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醉笑读书贴——穿越宋朝
查看: 10382|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醉笑读书贴——穿越宋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11-18 05: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9 08:15 编辑

看了一夜的书,忽而心血来潮,开个帖子,与小梦精读苏轼。
     时已初冬,夤夜微寒,万籁俱寂。长江北岸一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一户人家闪着亮,飘着香。闪亮者,案前台灯也,电脑荧屏也;飘香者,杯中咖啡也,手中《文选》也;伏案读书者,醉笑也。

                                                                                                            ——是为题记 辛卯年十月廿三。


一、大宋朝是怎么来的?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宋王朝。
      纵观三千年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只有一种形式:抢。

     有的是明抢,起兵造反,杀人越货,赶跑皇帝,改朝换代。有的是篡位,国家重臣或者皇亲国戚,利用职务之便摸入皇宫,用各种凶器——从青铜器到核弹头——逼着皇上让位。还得假装是你主动送给我的,我死乞白赖的不要,你再死乞白赖的给,最后勉强接受了。

     其实还是抢。不过换个恶心词:禅让。

     禅让这个恶心事,跟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久远。三千多年前,舜把尧关进大牢,用青铜戈逼着尧让位,无奈,选择吉日,举行大典,禅位于舜,美其名曰“禅让”。此后三千多年里,舜的这套把戏在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了N多次,直到那谁。历史上的“禅让”,没有一次不是这么抢来的。舜爷爷地下有知,一定痛骂后世子孙无才:怎么也不改改样。
     我们伟大领袖一语道破天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中国历史上的“受禅”者,从舜帝开始,一个比一个能装孙子。装的最像的是王莽,最孙子的就是赵匡胤。
     
      陈桥兵变,一直被当做一桩历史疑案,其实没什么可疑的,一切都是赵匡胤哥俩商量好的。当时赵匡胤是后周的殿前都检点,就是野战军总司令,先谎报有敌国来袭,于是赵总司令亲自带兵北伐,目的就是把重兵引出城去。免得动手的时候节外生枝。出了都城开封不远,走到陈桥驿开始演戏,赵匡胤在他弟弟和部下的强烈要求和逼迫下,穿上了龙袍,把大部队留在陈桥驿,带亲兵回到开封,一边哭着告诉七岁的小皇上:孩子啊孩子,是他们逼我的啊,我没办法啊,我对不起你爹,也对不起你啊,怎么整啊?一边把小皇上拉下龙椅,自己坐了上去,又杀了几个不服的文武大臣,然后举行盛大的仪式,受禅了。
           戎马一生,靠着兵变上台的赵匡胤深知武将带兵对朝廷的威胁,为了防止“陈桥兵变”之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先是杯酒释兵权,又采取了一系列削弱武将兵权的措施,把调兵权和带兵权分离,机构重叠互相牵制,用一大半的禁军来保卫京畿;同时,重用文人治国,军政大事都交由文人处置,再把权力分散。这样,政权虽然相对稳固了,但庞大而臃肿的官僚机构,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大大削弱国家对战争的反应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有宋一代,在与北方辽、金。西夏各国的战争中,几乎每战必败,不仅割地赔款,还要岁岁纳贡,大汉民族从宋代开始,积贫积弱。
      
      但这些防止武将夺权的措施催生出一个副产品:文化人吃香了,。宋朝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最受重视,社会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
     自从有了穿越这个词,你问问文化人:如果让你往历史上穿越一次,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答案十有八九是宋朝。咱六星论坛这些认识几个字的,到了宋朝,都可以安排在政府部门高薪养廉,混个人五人六的。难怪归隐宋朝深有感触的说:要归隐,还是宋朝好啊。

     又:后周是郭威951年建立的,郭威没有儿子,死后传位给义子柴荣,柴荣又传给儿子柴宗训,前后不过十年。
     受禅之后,赵匡胤依照国际惯例,封柴宗训为王,安排到山沟里一个小县城监视居住,并御赐金书铁券——免死牌。《杨家将》里的柴郡主和《水浒》里的小旋风柴进,都是后周皇室的后代。到了徽宗的时候,柴进手上的金书铁券成了一块废铁,逼的柴进落草为寇上了梁山。
     
      又:想起在煤山上吊的崇祯皇帝。按说崇祯可以不死,起义军兵临城下时,只要他肯把帝位禅让给李自成,就可以保命;而李自成肯定是愿意的,因为禅让标志着传承正统,皇帝的名头来的名正言顺。但崇祯很有骨气,以死明志——这江山不是我传给你的,是你丫抢去的。从这一点上看,崇祯还算是条汉子。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8
发表于 2011-12-23 10:12 |只看该作者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不公平的,既让他有优质的嗓音,又学富五车,然后还有睿智的眼光,曼妙的文笔,真的让我 ...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1-12-23 09:43



     上帝让我孤苦半生,漂泊流浪。。。。。。
     你只见到贼吃肉,没见到贼挨打啊,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1-12-23 09:43 |只看该作者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不公平的,既让他有优质的嗓音,又学富五车,然后还有睿智的眼光,曼妙的文笔,真的让我痛恨上帝。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1-12-16 21:39 |只看该作者
先顶起来
等我再有感悟时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11-28 09:19 |只看该作者
三千多年前,舜把尧关进大牢,用青铜戈逼着尧让位,无奈,尧选择吉日,举行大典,禅位于舜,美其名曰“禅让 ...
尜尜 发表于 2011-11-18 14:08



     尜尜好。

    我们读的正史,很多都是打过粉底的。历史本身没那么清白。

    我还真不认识这个“尜”字,特意查了汉典。

    尜:读gá,
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呵呵,我们小时候没少玩,打尜儿。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11-22 09: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22 09:07 编辑

五,

四:你这段文字:“这篇散文,只有85字,然于景于情于叹,虽惜墨如金,却光烛万丈。 以前只从语句表面读到了闲情逸致,如今,了解了宋朝的时代背景,和苏子毕生经历后。苏子的这篇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写下小文,我读出更多的是,自嘲悲凉以及与张怀民同为被贬人的同病相怜之情。”非常有意义。这是你读文史的最大收获
梦:后来想想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那么晚了,苏子还没睡,而张怀民也没睡
四哥:不了解背景,那篇文章很狗屁。
梦 :没有啊,以前只是觉得这篇文字非常空灵,意境空灵
四: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柏竹影也。这是写月光。景致写的很好
梦:以前只觉得最后这一句是人生得一知己: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而。
现在才知道是感慨,“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啊。。为什么都没睡呢

四:张怀民是个雅人,两个满腹经纶的才子。
梦:嗯嗯,由于乌台诗案一同被贬的,秦观也是。
四:读历史,多叹息。那些文人政治家,天纵奇才,却没几个有好下场的,不如做个小老百姓平安一生。
梦 :苏子说
人皆望子成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吾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么个大文学家,却这么感慨激愤,所以陶渊明归去来兮。

四:乌台诗案后,苏轼有些佛老思想。但总的还是儒家思想。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儒家思想是积极进取的,天行健,吾辈当自强不息。为什么儒家思想那么受统治阶级的追捧?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文人前赴后继的为朝廷卖命?这是文人的历史使命。文人的理想是“致君尧舜”。帮助帝王成为尧舜,文死谏,是文人的光荣。
梦:嗯嗯,舍身成仁,对吧,我已经有些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11-22 09:04 |只看该作者
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那些华丽文章,大都空洞无物。后人还是推崇朴实简练的文风的。
    韩柳和欧阳修王安石,是非常值得敬仰的,他们不媚俗,不从流,在五代唐宋一片靡靡之音中奋起,开一代文风。了不起啊
    苏轼的主要成就是词,词在唐朝是专门用来写艳情的,词为艳科;诗言志,词言情。五代和宋初继承了这种风格,内容多写男女相思,婉约哀怨,欧阳修的词有所改观,清丽幽雅,但题材不宽。
    苏轼不仅改变了词的风格,更主要的是,他拓展了词的题材。唐代诗歌的题材,老苏都拿来写词,开创了词的豪放风格,这是他对词的发展最大的贡献,这也是开一代文风。

四,

四:每个时期的文风,跟当世的政治局面紧密相连,文风与国运相连,国运昌盛的时候,文风健朗,风格豪迈,一旦政治黑暗,文风就转变了。文风一绮靡,离亡国就不远了。
梦:李煜的词前期香艳,后期哀怨。
四:后人评价李煜,从他前期的艳词中,可以读出亡国的味道。因为太绮艳,文风如此,可知国政,一片灯红酒绿的腐败象,离亡国不远矣。
梦:陈廷焯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沉郁作为一种文学风格,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字特质,它古拙苍重悲凉,而非姿质冶丽。譬之于人物,它有如老僧的饱经沧桑、心纳万千。后人在杜甫的诗中潜泳,最易体会那种慷慨悲凉、抑塞磊落之气。
四: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于写景中,满含忧愤,杜甫绝对写不出“懒起画峨眉”,他一肚子悲愤,忧国忧民,哪有心情写这样的文字,下笔就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沉郁顿挫,杜甫是两千年诗歌第一人。
梦:诗圣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11-22 08:59 |只看该作者
三、就“唐宋古文运动和散文八大家”与小梦一席谈。
注:昨天就散文八大家的产生和背景跟小梦聊了一些,本来是对话,因为太长,所以稍作整理。

一、
    看见我的读书贴么?我跟你一起读苏轼。
    我开这个帖子,旨在给你做个样子。我按照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办法,跟你一起学习。古典文学一共开三门课,《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和《历代文选》,也就是说,学习古文,古汉语的语法修辞,古代文学的发展史和古代文学作品要同时学。
    读作品,就要了解作者,读苏轼的作品,要把苏轼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去读,结合历史去读,。从北宋的历史,社会背景,到文学的源流,然后再读作品,就好理解了。不然光读几篇文章,是孤立的,

二,
    唐宋八大家,说的是散文。

    散文这种文体,先秦很发达,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先秦诸子除了《道德经》是韵文,其它都是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虽然是史书,但形式上也是散文。

    到了汉代,散文演变成了赋。赋就是有韵的散文,起源于先秦荀子的《赋》。汉代大赋吸收了楚辞的特点,华丽辞藻,极尽铺排,夸张,继承了先秦诸子的恣肆纵横的风格,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很唯美。内容上多颂扬大汉帝国的强大和文治武功,从枚乘的《七发》贾谊的《吊屈原赋》起,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杨雄的《长杨赋》张衡的《二京赋》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晋代左思的《三都赋》曾经因“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但后期坠入形式主义,骈四俪六,堆砌雕琢,文辞华美,内容空洞。到了南北朝以后,赋体越来越华丽而空洞。
    唐初依然沿袭这种文风,因为骈文这种文体,形式上绮丽奢靡,内容上多用来描绘宫廷建筑的金碧辉煌和帝王出行游猎的场面,适合于为帝王歌功颂德。唐代中期,韩愈和柳宗元开始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奢靡的文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古文一词,就是韩愈提出来的,指的就是先秦散文。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继承了先秦文学的传统,写了大量散文,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形式上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但晚唐和五代,古文运动渐渐衰落,风格上又走向浮华。
    宋初文坛,继承了这种风格,朝廷也有意鼓励文人写赋体骈文,为太平盛世歌功颂德,到欧阳修,王安石这些现实主义文人,又一次掀起诗文革新运动,开始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苏轼是欧阳修的学生,假如没有欧阳修们的诗文革新运动,就不会有苏轼这个文学巨匠的,苏轼如果生在唐朝,会是个诗人,但二流。他文才足以冠世,但骨子里少了一份沉郁,比不得杜甫,他赶上了欧阳修王安石的诗文革新运动,站在欧阳修的的肩膀上。
    苏轼三父子正好生活在哪个时代,曾巩也是欧阳修的学生,秦观是苏轼的学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世称苏门四学士。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1-11-21 02:51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芳紫陌 发表于 2011-11-20 21:08



    问好芳紫陌。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11-20 21:08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11-20 16:55 |只看该作者
看来,醉笑也需要被“禅让”了,我觉得六星应该给予你相应的地位。
再见了!不能继续看你的精彩了。也罢! ...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1-11-20 10:32



    给了。六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和地位。

    六星唯一一个被版主轰下台的首版。
    六星唯一个被管理组勒令下版的版主。

     归隐宋朝你怎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11-20 14: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 归隐宋朝


    怎么了?宋朝这是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11-20 10:32 |只看该作者
看来,醉笑也需要被“禅让”了,我觉得六星应该给予你相应的地位。
再见了!不能继续看你的精彩了。也罢!江湖何处不相逢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11-19 23:58 |只看该作者
今天周末,休息,不熬夜了。

听说北方下雪了,怀念我的家乡,怀念我在家乡的时候,每一个飘雪的日子。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11-19 16:37 |只看该作者
张潮说:读史宜冬。我反对。

读史,太冷,肝胆具寒。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11-19 16: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9 16:20 编辑
再读宋史,倒觉得宋代文人的风骨要比明朝文人强的多。不管保守派的司马光,欧阳修或者变法的王安石。早朝堂 ...
范闲 发表于 2011-11-19 08:30



   她闲哥们目光如炬。
   醉笑试析之。

   两朝文人不同的风骨,取决于宋代不杀名士的祖训和明代严苛的高压法度。

   我们熟知的宋代文豪们,无论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还是苏大胡子,穿越到明朝,”族矣“——早灭了九族。

    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 培养了文人刚直不阿的士大夫人格。

   把朱元璋跟赵匡胤对功臣的态度做一简单对比,答案即水落石出了。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系子虚乌有的史家故事,因为史家所云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发生在963年,那时赵匡胤正在南征北战,还远没一统天下,怎可能?赵匡胤在立国之后,的确一一解除了当年陈桥兵变的功臣们的兵权,但也真的不杀功臣名士。

   朱元璋炮轰庆功楼,也是故事,但朱元璋杀功臣如杀蚂蚁一般。


    朱元璋杀宰相胡惟庸,灭族。杀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灭族。 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


     杀功臣蓝田玉,灭族,株连被杀者万余。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11-19 15:21 |只看该作者
再回忆宋朝,就想到变法。想到王安石,就想到张居正。
若不是操之过急,宋朝通过变法也可强大。只是庙堂内 ...
范闲 发表于 2011-11-19 08:28



   若不是操之过急,宋朝通过变法也可强大。只是庙堂内斗太厉害。
-----------------------------------------------------------------

然。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安石的刚愎自用。

王安石”性刚,与神宗议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


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二人本是极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从此画地绝交。
又,苏轼本来是拥护新法的最好人选,但苏轼的很多正确的意见也未能被王安石采纳。


”负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安石,谁也没瞧起。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11-19 15:12 |只看该作者
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难以避免党争的出现,但是可以加强国家内部的安定,减少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
百事可乐 发表于 2011-11-19 13:10



   梁唐晋汉周五代政权皆出自武将兵变,赵匡胤吸取教训,在全世界首创军人职业化,有效地解决了武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问题。只是他矫枉过正,一反传统,在军队部署上,内实外虚,而对军队的管理上,设置重重机构互相牵制,兵变虽已绝不可能,然弊在后世,一遇重大军务,则纷争不已,坐失军机。

    靖康年,金兵以区区四万兵马入宋,横扫二十几个州府,直捣开封,如入无人之境。

   ”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是后世对宋代军政的莫大嘲讽。


    靖康之变,惨不忍睹,醉笑读书凡三十年,于靖康之变一段,至今无一次卒读。而读史至徽宗朝,数掷书于地,咬牙切齿。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11-19 14:3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百事可乐


    不是会写诗词的都是人才
范闲 发表于 2011-11-19 14:20



   是,有文才不一定能治国。中国历史上也只有宋朝的政治家都是大文豪。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11-19 14:29 |只看该作者
再回忆宋朝,就想到变法。想到王安石,就想到张居正。
若不是操之过急,宋朝通过变法也可强大。只是庙堂内 ...
范闲 发表于 2011-11-19 08:28



   王安石的改革与司马光的保守,联系下和我们当年遇到的情况何曾相识。无非是王安石手中无军权罢了------------------------------------------------------------------------------------------------

    闻此言,动魄惊心。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11-19 14: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百事可乐


    不是会写诗词的都是人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11-19 13:10 |只看该作者
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难以避免党争的出现,但是可以加强国家内部的安定,减少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所以,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版图上最为狭小的统一王朝,而人才之盛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宋八大家之中,宋代就占了六家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11-19 13:00 |只看该作者
再回忆宋朝,就想到变法。想到王安石,就想到张居正。
若不是操之过急,宋朝通过变法也可强大。只是庙堂内 ...
范闲 发表于 2011-11-19 08:28



    嗯嗯。。张居正啊。。。牛人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11-19 12:52 |只看该作者
四哥读书
四哥威武
四哥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11-19 08:30 |只看该作者
再读宋史,倒觉得宋代文人的风骨要比明朝文人强的多。不管保守派的司马光,欧阳修或者变法的王安石。早朝堂受排挤的范仲淹。最后英雄无处使力的苏轼,辛弃疾。都算是有文人风骨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11-19 08:28 |只看该作者
再回忆宋朝,就想到变法。想到王安石,就想到张居正。
若不是操之过急,宋朝通过变法也可强大。只是庙堂内斗太厉害。
想起曹雪芹借贾宝玉口说的,文谏死,无非邀清明罢了。
王安石的改革与司马光的保守,联系下和我们当年遇到的情况何曾相识。无非是王安石手中无军权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11-19 08: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夜夜秋雨孤灯下


  先天之忧而忧,这五个字便是风骨。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11-19 05: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9 06:59 编辑

写到这里,感觉已经不是读苏轼了。醉笑这是穿越宋朝去了。呵呵。

      为什么读这些东西?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把它放在作家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去读,才能深刻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欲读懂苏轼,必先了解苏轼的生平,而欲知苏轼的生平,必先了解苏轼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苏轼一生从政,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就是他的生活经历,也是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如小梦推崇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柏竹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柏竹?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而。

     寥寥数语,啥也没说,既无议论,也未抒怀。曾经”西北望,射天狼“的苏大学士,这是怎么了?

    小梦点评说:这篇散文,只有85字,然于景于情于叹,虽惜墨如金,却光烛万丈。

      以前只从语句表面读到了闲情逸致,如今,了解了宋朝的时代背景,和苏子毕生经历后。苏子的这篇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写下小文,我读出更多的是,自嘲悲凉以及与张怀民同为被贬人的同病相怜之情。
     
     读书对到这个份上,才算读出味来。
     
      苏轼才华冠绝天下,中直豁达,豪放进取,却屡为朋党之争所累,乌台诗案险些要了他的命,他胸中积郁,心灰意冷,当年的”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变成了今日的“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而”。一个“闲”字,何其落寞?全篇蕴藉无限,简练而平淡,却道尽满怀愁绪,

      此所谓: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1-11-19 04: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9 07:17 编辑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蔚然兴起。

宋代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虽说宋朝的文人社会地位高,但在长期的新旧党争中,也把他们折腾够呛。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遭贬斥,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再遭贬斥。而范仲淹则因太过耿直而被一贬灾贬连三贬,甚至皇上想干点啥事之前,估计老范会上书反对,干脆先把丫贬出京城。前两次因直言朝政遭贬,尚有众多同僚送别,都敬他耿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到了第三次,就只有一个王质抱病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范仲淹大笑“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11-19 03: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1-19 04:30 编辑

扯远了,半夜三更的,啥都想起来了。还回宋朝吧。

      神宗即位后,想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每年向西夏和辽国“纳贡”,让神宗肝疼,他问计于庆历新政的重臣富弼”富国强兵以治夏辽“之策,不料富弼说:“皇上二十年内不要提用兵二字”。神宗一看这些老家伙们不中用,立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实施变法,并将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欧阳修等旧党贬黜出京。
     神宗死,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司马光,欧阳修等重新执政,王安石的新法被废除,变法失败。     高太后死后,哲宗又启用新党,恢复王安石变法的部分政策。

     自神宗起,朝政深陷党争泥沼,直到灭国。


      哲宗死,徽宗即位。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画家,工笔花鸟的鼻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操蛋的皇帝之一,元朝史官达达在《宋史》中批到:徽宗诸事皆宜,唯不宜为帝。


     已经在积贫积弱的政策和党争中走向没落的大宋朝,又摊上赵佶这个著名画家做皇帝,也该亡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