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达尔文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俺更喜欢他说的另外两句:“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虽然达氏理论几乎家喻户晓,甚至有些人将其前句话做为行为准则,但俺认为该理论应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人类这个特殊物种而言,出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俺曾经参观过几处古猿人遗址和自然博物馆,小时候参观纯属玩,没联想太多,但长大以后再去看,比如周口店,疑问就来了。70万年前的猿人洞与20万年前的猿人洞相距不足500米,洞内也看不出任何人类文明迹象,除了洞口的两块牌子外也没看到考古学家的其他说明,可两处猿人的生存时间差居然是50万年!!我们今天能想象50万年以后的人类啥样吗?科幻小说恐怕都写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人类近几百年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用不可思议来形容绝不过分。如果说猿人是人类的祖先,那么人类这个物种一定要在某个时期发生了某种“飞跃”才能做到,否则50万年的差距都没啥变化的物种,咋最近的5千年突然觉醒了呢?
从猿人洞出来到外面的陈列室,看见猿人的头骨化石问题又来了。那些化石看上去应该说更象黑猩猩的脸,与人类头骨差别很大,如果要成为人类的头骨,中间的过渡型化石在哪儿?没道理一步就变成现代人的脑袋“造型”吧?更没道理能出土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却出土不了比他们近几十万年的过渡型人类头骨吧?进化论本身就是否定突变的,因为如果物种可以突变和大面积、多品种同时“爆发”,那生物也就没必要进化了。
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那就更不用说了,世间万物同时存在两种状态:竞争、合作。或者说,没有合作就谈不上竞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合作,这是东方哲学反复说的道理。二战之后,人类痛定思痛,普世的看法都是向着“合作”转变。当然,那些利用竞争说事的也并不算错,只是说的比较片面,有意或无意的强调物种生存的一个方面而掩盖了另一方面,这种选择性“失明”也是常事。
对于人类社会,因为我们会思考,所以可以对竞争、合作这两种状态进行优、劣选择,究竟是竞争优,还是合作优?如果分不清优、劣,那“优胜劣汰”的理论也就没啥意义,说优胜优汰,劣胜劣汰均未尝不可。人类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欲望,有了它,什么理论都能被搅和的一塌糊涂,其中不求甚解的搅和还有情可原,就怕是为了现实利益的搅和,能量大又掌了权,多数都将变成人类的灾难。
说到人类起源,就不能不说上帝造人。撇开宗教信仰不谈,人也不是上帝造出来的。有人说:如今人都快造出人来了,为什么上帝不行?假如把上帝做为老子的“道”或者干脆就是大自然来理解,俺认可“上帝”确实造了人。如果是做为人格化的上帝来理解,那究竟是人造了上帝还是上帝造了人就难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