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蝶儿 于 2011-10-7 11:40 编辑
一、红 色 韶 山
到湖南,必去韶山;就象来到中国,必去北京一样。
金秋十月,我走进了韶山,很快就被红歌的氛围所感染,久违的那份红色记忆,豁然开启。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我们这一代既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传统教育,又跨越新时代,步行在改革之路上。思想意识的变化,与时俱进中,一份红色的情愫深深烙印在心。
身边,人来人往,在追求美丽风景的同时,仍然有许多人选择来到韶山。所谓的八零后、九零后,在我面前,已经有不少光鲜的面孔,多少让人感到欣慰。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历史,不珍惜历史,那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高大巍峨的毛泽东铜像,矗立在红色广场一侧,许多人纷纷向前,或深深鞠躬致敬,或献上一个个花圈,请武警战士以仪仗队形式摆放在铜像前。
一队老者,个个身穿老军装,其中不少老人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还有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有的老人,还有专门的人搀扶着,其中,许多人都是满头银丝,他们整齐地站立在铜像前,神情凝重,致军礼的同时,手还微微地颤抖,这个很久很久没有看见的场面,泪水一下就涌了出来。
韶山,这个诞生了我们伟大领袖的地方,一曲“东方红”,影响了几代人,一样会影响未来的中国人。
秋日的阳光,格外绚丽,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耳边听着不断传来的红歌。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多少英雄豪杰远去,数风流人物,为民幸福者,万世流芳。
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一座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民式住屋。大家排着队,有序地参观,听着讲解员的叙述,目睹故居中朴实简洁的生活生产用具,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寒窗苦读,少年大志,最后走出韶山冲,历经坎坷,牺牲了家人,幸福了国人。
久久地,我围绕着故居前的两方清塘,慢慢走着。一会眺望青翠的韶峰,一会细观故居前后的山峦,当地人说,在杜鹃花开的时候,韶山冲会被渲染衬托的格外美丽。
许多风景,被人为地改变,让人不断地失望,可韶山,人为改变了不少地方,但这人文的景观却更有魅力,因为,这方水土,紧紧地牵引每一国人的心。
毛家宗祠,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滴水洞等等自然的、人文的景点,组成了今日韶山的风景,昔日的小小韶山冲,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故事,太阳一旦升起来了,就永远辉煌。
回眸,总有不舍,因为我知道,韶山,我还会来。
沿着来时的路,在红色歌声中,跨过长江,在江的那一边,是我生活的地方。
二、走 过 岳 阳
站在巴陵广场,不远的岳阳楼若隐若现。
脚步很轻,因为这方土地,印满了先贤的足迹。随着湿润的空气飘来,八百里洞庭湖水,完全可把人引向遥远千年。
我刻意着保持与湖水的距离,只愿在十月的阳光下悠闲地徜徉。
一石、一青砖,堆砌了一座仿古城居,穿过宋时的汴河街,五彩的旗幡下,仿佛流动着一首首民谣,清晰地再现了二千多年来的巴陵风情。各色小吃,不断地吸引人的目光,但胃口不大,心很大,最后唯有用记忆去填满一次美丽的行走。
小街的尽头,就是那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名楼,其基石,是用唐诗宋词打造的,无数文人墨客为其折腰。
轻轻地,我来了,在你不高的身躯边,依然被你的气势震撼。
匾额,对联,告诉每一来者,岳阳楼所承载的历史,亦如头顶的光泽,千年熠熠生辉。
岳阳楼只有三层,通体的木质结构,保留了其原始风貌。站在其中,眺望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清波荡漾,眼前不断浮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名者。当一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把岳阳楼风光推到了一个极至的高度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则把岳阳楼顶向了一个精神世界的颠峰,这是中国文人的精气所在,它已经不是纯粹一楼,而是中国文人的一座丰碑。
楼下,熙熙攘攘,往来游人,很快,我也成为了其中一位。楼四周,均是历史的痕迹,一处一故事,一处一经典。
遥想当年,三国风云,金戈铁马,斗转星移中,多少英雄留芳岳阳。从最初的古巴陵城,到如今的岳阳市,万千变化中,就象岳阳楼,屡毁屡建,几经风雨,此刻再看,楼宇金碧辉煌,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活力四射。
终于,我来到了洞庭湖边,当一双手放进湖水的瞬间,仿佛把握住了这湖水的性情。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明白了先贤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就诗意盎然,对于自己,一个普通的后来人,除了以敬佩的态度,那就是传承一种文化和精神。
湖岸上,许多碑石以不同的书法,记录了无数有关岳阳楼和洞庭湖水的诗篇,成了湖边一道靓丽风景。
湖面上,虽无千帆点点,却有轮笛声声。不远处,一小摊叫卖着纪念品,对于他们,洞庭湖只是一个熟视无睹的模式。淡淡一笑,撩过几条青青柳枝,走进城中。
当地人说,这个城市,栀子花开,美丽岳阳。而我走在得胜路上,发现这个城市非常安静,次序井然,没有那些大都市的喧闹,即使在步行街,也非常祥和。
远了花开的日子,可我在这十月中,仿佛一样闻到了栀子花香。
三、阅 览 长 沙
我是站在长沙五一大道上,开始的长沙之行。
清晨,淡淡薄雾,路上的车还不算多,可我已经等不急,因为,来一个城市,不仅是休闲,对于自己,更愿意去读这个地方,体会这个城市的风情,何况,长沙是一历史名城。
匆匆品尝了一碗长沙米粉,辛辣的感觉,多少反映了一点当地的口味,现代化的小车就把我带到了岳麓山下。
本来,岳麓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因了历史的尘埃,岁月在这里风华光彩,站在山门,亦如驻足在历史的大门口。拾阶而上,苍松翠柏中,一部中国近代史,以一座座丰碑的形式告诉我们,身旁现代的长沙城是怎么建立起来的,黄兴、蔡锷等等民国英雄,他们的英魂留在了这里,多少抗日将士的热血洒在这里。
一路山中,晨钟木鼓,遥想当年盛极的麓山寺;朗朗书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瀚墨流香,弦歌不绝。登高眺望三湘,数风流人物,大河奔流。
红彤彤的枫叶,衬托着山谷中的爱晚亭,如诗的歌谣,回荡着流金岁月的声响。如果说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那么爱晚亭周围的一抹亮红,释解了这座山,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力量,我们喜欢红色,更喜欢代表和平与美好的绿色清新。
起航了,冲过重重阻力,橘子洲——宛如湘江之上的巨轮。
被写进伟人诗词的橘子洲,不但这里有伟人的足迹,更代表了大革命时代的一面旗子,如今,亭楼相间,绿树成萌,改造后的橘子洲,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大众休闲的公园,同时,在这里,近观长沙风貌,远望岳麓山,感受湘江之水,格外亲切自然。
长沙几经历史人口的大迁移,使这个城市厚重的人文历史,在千年的变迁中,增添了一抹又一抹鲜明的色彩。尘封的马王堆遗址,一经开启,就震撼了世界,庞大的规模,奢华的陪葬品,无不彰显了大汉王朝的气派和古人的聪明才智。就算近代的三次战火的洗礼,长沙城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
步行街,小吃摊,反映不同城市的特点。楼是一样的楼,街是一样的街,可走在其中,不同地方的方言,还是耐人寻味。当然,我还是要再次写写长沙一大特点,那就是吃饭的碗,太小太少,对于远来的游客,有时实在不好意思反复说上米饭,因为,那一小碗米饭,是整体蒸的,简单说来,一口就基本上一碗,对于这样的感觉,如果是在江南,或可理解,但在勇武果然的三湘之地,些许不理解。
长沙城,变化非常大,立交桥方便了交通,更应该沟通人心。
久没有来,许多地方都不好找了,努力搜出当年曾经的记忆,走出风景,沿着五一大道,且行且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