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我们聚会吧】032夸夸我的家乡----桃花潭水
查看: 9348|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聚会吧】032夸夸我的家乡----桃花潭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6-24 23:1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毛毛 于 2011-6-24 23:34 编辑

(一)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午后,我和朋友游历了桃花潭。

走在卵石铺砌的古道上,街边是一幢接一幢的古老的徽派建筑,班驳的墙面尽显岁月的沧桑;高高的马头墙,在霏霏烟雨中伫立,仿佛在默默的守望;环绕屋脚的一溪清水绕村而过,汩汩流淌着,静静的诉说着遥远岁月的消息,诉说着曾经的风流韵事。这样的天,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心中自然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情绪,仿佛让人回到那个唐朝的春天。

草长莺飞的季节,江南是多么撩人情思、惹人向往的地方啊!花开了,百般红紫斗芳菲;水暖了,桃花流水鳜鱼肥。春酿已熟,村郭飘香。莼菜味美,鲈鱼堪炙。诗仙李白此时正徜徉在江南的锦绣河山当中,喝着纪叟的老春酒,骑着漂亮的五花马,足迹所至,诗情挥洒,该是多么飘逸而惬意啊!

漫游中的李白忽然有一天收到一封用宣纸精制的信笺:“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看了这样一封邀请信,一生游历过无数名山大川,饮过无数醇醪佳酿的李白还是心动不已,当即答应了那个叫汪伦的泾县居士的邀请。

到了泾县,李白才大呼上当:所谓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其实就是在一个叫十里铺的地方,有一户万姓人家开了个酒店而已。好在汪伦也是性情中人,豪放的性格令李白惺惺相惜;好在泾川有足够的秀气和美景,足以挽住李白那颗飘逸的心。从此,在桃花潭边,在云雾山间,这一对好友要么举杯邀月,要么醉眠松云,吟风弄影,啸傲山林,索隐探幽,放逐心灵。潭水悠悠,青山隐隐,李白在享受山水之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汪伦那纯净深厚的友谊。泾县的山水风光让诗人留连忘返,李白写了大量的诗歌,歌咏这里的景物和人情,为泾县留下了“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的千古名句。

美好的时光总是易逝的。李白要走了,“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从来就没有不散的宴席。汪伦一直将李白送到桃花潭边,看着李白的身影渐消渐隐,不禁悲从中来,用沙哑的嗓子踏歌起舞:故人离兮眼迷离,情不堪兮泪潸潸,舟已逝兮音容稀,再相见兮遥无期……歌声凄迷婉转,声遏行云,情染碧水。李白伫立船头,此情此景,深深的触动了诗人的心,一首千古绝唱在桃花潭边,在天地之间回荡: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是真名士自风流!望着桃花潭静静流淌的那一汪春水,我依然感动于那遥远的唐朝的情意。那样纯净,清澈,一如这桃花潭水,终年含蕴着幽幽的绿意,含蕴着脉脉的温情,从远古流到唐朝,又流到今天。“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只是桃潭水碧依然流,人事已非情惘然。

(二)

在桃花潭令人奇怪的是竟然看不见桃花,绝没有陶渊明所描写的“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的桃园美景,不知桃花潭这名字因何而来?虽然看不见桃花,但桃花潭的景色依然是很美的,尤其是在这蒙蒙的细雨中,更见水灵清秀的韵味。

在汪伦踏歌之处,古人修建了一栋踏歌岸阁,飞檐翘角,很有气势。阁分两层,临河而建,大有振翮欲飞之姿。登阁眺望,桃花潭的美景尽收眼底。潭面很开阔,水平如境,波澜不惊。水面上几只鸥鸟在低低的盘旋着。两条小船在水边停泊着,一位老梢公悠然的提着钓杆在潭边钓鱼。水中央是三两只竹筏,几个年轻人正将网撒向河中,白色的丝网入水的一瞬,水面摇漾起来,荡起无数的涟漪。更远处是一个被水环绕的汀洲,树木蓊郁,一片青翠。在小洲的弯处,桃花潭的水开始湍急起来,象一条青罗带似的奔向远方。李白就是从那里淡出汪伦视线的,带着真挚的情意,带着对这一片山水的无限眷恋,开始了新的漫游。

从踏歌岸阁出来,雨也渐渐停了。与朋友租一条小船,荡漾在潭上。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潭水清澈晶莹,甚至可以看见成群的小鱼,在小船的周边追逐嬉闹。白云悠悠,潭水悠悠,只是再也听不见汪伦的歌声,看不见李白的身影了。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那个发生在桃花潭边的故事,梦一样的华丽,在桃花潭边氤氲千年而未散。我在想:人们为什么对《赠汪伦》这首诗如此的喜爱?不正是因为其中所浸染的真挚、真诚以及真心已经跨越时空,成为人类共同的心灵需求吗?惟其真,才见其纯,才见其性情,见其风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才成为后人仰慕的一种典范。

今天收到一朋友发来的短消息:“友谊不问功利,但求成心。朋友不问距离,但求心心相应。”在一个充满功利的时代,能找到一个心心相应的朋友真的很难,找到了真是一种幸运呢!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0
发表于 2011-7-20 07: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水雾


    秀美,前水后山中庭院落,风水好 灰常灰常滴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7-18 17:06 |只看该作者
水雾是泾县滴!
是泾县哪块滴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7-18 14:5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帮助快速办理信用卡93856525专业代所有人办各大银行信用卡,代人办高额度信用卡
●●帮助快速办理信用卡93856525专业代人办各大银行信用卡,代人办高额度信用卡
信用卡9385-6525专业代所有人办各大银行信用卡,代所有人办高额度信用卡,银行信用卡办理等业务    {百度推广工具}
公司是直接和银行信用卡推广员合作,可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只凭身份证既可办理, 可同时办理八家银行的高额度信
用卡,额度高(最高可达三十万元的白金卡)金卡1-5万,白金卡10万-30 万,钻石卡:50万,费用低,更有56天,的免利息期。((工作收入证
明))等相关资料可以由本公司为您代开 (全国各地均可办理)快速下卡!        腾-讯联系:9385-6525
办信用卡的朋友必看
首先告诉大家代所有人办信用卡全是靠关系,没有专门的公司,很简单,你问下工商局是否可以注册一家伪造虚假证明材料的公司,就知道
了。因为信用卡是透支消费工具不是风险投资工具,没有哪家担保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代所有人办信用卡,代所有人办信用卡就是通过内部
关系,将审批程序简单化,省去复杂的调查审核程序,直接签个字而已,这个签字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是不同意。
要说代所有人办所有银行的信用卡,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只是提交个申请表而已,关键就是批不批的问题,要说所有银行包下卡,纯属吹牛
不纳税,目前我这里所有银行都可以办,但是包下卡的只有广发一家银行,其他银行也可以办,就是关系不够硬,或者是根本没有关系,不
保证下卡,而且不给人家的送点红包就要走正规渠道,走正规渠道就要联系某某公司给你开个收入证明,做份劳动合同,帮忙接个电话,这
些没有好处人家也不给办,而且拿了钱财是否办人事还难说,因此办理其他银行的是收取前期费用的而且风险非常大,道理很简单,你找我
办卡,我不可能,给你垫付这部分费用。
广发就不同了,一是和广发的某某负责人关系非常铁,只要资料递上去,就十拿九稳了,而且广发查询进度需要密码,也就保证这事你知我
知天知地知,没有人知道你办了广发卡,因此,办广发卡查到进度再付费,之前无任何费用!
广发卡可以使用支付宝还款,免手续费,因此你不必担心网点的问题。
一则臆想“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美国”的竞选广告日前成了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地时间23日,美国国会亚太裔小组发表声明,谴责反华政治广告暴增。
美国《侨报》刊文称,近年来,美国面对中国的竞争,一到选举年,政治人物利用中国话题煽动反华情绪、排挤竞选对手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内华达州共和党国会议员候选人阿莫德就打出了臆想“解放军登陆美国”的广告。在这则长约30秒的视频广告中,解放军在美国国会大楼前迈正步,亚裔主持人宣告,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次又一次提高政府债务上限后,美国债务失控,“中华帝国”实现伟大复兴。阿莫德希望以这则广告警示美国人,如果放任政府债台高筑,华盛顿将布满高唱军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据《纽约时报》估计,去年仅一周内就有29个类似的政治广告“出炉”,花费竞选经费上千万美元。《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010年选举周期内,反华政治广告超过250个。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7-8 22:40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桃花潭了,你觉得风景怎么样?呵呵
水雾 发表于 2011-6-24 23:41



    好山好水,造就了底蕴丰厚的徽洲文化。
问好斑斑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7-3 10:33 |只看该作者
http://www.bdlxbbs.com/bbs/redir ... o=lastpost#lastpost
报名去!快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7-2 20:45 |只看该作者
桃花林里桃花雨,桃花潭里漂桃花。
汪伦踏歌送李白,水雾情深说酒家。
昊哥 发表于 2011-7-1 14:32



    昊哥好诗情,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7-2 20:44 |只看该作者
贝贝姐,祝愿一切顺利,等你回来。
蝶儿 发表于 2011-7-1 14:30



    呵呵,和蝶儿一同等着。。。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7-2 20:43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点评:
    这首诗我小学的时候就会背了,但当时还不太了解诗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随着 ...
天晴 发表于 2011-7-1 14:06



    谢天晴如此费心。关于李白在泾川的足迹,我也曾经查找资料进行考证。
  李白曾先后三次来泾畅游,其来泾动意一是友情,二是泾川风情的吸引。

 第一次游泾在唐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时。这一年诗人在江南的游踪是:先由粱园南游宣城之敬亭山,并泾县之陵阳山、秋浦之清溪、玉镜潭、尧祠及鱼段湖等处,冬抄转至当涂。据《李太白全集》所载:天宝十二年李白“由粱国而曹南,由曹南旋反遂往宣城,然后游历江南各处”。并详细点明李白“尔后往来宣城不止一次,而其始游,则自兹时始矣”。大约在这一年的秋季,李白与泾人谢良辅一道,由宣城首次来泾游览,作诗七首。即《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观鱼潭》、《早过漆林渡寄万巨》、《白鹭鸶》、《泾川送族弟錞》、《泛泾溪》。上述七首诗中,诗人已大都点明时令,如“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望极落日尽, 秋深暝猿悲。”等诗句。李白首次来泾逗留数日,于秋后由泾县至贵池县的清溪一带,冬时到达当涂,年底回到金陵,次年复由当涂转至宣城,“复往来宣城诸处”。

  第二次游泾在唐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李白五十五岁。这一年诗人整年在皖南尽情游览名山大川。其游踪是:春间在秋浦,暮春至旌德,经泾县往宣城,仲夏在当涂,初秋渡江游庐山,即还当涂,孟冬又来到宣城,后还当涂度岁。大约在这一年的五月,李白从旌德北上至泾川上游,作诗七首。即《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酬崔十五见招》、《春日游罗敷潭》、《过汪氏别业二首》、《赠汪伦》。其《赠汪伦》一诗已成千古绝唱,流芳百世,道出了诗人与友人汪伦的深情厚谊及对桃花潭景致的无限眷恋。这一年,李白在泾城未作停留,由桃花潭乘舟直至宣城,有《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始熟亭府》一诗为证。

  第三次游泾是在唐上元二年的五月左右,即公元761年,时值李白六十一岁暮年。李白经“安史之乱”之后的数遭打击摧残,创痛巨深,沦落到贫病交加的地步,几乎陷入了半疯狂的状态。杜甫在《不见》一诗中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这一年李白春在宣城,五月经泾县,秋至金陵,冬过历阳至当涂。据《李太白全集》载:上元二年,李白游金陵,又往来宣城,历阳郡间”。次年十一月间,诗人在贫病和漂泊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葬于当涂青山。

  这一年,李白在泾川畅游时间不长,因心情沉重,病魔缠身,昼夜难眠,只作有《游水西简郑明府》、《别山僧》、《赠何七判官昌浩》、《九日登山》诗四首。如“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等悲伤诗句。诗人此时虽值暮年,心绪惆怅,但仍忧国忧民,念念不忘“解事纷”。面对美景还有“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的攀登之态,依然有“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的雄心壮志。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7-2 20:38 |只看该作者
7月3日最后截止报名日期
毛毛 发表于 2011-6-29 14:40



    呵呵。七月时间够呛,看来又只能临渊羡鱼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1-7-2 20:36 |只看该作者
最近忙!支持一下。告别十天!
南沙贝 发表于 2011-6-27 07:11



    嗯。知道了,贝姐。我也要回乡下父母那呆一段时间,可能也要和大家暂别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7-2 20:34 |只看该作者
你的家乡很有内涵啊。名满天下的大文人和一位贫民百姓的友谊是那么真切和深情,令人动容。
天晴 发表于 2011-6-26 09:53



    谢天晴来读。所谓一方山水一方人物,李白在泾川留下的诗作的确为我们家乡增色不少呢。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7-1 14:32 |只看该作者
桃花林里桃花雨,桃花潭里漂桃花。
汪伦踏歌送李白,水雾情深说酒家。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7-1 14:30 |只看该作者
最近忙!支持一下。告别十天!
南沙贝 发表于 2011-6-27 07:11



    贝贝姐,祝愿一切顺利,等你回来。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7-1 14:06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点评:
    这首诗我小学的时候就会背了,但当时还不太了解诗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被这首诗所震撼。汪伦只是当时的一个普通村民,而李白却是当时的第一大诗人。他们的友谊证明了一点:真正的友情和地位无关,也和才华无关。写《赠汪伦》时候的李白,大概55岁,在今天的安徽一带游历,他还不知道生命中等待他的将是些什么。其后,他遭遇了“安史之乱”、牢狱之灾和流放生涯。我想,类似和汪伦的友情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在灾难之中支撑着这位杰出的艺术家。这首诗除了告诉我们友情可以超越世俗功利之外,也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点:艺术家如何把人世间最微小的感情进行诗化,诗化成《赠汪伦》一样的千古绝唱。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6-29 14:40 |只看该作者
7月3日最后截止报名日期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6-27 07:11 |只看该作者
最近忙!支持一下。告别十天!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6-26 09:53 |只看该作者
你的家乡很有内涵啊。名满天下的大文人和一位贫民百姓的友谊是那么真切和深情,令人动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6-25 22:38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多看看,增加些点击率
水雾 发表于 2011-6-25 20:25



    今天论坛貌似又抽风了,严重打击我的积极性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6-25 20:30 |只看该作者
假如我是李白,我宁愿被汪伦骗去。可是我是月光屏,我看了水雾的文字,对桃花潭便有了深深的向往,那么水雾 ...
月光屏 发表于 2011-6-25 16:06



    嗯。桃花潭水不会骗人,它纯净的流淌,让人远离喧嚣和尘扰,足以净化人心。来了就会知道,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6-25 20:25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水雾家的好地方
毛毛 发表于 2011-6-25 16:04



    呵呵,多看看,增加些点击率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6-25 20:24 |只看该作者
水雾比以前胖了很多,白净书生啊,不但诗歌好,是我的老师,还是个留恋美景的高手呢,水雾哈,这次聚会你要 ...
山丹芳子 发表于 2011-6-25 15:27



    呵呵,和芳子算是神交了。说我是老师,抬举我了。我只是诗歌的学步者,是还没有进入堂奥的门外汉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6-25 20:20 |只看该作者
古墙拙朴,小船诗意,水宽而清,都是不着匠气的美。很希望到这样的地方去感受已经远去的古风。
丑娘娘 发表于 2011-6-25 13:48



    嗯,桃花潭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令人留恋。谢娘娘留步!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6-25 20:18 |只看该作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1-6-25 08:34



    就是这个桃花潭。李白在晚年基本是在我们这一带(安徽宣城-当涂)逗留,也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6-25 20:15 |只看该作者
风景好美啊,问好水雾。
流星划过 发表于 2011-6-25 06:42



    也问好流星。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6-25 20:14 |只看该作者
“友谊不问功利,但求成心。朋友不问距离,但求心心相应。”

说得好!十分正确!一点都没错!
范最之 发表于 2011-6-25 05:54



    呵呵,谢谢范版支持工作。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6-25 20:13 |只看该作者
文中惯诗,诗中传情。画中藏诗,诗中喻意。文诗交替相映,流畅而韵醇。赞!
无为 发表于 2011-6-25 00:19



    谢鬼来踩。此是一篇旧文,赞语愧不敢当。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6-25 16:06 |只看该作者
假如我是李白,我宁愿被汪伦骗去。可是我是月光屏,我看了水雾的文字,对桃花潭便有了深深的向往,那么水雾是不是要帮我们找到汪伦呢,让我们能也能享受美景里面的真情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6-25 16:04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水雾家的好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6-25 15:27 |只看该作者
水雾比以前胖了很多,白净书生啊,不但诗歌好,是我的老师,还是个留恋美景的高手呢,水雾哈,这次聚会你要来呢,你不是喜欢喝酒吗,我们喝个一醉方休,痛痛快快的,多好i

来吧,很好的见面机会,要不,就晚了,你别后悔这辈子没见着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