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毛 于 2011-6-12 21:55 编辑
性定菜根香
——我读《菜根谭》
(一)
早在1991年我就购买了《菜根谭》一书,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推荐,而且这本书当时的确很热门,算是赶时髦吧,买来略翻了翻,就束之书架了。近日得闲,整理以前的书籍,又看到了这本书,发黄的书皮布满灰尘,仿佛是在抱怨我呢。
重新打开书籍,顿觉眼前一亮,这样的好书怎么就忽略了呢?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当时我还年轻,心高气傲自然也心浮气燥,而这本书却在处处给人发热的头脑泼凉水,自然是没兴趣读,即使读了恐怕也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人说,读这本书“唯静心沉玩者乃能得旨”,说的好极了,性不定,又怎能得菜根之味?不能得菜根之味,又怎能得书中意趣?
而今我已过不惑之年,也算经历了些生活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心情比以前自然也沉静了许多,却仍然感到迷惑的很。再读这本书,看到“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就觉得特别亲切,看到“昼闲人寐,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清澈;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又实在心向往之……渐渐的我沉浸于书里,渐渐的我才明白《菜根谭》实在是一本“谭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的好书,值得精读、细读。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写的,洪应明的生平已漫灭无考。之所以用“菜根”作为书名,有几种说法,于孔谦在《菜根谭题词》中说:“谭以菜根名,因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险阻可想矣”,认为菜根来之不易,所以以此名之。其实宋代邵伯温的《闻见录》里的话倒更贴近书名:“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是啊,一个人连菜根都咀嚼吞咽的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展读《菜根谭》,立即被其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比喻,工整的对偶,缜密的思维所吸引。那一章章妙言警句,仿佛是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却又处处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真是锦心绣口,语语珠玑。读之,齿颊生香;品之,心神迷醉。
那其中蕴涵的哲理,像是散落的颗颗珍珠,在书中附拾皆是。作者像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老者,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使人豁然开朗,在山重水复之间指点出柳暗花明的蹊径。作者又是个学养丰厚的智者,对儒释道三教无所不通,因此能将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佛道的禅趣妙理熔为一炉,精心提炼出这些格言警句。全书凝聚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精微的分析,包罗万象又斑斓绚丽,使人目不暇接,心荡神驰,让人始终沉浸在一种愉悦的阅读快感之中。
(二)
《菜根谭》在古代常被作为“药石”之书,认为“设能熟习沉玩而厉行之,其于语默动静之间,穷通得失之际,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三山病夫《菜根谭》序),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从中获得教益启迪,从而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他们看中的正是这本书的教化作用。但我总觉得,这样读《菜根谭》似乎功利性太强了点。
诚然,大凡书籍都有说教,只不过有的直白,有的含蓄。《菜根谭》中也有着大量的说教,“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义语,有禅趣语,有学道语。”但《菜根谭》的这些说教却并不使人讨厌,作者总是用一些精巧的比喻将这些说教包裹起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的领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如“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像这样的教化人又怎么能不愿意接受呢?
尽管书中包罗闳富,而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充满禅趣的语言,对人的生命本质的把握。作者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要潇洒走过,又何必在乎留声留影?曾几何时,人们把立名万世,光宗耀祖作为人生的信条,活得身心疲惫,只是为了那虚无的“名”,而把人生应有的意趣丢失了。因为这些人不明白“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名利”实在只是影外之影,所以人应该活在当下,不要因为名利而忘记本我。这些话,只有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看破,比简单的说淡泊名利让人体会得更加深刻。
因此作者推崇的是这种人生境界:“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那是一种绝对的精神和心灵的自由,无所系挂又飘逸洒脱,那是在躲离万丈红尘之后的“芦花被下,卧雪眠云”的风度,是“竹叶杯中,吟风弄月”的襟怀,那样的清净又那样的澄澈,那样的雅洁又那样的脱俗。当然这样的境界是我辈所永远无法企及的,只能望洋兴叹而已。 《菜根谭》实在是太丰富了,以上只是一孔之见,而且芜杂不堪,权且当作读后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