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8-26 14:10 编辑
说起来,我与长白山有些渊源。儿时家乡的北山,又曰峥嵘山,县志说就属长白山余脉。二十几年前在边防戍边时,驻地离长白山不过区区二百公里。当地的电视台的片头就是长白山天池的景色,自然常见了春的山花烂漫,冬的凛冽洁净。
当时的我就驻在雪岱山上,山高1048.2米。不到二十的如花年华,与寂寞为伍,与大山为伴,对山确实有了些审美疲劳。虽然离得很近,却总没有走近长白山天池,亲近一下的想法,我与同伴,宁肯以看病的名义去延吉小住几日,只为亲近一下久违了的红尘。。。。。。。
1,
2004年,我已退役回到地方。那年夏天,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带家属旅游,去的就是长白山天池。公司当时远没有今天的规模,一辆丰田中巴就欧了。一路上也曾唱歌讲笑话以打发旅途的寂寞,但当地朋友的狗肉宴似乎印象更深。二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浓香四溢的刚烀好的狗肉,热气腾腾的狗汤,自然还有大碗的白酒和主人的盛情。
记得当时在长白山天池景区的正门,还有两只打工的小老虎。说打工,自然是导游的调侃,其实是景区吸引游客的噱头。女儿还抱了老虎照了相,我没有。因为我印象中的山林之一王是孤傲的,独来独行的。而不是如病猫般让人抱了温顺的拍照。呵呵,我有时是个煞风景的人,我承认。
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天池脚下。依稀听着山中泉水的潺潺声,沉沉地睡去。第二天登山前,天空中开始漂雨,是那种很细密的雨。我们一行人连忙买了雨披,随导游换越野车登山。一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随着海拔的增高,路边的景色也从遮天弊日的原始森林,到针阔叶杂处的高山森林,再到稀树草原一样的偶而见到的葡匐了身躯的不知名的树木,然后是高山苔原,那种地毯一般的矮草,最后是寸草不生的黝黑的碎石---火山口遗迹。
车行黑风口时,山上已下着微雪。夏天的大山了,寒风裹胁着雪粒子打在薄薄的雨披上,发出擗擗叭叭的声音,让人心生寒意。在这样的天气里,长白山天池无缘一见是自然的了。可我们还是顶风冒雪拾阶而上,一个小时后站在天池边缘的浅水中,狼狈地留了影像。唯一可以骄傲是在那天登山的团队中,当然不止我们二十几人,我的登山成绩是第二名,第一名也是我们公司的,来自内蒙的一个朋友。
2,事隔七年,今年的长白山之旅我确实兴致不高。去过是一个因素,特别是在一游黄山和三游我们家乡的天华山以后,我以为登山看风景可以止矣。可现在是公司团队旅游,于我是休闲,更是工作,于是随兴致勃勃的大家再赴长白山天池。
登山的那天早上,又下起了雨。事实上,雨是从前一天晚上十点多开始下的,第二天早餐6时还没停。我和导游交流了几句。导游称,现在下雨未必看不到天池。而且如果看到,雨后的天池当是最美的,有云有雾,如仙境。又说,某国家领导人曾三次来长白山,也没看到天池的景色。为自己的话留了退路。我如是想。
过程不细说了,还是雨,而且越来越大。只是游人多如蚁虫。七年前的长白山天池之旅,当日上山的只有百人左右。而七年后的这天,应该五千人都不止。倒车的各个景点都有游人缩紧了身躯在长廊下避雨,排队等车。五颜六色的雨披此时也成了风景。
基本上是延着我们当年的路线重游了一次,只是黑风口没停车,应该是安全的考量。我们一行人中也没有人登台阶上山再下到天池边上。倒是回程途中的温泉浴让众人雀跃不已。当然,让自己冻透了的身子在滑腻的有着硫磺气味的温水中慢慢回暖确实是一种苦尽甘来的享受。温泉的格局有点意思。除了室内的两个池子外,室外也有一个冒着热气的池子。我也过去体验了一下。头上浇着冷雨,身子却是暖的,也是一绝。外面的池子应该是一大长方形的,男、女池只用一堵墙隔开。听得见那边的莺声燕语。另外一个团队的的男男女女,拿着塑料盆舀了水隔着墙互相泼,我微微地笑着。她、他们真年轻。
回来的景点也自然是雨中行了。著名的落差达60几米的长白山天池瀑布因为最近有过泥石流而不能近往,只能远观。山谷间满是轰鸣的水声,近处是冒着热气的地热和可以煮熟鸡蛋的热泉。游人们纷纷在瀑布前留影,我却兴致不大。不知从哪年起,出游时我的相机里除朋友的照片,大多是景色。可以是一丛野草,一束带着露珠儿的不知名的小花,当然还有风景。我个人,已经很少照了。可能是老了吧。至少在心态上。
地下森林,倒可以记上几笔。不愧是林区,脚下的路全是用超过一寸厚的鱼鳞松的板材依山势用粗大的铁钉钉制而成,走起来踏实且干净;另外,路两旁超过百年的大树比比皆是,见了不少笔直地立在那里已枯死的鱼鳞松,自然还有倒下已长满是绿苔的,是自然界的吐故纳新吧,我愿意这么想。。。。。。。
七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婴儿变成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二郎,也让风华正貌的我,走过沉稳的不惑,但长白山天池的秀美,还是与我无缘。
是为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