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1-9-19 08:57 编辑
那片“竹林”,七个“闲人”(5)
笑谈竹林七贤
话说嵇康(3)
嵇康是站着死的,嵇康是在数千围观者的叹息之中死的,嵇康死于司马氏专制集团的疯狂,嵇康更死于小人钟会的谗言和陷害。
公元263年这一天,是嵇康的大限之日。在此之前,有据说三千多太子院的士人,门阀,学者为他请愿,恳请司马氏能刀下留人,能让嵇康活下去。但是,嵇康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因为这个堕落的时代让他的心死了,因为当权者的阴毒和无常让他的心死了,一个心死去的人,活下来的躯壳却又意义何在?更何况是追奉老庄哲学的嵇康:留一个臭皮囊却又有何用,老子早就骑乘与天地之间,神游于宇宙之中。
原本是一件带有民事色彩的公案,最后去演化成为掉了嵇康脑袋的祸因。根本的原因在于嵇康没有对司马氏集团采取合作的态度,司马昭曾经示好于嵇康,那意思分明是:你也别呆在那个叫山阳的穷地方,自己打铁养家糊口活受罪的,跟着我司马混,好日子等着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嵇康是什么人,焉能不懂?跟着你混?混恶名?所以,嵇康的避世更多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究其性格而言,绝非怕,只不过是用躲的方式,不愿意和司马氏沆瀣一气罢了。
嵇康的死与两个人直接有关,这两个人是亲兄弟,名子叫吕巽、吕安,他们都是都是嵇康的朋友。但这两兄弟突然间闹出了一场震惊远近的大官司。吕巽见弟媳徐氏貌美,乘吕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将其奸污。事发后,吕安欲诉之于官。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调停。嵇康因与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遂应吕巽之请,出面调停,把这件事情按了下来。可是,事后吕巽却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说吕安不孝顺,竟然敢挝母亲之面。有口难辩的吕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贵的朋友嵇康。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顿。他想通过绝交来表白自身的好恶,他也想通过绝交来论证朋友的含义。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调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监狱。
我依然坚持认为,性格孤傲的嵇康,也有交友不慎的时候。像吕巽这样的鸟人都能成为他的朋友,嵇康同学的为友之道确实值得反思啊。要说不是东西,这个吕巽算是当之无愧了,瞧瞧他干的这龌龊的事儿。侮辱弟妻,禽兽不如啊。嵇康同学的错误在于,他更多的是从私人情分的角度上,试图把这件一旦传播出去,实在不太好听的“丑事儿”,内部消化,所以嵇康肯定是会把吕巽骂的狗血喷头,愤怒所至能不能轮圆了打铁的大手,给烂人吕巽两大嘴巴也不好说。骂过,数落过,肯定还是从中调停了一下,告诉吕安:这事儿好说不好听,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啊,你别告官了,也别休妻,好歹那也是你哥。吕安是一个听朋友劝的人,尽管胸中这口鸟气出不来,想一想嵇康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于是也就默许了。按说这事儿到这里就该结束了。问题在于吕巽这烂人的人品指数几乎可以“归零”,他事后却猪八戒只西瓜—倒打一耙。去告官,说是兄弟吕安为人不孝,居然敢轮巴掌抽老母亲的嘴巴。就这个缘由吕安就被“刑拘”了。
这消息让嵇康知道后,他拍案而起,当然口中肯定是怒骂吕巽不是人,下三滥,于是《与吕长悌绝交书》就写了出来,嵇康这种眼睛不揉沙子的人,后悔自己有眼无珠交了这么一个龌龊滥人朋友。事情闹到这个份子上,就不好收场了,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不能不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当然也说了嵇康参与这件事的调解,结果,司马氏集团正琢磨如何收拾嵇康呢,天赐良机啊,就这样,嵇康进去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多少还有点“辞”呢?
在嵇康临死之前,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自己的哥哥嵇喜,没有托付给他敬重的阮籍,也没有交给向秀,而是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这才叫真正的朋友,这才叫真正的知己。在嵇康死后,山涛对待嵇康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山涛没有辜负嵇康的重托,一直把嵇康的儿子养大成才。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而嵇康的女儿,山涛更是风光的给她办了出嫁。十八年后,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在山涛的大力举荐下,被晋武帝“发诏征之”,后来还成为晋朝的忠臣。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了千古传扬的佳话。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你拉拉杂杂这么多,怎么没有多少文字介绍嵇康的老婆呢?
那我就简单的说几句嵇康他老婆,长乐公主,也有说是长平公主,管他是乐还是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女人是曹家的后人,曹家显赫的时候,她肯定是一个公主级别的大小姐。嫁给嵇康,虽不能说“下嫁”,但也不能说“上嫁”吧?而且很多文字告诉我们,其实嵇康夫妇之间的感情不算太好。想一想我特别理解,你说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公主,嫁给嵇康后净跟着受苦,京城不待,官也不做,跑到荒山僻野打铁为生,而且有生性邋遢,不修边幅,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不舒心不开心,甚至有怨心都不算意外。
所以,竹林七贤尽管只有区区不到十年的时间,尽管他们之间的个人抱负。理想主张不尽相同,但是,友谊其实是很值得称道的。什么样的朋友能做到生死相托,嵇康和山涛的这段故事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
嵇康入狱后,司马昭其实也很为难,好歹嵇康也是一个知名的公众人物,人家也没包二奶,更没有放纵公子驾驭马车在京城里横冲直撞,撞了人非但不道歉还要喊出:“谁敢报官?”这样牛X的口号,充其量就算是为朋友两勒插刀没插对地方。但是,我上文说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曾经被嵇康不屑冷待的钟会,这时候发挥“作用”了,他面见司马昭直言不讳“主公啊,这嵇康绝不能留啊,这人要是留着早晚是个祸害。”说着还做了一个“咔嚓”的动作提醒司马昭。
其实从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吕安却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因为这个时候的司马昭已经“杀心已定”,于是嵇康必死无疑。
我尝试着带上我的平板电脑,穿越到公元263年的这一天。我去围观了嵇康的死,我并且用现场传播的方式,微博直播了他的死,你可以说我痴人说梦,在这个爱信不信的时代,你信不信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那是一个大晴天,风和日丽的。当行刑的刽子手们准备停当的时候,囚着嵇康,吕安的木笼车轰轰的碾过京城的石板路,围观的人们朝嵇康挥手:一路走好啊老稽。嵇康笑了。胡子拉渣的他眯着眼看了看慢慢爬起来的太阳,努力的抬起了囚在木笼之中,带着镣铐的双臂,木笼的空间太小了,他无法举起手臂和送行的人们告别,却唯有目光,从容的目光。
如临大敌的法场,成千上万的围观者。被带到行刑法台前,嵇康抬头看了看日冕,根据那光影,他知道他还有点时间。于是他让兄长稽喜取来了他钟爱的琴,于是在无数围观者鸦雀无声之中,铮然响起《广陵散》。这首据说是根据聂政刺韩王改变的琴曲,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诺大的法场上空,荡响着《广陵散》的绝唱,这首陪伴了嵇康一生,让他钟爱不已的琴曲,或许此刻最能表现他的心境。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牛人有牛人的理由,所以,我坚信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牛人。他至始至终是按照自己的人生方式来对待一切,他有自己的标准和人生价值取向,试问当今,有几个人敢称活出了自己?!
嵇康同学永垂不朽!
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