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存 在 的 困 厄 与 生 命 的 抗 争
查看: 270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 在 的 困 厄 与 生 命 的 抗 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18 15:1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存 在 的 困 厄 与 生 命 的 抗 争      

    _____韩玮长篇小说《绥芬河》印象

文/汐子



  青年诗人陈树静跟我说“真想在某个神圣的夜晚,携着语言的天命,去踏遍整个大地,然后走进今生的宁静中,此生不再做诗人”。当然,诗人不可能离开大地,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诗歌,永远在艺术的星空闪烁,永远扎根在人类意识的土壤里。我想,韩玮也是在这种矛盾、痛苦的艺术追求中,进入她长篇小说《绥芬河》的叙写状态吧!

  因为,尽管《绥芬河》对人的生存焦虑描绘的言之凿凿,铁证如山;但从文字意绪的行云流水去看,作者的心思和作品的意蕴,都没有停留在现实的功利性层面上。也不是时代走向、社会心理和文化特征的影响无处不在,难以尽说;韩玮似乎是借助现实这个“山恋”,去登高望远,在寻找隐藏在山川大地和人心与人性幽深处的一种飘浮的、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人,究竞以什么站立在大地上;艺术,究竞通向哪里?从人的本质意义上说,虽然有点不近人间烟火,但艺术的殿堂,在韩玮心中是神圣的。韩玮的作品意欲从具象世界进入寓言世界,由此抽象而出的意蕴,或许更具有恒久无替的艺术价值。

  所以,韩玮也同样抛弃了这个虚伪、冷漠、耻辱、庥木的社会现实。如果说——韩玮这位具备多元文化素质和对生命向度有着殷切追求的女性作者,在她的长篇小说《小城故事—杜撰丑闻》中,以辛辣的讽刺找回了痛快淋漓的快感;那么《绥芬河》这部小说,是在调动她所有潜在的心性智慧,去砸碎和毁坏任何一个美的瞬间和完整的事物,看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忍耐力能支撑多久。所以,韩玮在篇中以每个人物心灵原乡上滋生、蔓延、疯长的耻辱和痛苦,给人们制造了那么多伦理、天理、心理和逻辑上的障碍,作品意旨不仅是文学视角逼近了生活的质地、逼近了事物的肌理、逼近了人类灵瑰的幽深处;而是把人们的思考逼到了人性的悬崖和事物真实的绝境上,让人们警醒,让人们从那种狂欢式的喧嚣的现实世界的梦境中清醒过来,去走近生命的本身,让这个世界悬崖勒马。

  作者正是通过这奇妙的构思,勾勒出夸张和荒诞的画面,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搅合在一起,把虚妄离奇的荒诞现象与现实生活本质的真实有机地结构组合起来,加上作者文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客观叙述方式,构成了韩玮纯个人化的艺术表现风格。

  然而,作品并非是在给这个不可救药的世界唱挽歌,在作者文字的皱褶里,仍掩藏和流露出的那一丝微渺的温润,也试图给人的灵魂的居所,点亮一盏灯火。

  小说在起笔处就是“我没有重复一段毫无意义的生活片段的爱好。”这横亘在读者的目光和心理意识中的第一句。仿如金庸笔下那个“黄老邪” 在桃花岛上设置的“桃花阵”, 把读者的阅读心理引入她处处设伏的“陷井” 或漩涡中去。这开篇头一句话,并非是“妙”和玩皮,而是清醒、冷峻和刻毒、阴狠。作者先告诉读者,这不是我的人生经历和经验,是篇中人物——少年宁愿在讲述。讲述他们的故事。而这个少年宁愿讲述的又是些什么呢?——一个刚有记忆的孩子,没看见过父亲,却常看见母亲与那么多陌生的男人在床上身子扭曲的画面;——逸乐的爷爷,竞然把“落日的余辉” 披在宁愿年轻母亲的肩上,而宁愿和逸乐竞然是这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见证人!这故事、这耻辱与痛苦,不仅是亲人无法面对,而是足以把两个幼小的心灵逼疯、摧毁。——宁愿的母亲究竞是出于生理快感还是讨好回头客说那个“六趾” 是个“与众不同的男人”。这句话竞然在少年宁愿单纯的心田上扎下根,这个孩子为了“让妈发自内心地看着我笑” 这么简单、可怜的愿望,竞然着了魔似的总想在自已的脚上梦幻般地多数出-两个趾头来,这岂止是令人啼笑皆非、黑白颠倒的黑色幽默?既然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法填平的渊薮,作者就给人们蒸腾的目光再添把火,把社会和生存环境中的不同人都推到泥坑和火坑里去。所以,作者是在刻意地破坏篇中所有出场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撕的粉碎,看这个世界被物化、颓化的、麻木的人心能耐多久。如果说,心灵是个孤独的猎人;那么,作者鹰隼盘空的眼,捕捉的却是人性丑与恶的一面。仿佛,在人们心灵被烧焦的田野上,只有作者灵魂的短语,在对这个狂欢的人类世界,发出另一种声音。由此,延伸了作品蕴涵意义上的追求和发掘。同时,作者让周围人眼里视为“精神病” 的宁愿,在被家庭和社会一脚蹬出后,在“他是一个精神病人” 这块黑色幕布的掩盖下,像幽灵一样,极尽各种恶心的报复行为,来“恶心” 这个世界!而作者却像一切与她都亳不相干似的,冷冷地站在一边。她让这个世界自身在讲话。让这个世界去自生自灭。似乎,人们和作者一样,都巳经不住社会与生活现实的折腾,所以作者选择了另一种表现方式,寄予对生存世界和生活现实的深层观照。

  就直觉而言,韩玮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给我的阅读印象,既不是什么“新写实”, 也非“结构主义” 和“蒙太奇” 电影表现形式。而是借用了美术绘画中的漫画笔法和“抽象水墨” 形式。韩玮这位女性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显露出的个性气质,也不是气氛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她不是在给你讲故事,而是以简笔素描勾勒人物肖像,然后以漫画的形式和讽喻的基调,结构人的命运和人与世界相互并存的图景。小说的基调给人一种冷彻的清醒与自觉,其文字叙述透发着不可触摸的冷意。所以韩玮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有鼻子有眼的那样清晰、真切。包括人物之间的关系、命运走向和与这个生存世界的对应关系,以及时间与空间概念,全是简笔漫画式的、时空交错、逻辑混乱、事物黑白颠倒式的勾勒。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模糊。或许, 穿越物质与精神的外在的时间, 对人并不重要, 而生命自我的心历流程可能更刻骨铭心。同时,作者似乎是故意冲淡意象与具象的笔墨,她不想“再现”什么,或者说去见证这个世界;作者试图打破那种“点、线、面、色” 的固定的程式,让水与墨自主的沁润所形成的轻笔重彩、忽隐忽现、似真似幻的块状分割的无序的图景,印证生命的在场,反衬社会的状态和时代进程。通过人们的视觉、想象、情感、潜意识和理性的综合作用。得出自已的结论与判断。从而,形成一种完全个人化的传递心灵信息的语言韵律和词语体系。让人们沿着她从始至终的冷叙述的笔迹,走进那种“冷月葬花魂” 般的艺术境界。而作品的文本叙述和小说技巧,也蕴含了更大空间上的语言内在的张力和穿透力。这种纯粹的心灵狂想式的叙写,我不认为是韩玮的任性之作,它像横过寥寥天际的彩虹,其色彩千变万化——时而清晰可辨,时又融合交织在一起,飘忽不定。

  如果说,从十字架上走下来的,不是更多的悲苦,而是更加坚定的信仰;那么,《绥芬河》这部闪烁着理性之光的小说,在一种地老天荒般的悲悯气氛的氤氲中,给我一次灵魂的洗礼!

  《绥芬河》这部小说的不足之处,或许,正是作者韩玮女性心理结构上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导致了她笔下的文字意象跌跌绊绊的急惴奔流,在绕着作者的心灵转动的大地、天空、星晨中,没给长篇小说创作铺下必要的枝节上的闲笔和短暂的停留。连读者想愣一会儿神、观观美景、呼吸点新鲜空气的空儿都没给留,一味地牵着你的鼻子沿着作者的思维路径走到底。与其说是作者的个性,不如说有点霸道。再有,作品叙述的全知视角,虽然是借用文中在场人物——我的口吻进行的客观叙述,但叙述的语气、角度、距离及介入的程度和隐含的判断都不能失度。尽管一种客观叙事的内在倾向中,也伴随着多重眼光的审视,但生活的复杂性和叙述语言的不确定性都是很难把握的。稍不留神,作者的主观情感意图陷进去,就会出现背后隐藏的“我” 的在场和客观叙述语气的混淆与模糊,造成文本叙事的失败。

  如果说,《绥芬河》这部小说的写作,能给韩玮生命时光的流淌增添一种质感的话;那么,在我结束这篇欣赏与交流的文字的时候,也给这位在人的灵魂荒原上流浪的女子——韩玮,道一声风淡云轻的祝福吧!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
发表于 2013-1-20 09:22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解的影像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9 13:55 |只看该作者
原作没读过,欣赏好评{: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9 11:46 |只看该作者
  写小说难,写评更不容易。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8 22:19 |只看该作者
这个有点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8 20:43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这小说,但是这评论写得很赞哦。。。{: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