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江诺儿 于 2013-1-17 13:47 编辑
写在文前的话: 我想,如果不是经历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永远都写不出这样一部关于丹江湖畔的移民生活。如果不是我的故乡在瞬间化为废墟,我的文字永远只会是风花雪月。 从记事起,我的祖辈就常常说起南水北调,说到搬迁。南水北调说好听点,就是把我们村子旁边的丹江水引到首都北京去。说不好听点,就是我们村要再次搬迁。不管乡亲们同意还是不同意。 2003年,南水北调丹江库区移民搬迁实物登记开始。从那时开始,整个村子都惊慌起来。实际上丹江河畔的每个村子都有这样的经历,老人们过一天担心一天,有的老人甚至祈祷早点死掉,以此能埋在故乡的土地上。 2009年8月16日,很特殊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南水北调中线试点移民搬迁启动仪式在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姬家营村举行。南水北调淅川县一共有16.2万移民。占整个淅川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次性这么大规模的移民,也是千古未有的。 移民搬迁,采取先停电,停水,推倒房屋的壮举。家没了,看你们走不走。人们哭着上车,带不走的小猫小狗留下不少,哑巴牲口不会说话,除了叫还是叫。那个揪心的场面,令在场的各界人士潸然泪下。 移民搬迁,基本都是夏季,赶在孩子们开学前。夏季雨多。我的故乡2011年8月7号搬迁。走的时候也下着大雨。八十五岁的二奶奶抱着脚脖子大哭了一场。那种凄凉,至今想起,依然鼻子发酸。 中线渠首,离我的家乡很近。如今往返新家和居住的淅川县城,都要路过建筑施工地,每每看到气魄雄伟的钢筋水泥,以及高耸的渠首大坝,都令我心潮澎湃。只要能让一湖清水送京津,我和我的乡亲们移民他乡又如何。 按照党和国家对移民的补偿,各项费用加起来。非常丰厚,新一代的移民赶上了好时候。可就因为这块肉太肥。蛀虫相对而生。农村的政权就是家族势力。谁一旦得势,所得到的结果不可估量。丑恶的东西总是拌和美好出现,令人心疼。 故乡的消逝,把童年青年的影子全部勾画出来,丹江岸边曾经发生的故事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年少的过去,像一首悠远的歌曲,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唱。而这一切都随着南水北调逐渐远去。一江水流向远方。 消逝的村子,悲伤的乡亲,孤零零的坟堆,让我终于提起笔,流着泪记录一段历史。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拼接虚构的故事,嫁接真实的现状,还原丹江移民的生活。也许你懂,也许你不想懂,我想说的,我的乡亲会懂!至于小说,留给读者评说吧!
第一章 楔子 郑家庄位于豫西南的丹江河畔。 丹江,发源于陕西南部秦岭,是汉江的主要支流。这一条不长的河流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不小的交通作用。沿江的先民也享受着江水带来的实惠。 1952年10月30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决定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规划,此后一座巍峨的大坝在汉江丹江口建成。丹江大坝的修建,丹江两岸免不了要移民。五十年前的第一期移民30.8万人,河南省就占了20万,郑家庄便是河南省淅川县要迁移的村庄之一。但是,这个村子没有随着大批移民到外乡去,三四百人的村子选择了后靠。 1969年,全村人抬的抬,搬的搬,在丹江水库水流的追赶下,把家抬高了十米。由原来的162米迁移到现在的172米。刚搬到新家,村前村后的两条小河立刻变成了汪洋。郑家庄成了真正名义上的孤岛!这个村子的百姓,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孤岛式的生活竟然伴随他们整整四十年。 郑家庄多是姓郑,姓谢的有三户。另外有李、赵、全,白几家外姓是丹江移民时投亲靠友搬迁至郑家庄的。在郑家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是外来户。听老辈人说,郑家庄原来不叫郑家庄,而是叫谢家庄。村里只有一户谢姓,是大户人家。没有搬迁上来的时候,人们还经常称呼谢家居住的那块儿为“谢家宅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姓人都不断的繁衍。奇怪哩是,郑家人脉出奇地旺,枝枝发芽,节节开花,女人的肚子争气的很,添的都是男娃,想要个女子都不行。而谢家人却难见男丁,生的净是女娃。好不容易见个带把里,小着看忽灵灵哩,长大后不是傻子,就是哑巴,要么就是瘸腿。谢姓人慢慢的少了,郑姓人则越来越多,慢慢地覆盖了整个村子,郑姓就把谢家庄改为郑家庄。 对外,郑家庄似乎是郑姓一家族。对内,也是树大分枝,分为三大家族,后来解散大锅饭,分为三个小队。郑东队,郑前队和郑西队。(也称为组)三个生产队,实际上就是三个大家族。相比较而言,郑东家族比较大,人丁旺,所以这个队的人多些。 世间的事,总也不是绝对的。就在人丁旺盛的郑东族,也出现了一家不旺的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