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1-10-30 19:43 编辑
那片“竹林”,七个“闲人”(16)
笑谈“竹林七贤”
王戎这小子(2)
说实话,我也比较认可后人对王戎算作“竹林七贤”的一些疑惑,或者不解。因为单纯从年龄的差异上说,他和那六位基本不属于一个辈分的,但是后来却能名正言顺的混入“竹林帮”,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首先源自于阮籍对他的青睐有加,当阮籍睁着忽白忽黑的眼睛,对少年王戎赞赏有加的时候,我相信阮籍不会看走眼,也自有他的理由和道理。从另外一个侧面说,虽然阮籍长王戎二十多岁,但是,在阮籍和王戎的爹王浑的交往过程之中,王戎长大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受到竹林之士们的那种清谈,那种对老庄的推崇和迷恋,以至于跟随他们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在“竹林帮”中,王戎清谈的水准是很高的,更高的是他的品鉴和欣赏能力。仅从此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王戎不同于那些恨不得不是人间香火的嵇康,阮籍们,他可以清谈,但是,他没有远离社会,他也不想远离。
所以,善于言辞的王戎,有着很高艺术造诣和鉴别能力的王戎,可以混在“竹林帮”和年衰的阮籍喝一杯清酒,但是,他不会学着阮籍装疯卖傻于现实。这也是后人对王戎非议多多的地方。后来有一段日子,阮籍和王戎曾经同游过“竹林”,这大概也是王戎成为“竹林七贤”的一种理由,一次和阮籍相约“竹林之游”的时候,王戎迟到了,阮籍说:“你这个俗人又来破坏我的雅兴。”王戎笑着说:“你的雅兴是不是也太容易被败坏了。”从这件小事上也能看得出,两人的私交关系,确实有点忘年交的味道。
王戎在老子王浑西归之后,继承了老子的遗志,接过了老子留下的亭侯这个爵位。被司马昭任为掾属,这个职务按照解释是一种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而其实也是一种辅佐朝廷的官员罢了。掾字本身就含有副官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朝廷的辅佐官员之一种。
应当说,王戎的仕途是很顺的,由此可以断定,如此顺的仕途,肯定于王戎自身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在前文之中,不止一次的说过,司马氏集团的喜怒无常,以及它的凶残。能在这样一个势力集团里当官,而且还一路很顺,王戎不同于山涛,山涛起码心怀若谷,怀着济世扶危的使命和责任。王戎不是,王戎性格之中自私的成分始终贯穿其中。而能在司马氏集团里历仕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咸宁二年(276年)迁荆州刺史,四年改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这么多官职,起码证明,王戎在官场是游刃有余的。
王戎仰慕古人蘧伯玉,看到天下将乱,于是“与时舒卷”,不以世事名节为意,甚至故意败坏声名以求自保。所以,那种卖李子钻李子核的行为,那种女儿借钱不还拉长脸的传说,以及侄子结婚送件衣服还要事后要回来。很有可能是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为的是保全自己。这种类似于今人的“自残”行为,肯定会为他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影响仕途和人脉。或许这才是王戎所期待的效果。史载王戎“性简要,不治仪望,自遇甚薄,而产业过丰,论者以为台辅之望不重。”在吏部任上,王戎依门第高低铨选官吏,“户调门选”,任司徒时,王戎把政事交给僚属办理,自己常骑小马从便门出游。虽然地位尊贵,但王戎总是独自出行,巡视田园地产时,以手巾插腰,不带随从。王戎的很多门生故吏也做了大官,在路上遇到王戎只好“下道避之”。元康九年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王戎也没有一言劝谏。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王戎的为官之道,道行颇深。
公元300年的四月,发生了一件大事。赵王司马伦谋反,囚禁贾后,诛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侍中贾谧等,王戎因嫁女与裴頠而坐免官。赵王伦于永宁元年(301年)正月篡皇帝位。三月,齐王司马冏起兵于许昌。赵王伦之子欲以戎为军司。博士王繇谏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赵王之子于是作罢。这事儿真没说错,要我是王戎我也不会出来帮助司马伦的儿子,你娘的你造反,把我女婿都砍了脑袋,把我都免了官,还要我出来辅佐你,我脑子有病吗?
301年四月,齐王冏拥晋惠帝乘舆反正,任命王戎为尚书令。太安元年(302年)五月迁司徒。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冏。齐王冏问王戎对策。王戎给齐王冏出主意赶紧杀了赵王伦。王戎说:拥惠帝反正以来,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冏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尚可保住王位。哪里知道这话惹恼了齐王冏的谋臣葛旟,这人怒斥王戎:“自打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群臣惊惧,王戎同学一看情形不对,马上假装吃错药,药力发作了跌倒在厕中,弄得一身臭烘烘的,才免去一死。
事实上,晚年的王戎,这官当的确实心惊胆战,司马氏集团内部纷争,狼烟四起。为了争夺权势,都是血淋淋的兵戎。齐王冏、长沙王司马乂败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朝政。永安元年(304年)七月,东海王越奉惠帝北征成都王颖,王戎等百官随行。帝师败于荡阴。惠帝伤及面颊,身中三箭。侍中嵇绍死难。这个嵇绍我在前文已经说过,他是嵇康的儿子,世事难料,老子嵇康誓死不与司马氏尿在一个壶里,而儿子却誓死为司马氏效忠挡箭。王戎随惠帝及群臣被成都王颖掳至邺。东海王越逃回封国东海。八月,成都王颖败于安北将军王浚,王戎又随惠帝被成都王颖挟往洛阳。
多倒霉啊,七老八十的还要随军,这还不算,还被人家俘虏,被折腾着东奔西走。要不怎么说“为人不当差,当差不自在”呢。
关于王戎,还有一个问题。古代人最注重守孝。父母死了,做儿子的几年之内都不能再担任官职。守孝期间,孝子要痛哭流涕,不吃肉不喝酒,更不能穿好衣服。王戎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又喝酒又吃肉,但是这些酒肉似乎于他却无多少滋补,他容貌憔悴,身体虚弱,要拿着拐杖才能行走。当时另一个官员和峤也在守孝,他完全遵守一切规矩,吃米饭都要称好再吃,怕超过孝子的饮食标准。但是,大家却认为王戎比他更孝顺。皇帝对大臣说:“和峤守孝时过于刻苦,让人担忧。”大臣却回答说:“和峤克扣自己饮食起居,却只是生孝,王戎却是死孝,我认为真正值得担心的,是王戎。”
为什么王戎守孝期间吃肉喝酒,却能得到大家的理解,称他为真正的孝子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谈到晋朝的一种很古怪的文化风尚了。
这种风尚就是服用一种有毒的药物——五石散。现在大家一说到毒品,马上想到鸦片,觉得好象在鸦片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服用毒品的历史。其实这是不对的。晋朝时候,上流社会就曾大规模服用毒品。因为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五石散对人体的损害绝不在鸦片之下,把它划成毒品一点都不亏。你也可以理解为王戎也是一个瘾君子,一个嗑粉的爱好者。总之,这种五石散,吃了之后,会给人一种很飘渺的刺激的感觉吗?
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但是到了魏晋,上流社会的士人没有伤寒,也都都开始吃将起来。此时的配方和张仲景原始药方已经有了一些调整,但主要成分没有变化。
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这其实是说的文雅而已,吃了,药力上来了你知道他是走还是跑啊,你又没看到。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
所以,竹林七贤里面嗑粉吃药的可能不止王戎一个,但是,王戎大概是吃的最多的。光吃药是不能有效果的,所以吃了五石散,一定要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没饥饱。总之,吃散之后,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东西,喝热酒,穿薄衣服,洗凉水澡。如果喝了假酒,估计就完蛋了。
五石散还是时装之敌。服药之后,人的皮肤特别敏感,很容易被磨破。新衣服比较硬,所以魏晋名士大多痛恨新衣服,而喜欢穿柔软的破旧的、没有浆洗过的衣衫,一副很艰苦朴素的样子。 衣服不仅要旧,而且还要宽大,省得它磨皮肤。鞋子最好也别穿,要穿就穿木屐,以减小和皮肤的接触面积。鲁迅先生就说过:“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人啊,不要装,装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守丧期间,形容枯槁的王戎同学,极有可能是嗑粉过量所致。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