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区坐车西行60里至嘉陵区金宝镇,再步行7里路就到了白鹭之乡-太和。太和乡口竖了块牌子,写着: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
20年前我来过这里,那时是来打鸟,今天是来看鸟。一向没注意到这里的变迁,现在竟成了白鹭自然保护区,而且被人们说得十分的神奇。
寻着一些记忆。上不高的山,再沿山顶的小石路下来,眺望远处,一条河躺在大地上。河水不宽,河岸有沙滩,还有高大的白杨树,都在不远出现。只是一切比过去更加的葱茏,连脚下的山也都包裹在丛林中。
这条河原来叫西河。它的上游是古时的充国,张澜出生的地方。
嘉陵江流经西充,清康熙年间,于嘉陵江开了道口子,引江水拐个弯进了西充腹地,伸渠下流,便形成了现在的西河。西河全长110公里,流经太和乡水域50公里,河床宽30来米,蜿蜒地从西向东南流向,最后再汇进嘉陵江。
西河两岸:右岸是沙滩,沙滩后是芦苇和杨树,再后是百米的湿地,湿地上铺着绿色的藓苔,死去的藓苔泛出红色,一直延伸到山脚;左岸也是沙滩,较狭窄,不到2米,沙滩后长着水竹、黄竹、楠竹、斑竹、华云竹组成的缇岸。有的竹高20多米,和对岸的白杨树一般,但没白杨树的粗壮,沿西河左岸生长,形成一条绿带,后面也是湿地。
抬眼望,两岸山势不是很高,约600米海拔,是典型的盆地山,整个山体也随河床蜿蜒的向东南蔓延。
经过十几年的保护和造林,山上长满了灌木丛和野草,有松树、杨树、桉树、铁链树、槐树、银杉、黑桃树、阴树、桃树、李树、梨树30多种,野草以扁担花和地松为主。政府还把保护区的村民迁到了镇上,让这里的生态得以恢复。
西河随着嘉陵江夏季来临开始涨水。水势大时经常淹上湿地,甚至漫到山脚。丰富的水资源带来大量的微生物,滋润着这片土壤,使它变得肥沃。冬季来临时,气温降至C氏0度左右,一部分候鸟开始迁往西昌昆明等暖和的地带过冬,直到来年3月中旬才又回到这里。
西河丰富的鱼类水产,为这里的候鸟提供了食物及营养。这里的候鸟主要以白露为主,分苍鹭、池鹭、夜鹭、灰鹭、牛角鹭、丹顶鹭等,品种不胜繁多,它们在这里栖息生长。20年前这里的白鹭还不足1000只,现在已有10多万只了。它们歇在竹林和松树上随风飘摇,人们走近它时便成群的飞开,漫过头顶,黑压压一片。飞翔的羽毛,扇出噗噗的声响,遮蔽天日。闪开后,飞往山间,又白压压一片,蔚为壮观。
白露体形瘦长,浑身白毛,体重一般在1斤左右,品种虽然繁多,但一般人不能分辨。
竹林中挂有很多鸟巢,一团一团的架在竹子中央,是其它小体形候鸟的巢穴,如画眉、金丝雀、点水雀、马鞭、麻雀等鸟类,这些巢穴一般筑在竹叶打拥的地方。白露的巢穴要大得多,如果筑在竹林中很容易在大风来时被撕碎,所以白露的巢穴一般都筑在山里,比较坚固的树丛中。竹鸡的巢穴也不在竹林上,而是在竹林下打的洞穴中,它的个头比白露小一半,黄色的毛,有时也栖息在竹子桠上。
白露的粪便拉在山林中,和腐烂的杂草一起孵化成丰富的有机肥,给山林中的植被带去营养。
山崖上有老鹰出没,它们是候鸟的宿敌。老鹰双翅展开有1米长,还有两只锋利的抓子,捕获2斤以下的猎物毫不费力,这里的管理员经常看见,数百只白鹭和老鹰搏击的场景,但那些刚学会飞翔不久的白露,还是经常成为老鹰抓下的食物。
老鹰的巢穴一般都筑在陡峭的崖上,是为了防止黄鼠狼这样的动物对幼鹰的袭击。现在山上除了黄鼠狼,还有山猪。所有生物和植物就像一条衔接的链,相互连着。
芦苇开花的季节一般在6月以后,长出茸茸的毛,并不像花,也没有花瓣。到8月以后芦苇老了,花开始变色,有人说是红的,有人说是灰的,我仔细的琢磨了很久,发现它是那种咖啡豆的颜色,又比咖啡豆淡,也有一点朱红,或者紫红,或者它们几种的混合,说不清。
夕阳照来,透过芦苇花,可见河面银光闪闪,丢了温度的太阳落进西河被拉得老长老长,西河两岸的湿地和山色相辉映,凸显出一幅自然的美丽画卷。
沙滩和芦苇丛,经常会发现青蛙,身上长满疙瘩,当地人叫癞蛤蟆。春天里它们开始交配,在浅水湾和湿地的水草中产卵,一月后这些卵变成蝌蚪,一般鸟类这期间食物丰富,主要吃些鱼虾和湿地中的寄生虫以及藻类。蝌蚪的母亲终日守护在它们身边,遇有鸟儿来食,它们会给身体充气让它变得庞大,并发出咕咕的叫声把鸟儿吓跑。再过一些日子小蝌蚪长出脚学着爬行,到了秋季便长大了。
在候鸟群中,一些为数不多的野鸭一直生活在水区,它们在河中一些露出水面的滩头产卵,不像白鹭那样筑巢,随便找块草丛便可栖息。
还有几户村民居住在山下,现在都为保护区工作,不大的菜地,经常会有白露光顾,它们啄食地下的蚕虫和蚯蚓,有的也栖息在房后的竹林,这里的风比河边小了许多。村民吃饭时白露会飞到院坝,抢食撒在地上的食物,人鸟相依,亲密无间。管理区还会在春季让村民给候鸟喂一些沁过药的防流感食物,以提高白鹭的免疫力。
北影在太和乡拍摄了《鹭之歌》、《鹭鸟王国》,称这里为中国的“鹭鸟之乡”。着墨渲染了山、水、林、鸟等自然景物。其美在山,蟠龙腾雾,水墨八画;在树,仰扬挺拔,林荫鸟鸣;在水,顺流行舟,浅见鱼鳞;在山,奇峰横立,仪态万千;在鹭,似雪压枝,或飞或舞。再形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