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直销(打开直销的大门,看见直销的秘密) | | 白艾红是一个拥有千万身家的超市老板,却鬼使神差地被梅新前骗去搞传销,幡然醒悟后,发现她的丈夫已经不能接纳她,她在万般失落中加入了一家名为ABC的直销公司,并在介绍人的怂恿下关闭了辛苦创下的超市。在一次直销公司的培训中,她发现她的团队领导人竟是以前骗她搞传销的梅新前……
本书是作者以财经记者的身份深入到直销行业长达6年时间沉淀下来的一部作品。本书聚焦了一个特殊而具有神秘色彩的群体,这个群体当中的很多故事都少为人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第一部分 "这段时间真是累死我了,还说想好好地睡几天觉呢!唉!看来又得泡汤了 " 郑大海心中暗暗叫苦。他刚刚跟随海天市公安局从外地采访报道"打拐行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动)回来,本来打算要好好地休养几日,养精蓄锐再继续投入"战斗",看来他那个蓄谋已久的睡懒觉计划又将落空了。
第一章记者卧底传销虎穴(1)
1
郑大海刚出差回到报社,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总编辑袁江山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他知道肯定又有什么重大采访任务了。 "这段时间真是累死我了,还说想好好地睡几天觉呢!唉!看来又得泡汤了 " 郑大海心中暗暗叫苦。他刚刚跟随海天市公安局从外地采访报道"打拐行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动)回来,本来打算要好好地休养几日,养精蓄锐再继续投入"战斗",看来他那个蓄谋已久的睡懒觉计划又将落空了。 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或许是上夜班熬夜太多的缘故,头发脱落得近乎秃顶的袁江山正背靠在皮椅上打盹。听到郑大海走进他办公室的脚步声,他猛地抬起头来,伸出双手用力地搓了搓还有些睡意的脸,还张着嘴巴夸张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很熟练地用手指把他办公桌上的烟盒弹到了桌子角,朝郑大海笑了笑说:"这里有烟,自己拿。" "袁总,有什么指示?"郑大海点燃一支烟,站在袁江山的办公桌旁边开门见山地问。 "不急不急,你先坐。" 袁江山笑着指了指办公桌旁边的凳子。 "你这组打拐的系列报道写得很好!很有深度,很感人,照片拍得也很有视觉冲击力。这样子,昨天我们领导班子讨论了,准备给你发2000块的特别奖金。"袁江山一边说一边也燃上了一支烟。 听说有2000块钱的奖励,郑大海顿时感觉没那么疲倦了,一下子来了精神。但他知道,袁江山这么急切地叫他来,肯定不会是专门给他讲2000块特别奖金的事,而是要布置什么重要任务,就问:"现在又有什么任务?" "这样子,主要是想叫你去卧底暗访一个猛料。"袁江山把烟头对准办公桌上的烟灰缸,用食指轻轻地弹了弹烟灰,烟灰从他的烟头飘飘洒洒。 一听说有猛料,郑大海比刚才听到要给他发奖金的消息还来劲--猛料是新闻行业的行话,就是重大新闻题材的意思,作为一名职业记者,谁能对猛料不激动呢?他作为《 海天都市报 》记者部的首席记者,挖猛料是他最大的兴趣和享受,特别是卧底暗访的猛料最让他兴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报社的卧底猛料多数都是由他操刀出马的。 "什么猛料?" "传销方面的。" 郑大海一听是传销,刚兴奋起来的脑细胞又归于平静。在传销盛行的今天,不光他们报纸上经常可以见到有关传销的新闻,同城媒体也报道了不少。他就有些心不在焉地说:"又是传销?这方面的东西我们报纸都报了那么多了,还能算是猛料呀?" "这次不同。这次这个传销窝点非同寻常,牵涉到的受害人可能都有上千人,而且传销方式很独特,是传销石头的。"袁江山摆摆手,笑了笑说。 "传销石头?什么石头?石头怎么个传销法?"听说传销石头,郑大海又来了精神。 "对呀!没听说过了吧?不是那些有价值的奇石宝石,而是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头。听说那些石头就在他们之间传来传去--其实还不是换汤不换药!归根结底就是拉人头骗钱害人,石头只是一个道具、一个幌子而已!"袁江山说这话的时候有点义愤填膺起来。 "噢?看来比我前几次卧底的那几个传销窝点还要精彩哦!"郑大海说。 "绝对比以前的要精彩得多!所以我们经过慎重考虑,还是让你出马才放心,因为你卧底暗访的经验比较丰富,文笔又好。"袁江山不断地点着头说,"大海,你觉得如何?" "没问题!领导交办的任务肯定出色完成!"郑大海说完又接着问,"什么时候行动?" "一个名叫白艾红的受害人给我们报社的新闻报料热线打过电话,她说窝点就在我们海天市幸福路23号一个废弃工厂的车间里面。你等下再到热线那里去详细查一下,看是不是在幸福路。这样子,报社给你3000块钱当做卧底经费,你化装成白艾红的朋友打进他们内部去,直到把内幕全部摸清楚再回来!"袁江山兴奋地开始布置着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