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易斯 于 2010-9-14 21:49 编辑
真不知道“闷骚”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并流行起来的。
在我印象里,“闷”不是个好词。家乡话里,不爱说话、木讷的人会被说成“真闷”。而“骚”就更坏了。对“骚”字的印象,总觉得是在影视剧里。一脸淫笑的糟老头子向年轻貌美女子索爱不成吃了巴掌,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骚娘们,敢打老子……”或者一悍妇掌掴弱女子后还不忘破口大骂:“你这骚货狐狸精,敢勾引我老公,看我不撕烂了你!”众人拉都拉不开。扇耳光只不过是吵架的附属品。反正“骚”字不是什么好词,作为骂人的话,似乎没有“骚货”这个词更恶毒的了。
“闷”字不是好话,“骚”字更是恶毒至极。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闷骚”,按说在骂人方面,应该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的。可是偏偏就不,很熟的同事之间、好友之间是经常说“闷骚”这个词的,如“你可真够闷骚的”,显然是没有多少恶意的。虽然因为有个“骚”字,这个词听起来不雅,可细细咂摸咂摸,真的怎么都不像恶毒的骂人用语。现在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闷骚”是指外表冷静沉默而实际富有思想和内涵的人。即表面上矜持得不行,骨子里却热情如火。
这么说来,“闷骚”不仅不是个坏词、贬义词,而且还是个评价很高的好词。能够称得上“闷骚”的人,至少是低调而有内涵的。闷,顾名思义就是话不多,可“骚”,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性来代替,认为就是性的代名词。虽然在骂人时,“骚”似乎指人放浪淫荡,但在闷骚中,我觉得“骚”字应该作为表现来讲。“闷骚”也就是平时内向不大说话,或者不大合群,但在熟悉的场合或环境下,又很有表现欲,形成了性格或印象的巨大反差。之所以被冠以“闷骚”之雅号,就在于他表现的爆炸性和颠覆性。
这就好比相声的包袱。相声包袱的设计过程,就好比“闷骚”的“闷”的过程,这是一种“压”和“抑”。而包袱被捧哏的烘托起来后,由逗哏的一下子给抖出来,这就是“扬”的过程,也就是闷骚的“骚”,即表现过程。都说相声是三分逗七分捧,如果没有捧,气球没有被吹大,拍碎了也不会响,“逗”也就没有效果。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平时的“闷”,“骚”也就没有了对比与反差,也就缺乏爆炸冲击力。
我觉得说别人“闷骚”,其实就是对他性格、语言或动作反差的感叹。说这样的话,肯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或者说被“雷”了。而说别人“闷骚”时,肯定是带着笑的,至少是不会有恶意的。
既然“骚”字是内涵的爆炸性、冲击性表现,那么就是说“闷骚”的人是有内涵的。闷骚不假,可是骚而不俗。如果一个人平时少言寡语,可却在某个时刻说些低级下流的或泼妇骂街式的脏话,虽然也给人以巨大冲击,也很有爆炸性和颠覆性,但那绝不会是闷骚,也不是明骚,应该是“尿骚”,那才是真“臊”。因为他没有内涵和思想。我想,“闷骚”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能掌握和调动大家的气氛,适时而不做作地说一些带冲击性的话,做一些冲击性的事,但那会是他真实一的面,是正面而健康的。
“闷骚”的“闷”是外在的虚,“骚”是内在的实。这个“虚”却不是虚伪,是相对于“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闷骚的男人是帅气的,闷骚的女人是可爱的。
闷骚的男人,平日里看着“老实巴交”,可却有着一肚子“花花肠子”,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能把人逗的捧腹大笑。你想,如果办公室里三五个人完成了一个项目,大家击掌相庆,每人说一个“耶”,可就到他时,停顿了2秒钟,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被吸引了过去,他却不露声色地或用搞笑的语调说“哦耶!”,只加了一个“哦”字,大家一下子可能就笑了。如果你就此说他“你太闷骚了”,他又一本正经地回答:“嘘,这个不能说太细。”或者干脆说:“当心我‘雷’你哦,我雷人从来不商量!”大家又会笑一场。这样的男人,你能说他不“闷骚”吗?能说他的‘闷骚“不帅吗?
闷骚的女人,平日里表现中规中矩,端庄贤淑,甚至连膝盖以上的短裙都不穿,可是在和要好的姐妹们在一起时,会唱辣歌,跳热舞,或与女伴们说些让人面红耳赤的话。让人看到了她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另一面,你能说她不可爱吗?
其实,人本来就有好几面,只是在某些场合,我们只能表现某一面而已。压抑的久了,早晚会爆发。而压抑的越久,其爆炸威力也越大,越具有冲击力。试想,一个从来都不哼句歌的人,在晚会上一下子来了一段不亚于专业水准的美声唱法,你能不觉得有些冲击吗?隐藏的不可谓不深,“闷”的过程不可谓不长。能不说他是“闷骚”类型的人吗。
既然闷骚这么有高度,这么有层次,这么有境界,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闷骚”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