,密布岗哨,企图把我们饿死冻死。同时还向我们开展政治攻势,出动飞机喊话,盘旋了好几个白天黑夜。
尽管敌人严密封锁,我们还是派出了侦察员秘密到山下活动,与朝鲜劳动党地下工作者取得了联系,并得到他们帮助。地下党为我们搞了不少粮食,并送来珍贵的食盐。他们不时地为我们送情报,使我们几次免遭敌人的袭击。这段中朝人民的友情,至今都是令人难忘的。
五、 打洞过冬
10月里,在祖国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朝鲜却是寒风凛冽加上我们身上衣单,腹内空空,哪咀能抵抗得了个个冻得手脚发麻,口发青,多数人患了感冒。如何过冬,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最后决定挖洞藏身。在这半石半上的赤根山上,没有工具,谈何容易。但是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用枪代镐,有用刺刀代锹,有用手刨,有用树枝,反正是能当上具的都用上了。我们分成两个组,一组挖洞一组运土,挖出的新土要运到三四百米的各个地方加以掩盖,以免敌人发觉。为防止泄密,实行白天挖,晚上运, 两个组轮流干。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用了20天时间,先后在相隔十多公里的两个山坡上完成了两个既能住,又能保暖,还能解决炊烟的山洞。每个洞都有三个出口,两个预备口,平时不用,并加伪装,万一敌人发现,或被敌人堵住,就可以利用预备口迅速撤出转移。
住洞造成了,睡觉如何办?我们割了很多草,晒干后搬进洞内,睡觉时既当垫的又当盖的。大山里不缺柴,运到洞内。既能烤火又,能做饭。在没有棉衣棉被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卸寒问题。正当我们的山洞打成后,一场近尺厚的大雪封住了山。山洞生活是艰苦的,同时又是乐观的。为了消除寂寞,除组织人轮流担任警戒外,我们开展小型文体活动,组织讲战斗故事,唱革命歌曲,猜谜语,自制扑克象棋并进行比赛。
敌人以为我们早已冻死在赤根山上,因而这个冬天非常宁静,直到第二年3月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六、赤根山上神兵舞
从地图上看,赤根山方圆四五十公里,就在这里潜伏着我师被隔在敌后多股游击小分队。除我们这一支外,有538团青年股长张万光和团特务连长秦福德的小分队,540团3营营长韩月季、副教导员张合顺、王金方的小分队,540团组织股长卫光明的小分队。我们相互之间取得了联系,并组成了以韩月季同志为书记的统一的党支部,以后又划分成5个小分队分别行动各自为战。我们。连续不断出山截击敌人的运输队,围歼小股敌人,这些都成了敌人的心腹之患,搅得敌人坐立不安。敌人知道赤根山上志愿军依然存,在,一到春天草木发芽,森林茂盛,要寻找我们就更困难,于是在 1952年3月中旬,调动了三千多步兵,聘请了参加过侵略中国的日军当顾问,采用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抗日根据地扫荡用过的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战术,将靠近山口的所有村庄全部烧毁,没有人影,没有鸡犬,在赤根山所有丘岭沟口都布满了兵力。直升飞机在谷溪岭山上空不断喊话,企图从心理上瓦解我们。
朝鲜地下党的同志,事先给我们送来了情报,介绍了敌人的布置和企图,我们的山洞已成了敌人进攻的重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主动。
于是采取了抗日战争中反扫荡用过的战术,不等敌人来,就设法突出去。3月16日晚上12点,根据我们事先的计划,我带领同志们告别了山洞,冲出了敌人包围圈。但在冲过最后一道山口时,受到了敌人的堵击,一阵混战,13个同志安全冲了出来。,但贾耀光、刘喜明、段银智3人与我们失去了联系,以后才知道他们负伤 而陷人敌手。韩月季同志和韦光明同志的3个小分队在敌人扫荡时也辗转突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荡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赤根山根据地,发现我们的山洞被炸毁了,粮食也被烧了,这给我们防冻和吃饭造成了极大困难。山洞已被暴露,这里已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决定向前转移,寻找机会。赤根山上又遇到了刚从大成山,突围出来的538团分队张万光和他带领的3个连级干部,我们又汇合在一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