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3-4-14 10:05 编辑
最近读闲散老师的《闲说春秋》,几乎每一个历史故事里的杀伐兴替都离不开权利争夺和女色的祸乱。男权社会,又是农耕文化沿承,各自为政的诸侯国连年征战,土地资源的争夺成了战争的主要目的。男人们征战杀伐,女人们也不闲着,宫闱秘事丑闻不断,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权欲和色欲,使几百年的春秋战国史秽乱不堪,再现了人性的卑劣和残酷,竟至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男人们生来好斗有征服欲,这个撇开不说,单说说女人。女人们在这段儿历史里声誉总体来讲可不好听,我是指居庙堂之高的宫廷内的女人。肉欲、私欲,加上无以遏制的权欲,人性扭曲起来发挥的破坏作用丝毫不逊于男人。记得猫猫发过一个帖子也是聊古代女人的,我曾感慨过为毛汉族女子为祸后宫者多,而胡人女子却能大开大阖深明大义者多?小猫还说了一段精彩的话,很贴谱,我归结为文化作用。
男子和女子古来尊卑有别。《诗经·小雅·斯干》里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大致意思是:如果生下男孩要给他睡在床上,穿着衣裳,给他玉璋玩弄。听他那响亮的哭声,将来一定有出息,地位尊贵。起码是诸侯,说不定还能穿上天子辉煌之服(朱芾,有谓天子之服)。如果生下女孩,就让她躺在地上,裹着襁褓,玩着陶纺轮。这女孩长大后是一个干家务的好能手,既不让父母生气,又善事夫家,被人赞许为从不惹是非的贤妻良母。《诗三百》记载的多是民歌,自由开放真性情的内容多些。这比较自然淳朴的诗歌也能体现出尊卑有别的民俗,可见自古这种尊卑就比较明细化啦,一个弄璋弄瓦就把男女区分开来。
想起小时候看《故事会》里的一个笑话,一个秀才得知老婆生了孩子,很高兴的找人带话问:弄璋乎?弄瓦乎?那意思是问生男生女,他老婆听了捎信人的话气呼呼的回:家里盆啊瓦呀啥都不缺,就缺一个尿罐儿。这笑话是现代人编的,只是讽刺了这个秀才和老婆说话迂腐得不合时宜,等同于鸡对鸭讲行不通。打从那时候我就知道璋和瓦天地之差,一个是玉一个是瓦片,用来形容男孩女孩尊贵卑下,实在歧视女性了。《礼记·内则》里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娧于门右。那个时期以左为尊,孔子的弟子们把这些礼仪旧俗整理记录下来,虽说这风俗自古沿袭下来就那个样,也与孔子后人及弟子们深而化之有关。
孔子的作用毕竟还是很大。周武王得天下说他有十个治臣,里面就有一个是自己的老婆邑姜。孔子却言到其中一个是女性,不能算。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武王很客观评价女性,也许那个时期并不是太歧视女性,不然何以要说自己的治世能臣有十个而不是九个?但孔子信而好古,比较喜欢并沿承周朝的礼法制度,独独对待女人苛刻些。即便那女人是武王的妃子,是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之母,他依然毫不客气一句话抹杀掉。
想想周朝八百年,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孔子时期将女人视为异类大力压制,凭嘛落差那么大?会否与春秋战国这五百五十年的宫闱淫秽乱象有关,才导致的女人声誉地位一落千丈?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仨朝代截至西周时期,也就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史料记载的也就这三个人。春秋战国时期可就多了去了,看看闲散老师的《闲说春秋战国》就知道了。
孔子三世出妻,儿子孙子都效仿他,他的弟子曾子和门徒孟子也因为一点小事儿出妻,足见他们对女人的成见之深,歧视有多厉害。及至儒家的礼教传承下去,两千年下来,女人被禁锢的更厉害,始于五代的缠足到了宋代这陋习愈发发扬光大,明朝理学又大兴于天下,女人身心受到双重束缚,简直没有活路了。罪与罚的事后功,难道滥觞于春秋战国?
|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