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背后那道躲闪目光
文/龙水蓉
深秋了,成都的天空又添了一层灰蒙蒙的冷。我穿着棉拖鞋也感觉到寒意正在一步步逼近,我转身穿上厚厚的袜子,然后,打开电脑,将那首吉他伴奏演唱的《情非得已》和《彩虹》反复播放,我要学会唱它们,这是上一节吉他课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我开始在红袖里回帖那篇《谁来拯救我们的孩子》。当时写这篇文字只是想将一个无意中发觉的社会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探讨关于我们的孩子在当下社会存活的艰难,没打算写得深刻,所以简简单单以日记形式将当时的场景再现,然后,言论也一笔带过,带着一种肤浅而且不严谨的态度将文章贴了上去,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有很多人满不在乎,是的,那篇文字是写得不咋的,但你们没发觉文字背后社会应该引起的共鸣吗?
“是呀,现在的好多孩子,真的没法说了,随心所欲的吓人!是的,现在的孩子,天真无邪被浮华掩盖,纯真的思想一点都承受不住打击,要么崩溃,要么奋进,要么,……。现在的孩子,难啊,管也不是,不管更不是?
孩子的心灵其实很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击夸,但某些家长或者老师才不管这些,只管自己夸夸其谈,也不顾孩子是否听得懂,明得白?一番大言论过后,孩子的心要么被激励,要么受重创,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叛逆,甚至不管不顾老爸老妈当初的谆谆教诲,变了个人似的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在社会种种诱惑与考验里,变得老沉,世故,像个大人,可是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
为什么,我们总是回避关于孩子的问题呢?他们真的存在问题了,为什么我们还是当作无视?只关注贫困穷苦偏远的孩子,而城市里的孩子,尽管物质丰富,但你们可曾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健全?那些自我,那些偏激,那些傲慢,那些自私,狭窄,你们都看到了吗?
也许你只关注自己家里的宝贝,那么懂事,那些可爱,那么成绩优秀,然而,你关注了孩子的心灵吗?与更多孩子拥有的健康快乐?看新闻里常常出现的学校事件,难道,我们还是高高挂起?
孩子的事不是小事,是个很大的事,每个父母都很急,却找不到实质性解决的办法,到底为什么?经常有朋友在我面前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成绩又差,还对父母不尊重,不停地谈论孩子,教育孩子比上班还难,宁愿去上班也不愿管理孩子,宁愿拿钱解决这个难题,孩子也乐得消遥自在,但小小的心灵从此孤僻,傲慢,自我……
站在孩子面前,许多家长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拼命工作是为了你啊孩子,而孩子纯真的心里真的这么想了,要么端正态度努力学习,要么自由散漫学习,然后早早到社会打工挣钱为父母分担?其实,父母哪里想到了孩子思想的单纯,而漠视了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什么?
是的,很多时候,许多家长都很茫然,也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只是用钱钱满足孩子的欲望。关注孩子是很大的事,可是,家长们总是很迷茫。于是,开始成为一个旁观者,旁观别人的孩子,也旁观自己的孩子,而那些可怜的孩子,为什么脾气越来越暴躁,为什么学习越来越迷茫?这些,应该谁来正确地给一个答案?
难道,又是一个钱字吗?或者,一个爱字来概括?
我们不是旁观者,因为我们都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许现在不是,将来也会是事实,难道,我们要永远这样旁观下去吗?只是关注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觉爱到窒息?于是,我们都在无形里成了黑暗杀手,而且杀人的功夫,已经到了兵不血刃庖丁解牛的境界!这句话是借了红袖网友的刀,在这里,我想借用这把刀为孩子们开出一条血路,希望家长和老师们慎重对待孩子的心灵!
还有网友说,这孩子应该不是生理疾病,但思维怪异。是的,不是生理问题,是家庭或者社会的问题,这问题本来迟早是要放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但似乎太早了一些。
那天,与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聊天,她说她的孩子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每个周末只有星期天下午自由活动,其余都在补习班度过,她说她的工资全是帮补习班老师挣的!我听了汗颜,我说你是想直接送他到清华,北大吗?你也太伟大了吧?为国造栋梁之材不惜牺牲你的青春你的工资,还以孩子的快乐童年为代价?可是,这是他真正愿意的吗?
不,他确实不愿意,多让他写一篇字,甚至多写一个字都不愿意,他其实调皮得要命……
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孩子,除了我们家长,除了社会大家庭,谁还可以拯救?孩子自己太幼小了,心灵其实单纯得像一张洁白的纸,如果我们不强加那么多物质利益在他们的心灵,他们怎么可能走向偏激?他们怎么可能头脑不清醒,在陌生人面前吐出真言?
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健康学习环境的导师,其次,培养国之良栋,社会之良才的责任就在我们伟大的教师了……但孩子的明天,最终取决于他的努力奋斗!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全部的努力表面都为了孩子,还有爷爷奶奶与周边的爱,于是,孩子被爱得窒息了,可是,小小的心灵呢,如何承受如此爱,还有那学习无休无止?前年,我们这里一个重点中学的优等生高考结束当天,走出校门就突然倒在路边,猝死了……这责任归谁?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社会都混乱到如此地步了,当教师的毁人不倦,当官的贪污不止,家长也望子成龙,畸形的社会,拿什么拯救,谁当责任,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这是一个网友跟的贴,确实道出了当下现象,可是,谁能扭转这个问题的存在?谁能真正拯救我们的孩子?
一个深刻的问题,总是常常被许多的目光忽略,就像那辆公交车上的大哥哥,大姐姐,甚至爷爷,奶奶们,都在闭目养神,谁愿意睁开一双大眼睛深思那个孩子的异常……?
“没看明白。一开始以为楼主要扯上道德,结果所述主角的一系列怪异举动让我想到是不是精神的问题,最后还是被楼主拉到了孩子们无忧无虑下的压力。似乎不够深刻。望谅。”又一位网友的热情跟贴,在此,我借来说明一下:你不在现场,当然不明白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最初的概念只想将现场一举一动展露大家面前,也许是不够清晰,不够深刻,但作者只是想从很浅处入眼,很浅处入心,让用心之人看到背后,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眼睛背后被忽略的并不优美的景致。
于是,我又起到了那篇文章的核心《谁能拯救我们的孩子》,如果,我可以用这微观的文字力量唤醒你,唤醒孩子的天真烂漫,那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将是一片美丽的,幸福的花开!
2011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