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12-8-2 14:04 编辑
天涯学子在路上 文/南沙贝
昨晚接到一朋友的电话问及儿子的录取情况,感叹地说自己已故弟弟的女儿因为拒绝家人帮助从二本的录取线掉到了三本录取中,孩子才紧张求亲人帮助。我万分同情我的朋友,因为我深知其中难言之隐,儿子在报考之初根本不屑理睬我们家长意见,恨不能凭借自己不丰满的羽翼飞翔。更别说一位孤独的丧父离母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下成长的女孩儿了。
因为编书的工作需要,手中正读一本《铁马天涯黄埔英魂》纪实书,天涯学子的漫漫求学之路在眼前延伸。。。。。。
我知道司徒雷登是从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知道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但不知道现今北京大学的校园前身燕京大学的创办人就是司徒雷登,他是一位出身于中国的美国人,比很多中国人更爱中国。
1917年燕京大学创办初期,司徒雷登的一纸邀请书寄到了海南省文昌中学,时任校长的陆京平于家中妻小田产不顾,骑上自家的枣红马,一个多月的策马扬鞭从天涯到燕京,奔波在路上,我可以想象一颗学子的报国之心在尘土飞扬中是那样坚如磐石。
客死异乡的陆京平之子陆和17年后,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与8位文昌重兴同乡踏上了奔赴南京报考军校的征途,为了学会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军事本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时任南京国民党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少将编译官的叔叔陆达节,恳请推荐报考黄埔军校。
而今我的孩子即将踏上北上读书的征程,他是带着什么样的理想行走在求学的路上呢?想到这我不禁黯然伤神。有一句话我深知:“怎么读不重要,为什么读更重要”
孩子啊,你们这一代人都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media=x,500,375][/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