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7| 9
|
MADE IN CHINA |
天马唯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蝶儿 于 2011-10-17 18:45 编辑
据说某市有个副市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外语说的不错,张口闭口就是“China”,“China”,“Made in China”。其实这位副市长是主管城建拆迁的,整天说的是拆哪,拆哪,没定拆哪。 前几年到中东阿联酋和埃及两国去过一次,逛街溜市场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China, Made in China.每到一处市场,商贩们便热情有加地迎上来,大声说着:噢,China, Made in China。然后还拿出一件件工艺品让我们看,甚至在入住的宾馆餐厅里,服务生也不时拿起桌上的杯子冲我说上两句:Made in China. Made in China. 初听时还真有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感觉,中国制造真是誉满全球呀。但不知为什么,慢慢听多了就觉得有点不对味了,从商贩们那得意洋洋的神态和略带狡诈的目光中,我似乎读出了一点点酸涩的东西:我们中国的工人好像成了全世界的打工仔,中国旅客成了各国贩子们的财神爷,我们以极为廉价的成本制造出了大量行销世界的产品,一不小心又被大量周游世界的中国游客们买回祖国。难怪各国商贩们一见了中国人就高兴的大喊大叫呢。 2001年中国入世时,日本通产省发布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工厂”。2006年的有关数据显示,几十个产业的将近200种产品,中国制造都居世界第一,关于中国世界工厂的预言应验了。不过我们却不值得为此而骄傲,入世十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在强化,然而,在2005年公布的全球品牌100强中,中国却无一品牌上榜。中国的世界工厂是靠着低附加值的贴牌加工换来的。以“Made in China”为特色的“中国制造”就是外资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成本的简单代工。在这个过程中,外国公司攫取了大部分的利润,中国企业仅赚取很少的加工费。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弊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技术含量和品牌战略上,长期停留在二、三流的水平,加上不良企业的违法仿冒行为,使“中国制造”的产品成为低劣、仿冒产品的代名词。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只是一种“假性优势”,作为一种资源优势,它并没有转化为能力优势,因为只有在生产、销售、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与科学实施,才算得上制造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世界工厂在给中国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电荒、油荒、煤荒等一系列“荒”。这种依赖资源消耗换取的世界工厂的名份我们不能依恋,更不能依赖。 前几年有一本书,书名是《中国即将崩溃》,声称中国经济繁荣是虚假的,在加入WTO后的强劲冲击下,中国的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坚持5年。这种言论当然是疯狂的,但是中国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对于中国自身造成的伤害以及它能够走多远的确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
相关帖子
|
|
天马唯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天马唯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
|
天马唯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