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春秋
重耳的国 一.
公元前636年,晋国国都,晋国宫闱。 六十有二的新国君,晋文公重耳同学从睡梦中醒来。
人生到底有多少真实或者不真实的故事呢?恍惚之间,十九年的颠沛流离就在眼前,十九年的风餐露宿并未走远,沿途的饥寒交迫,沿途的冷遇白眼,沿途的起伏跌宕,沿途的坎坎坷坷都在眼前。
重耳一声长叹,看着如今属于他的国,如今真正属于他的家。
没有了,那个处心积虑要害他的恶毒女人骊姬,没有了那个糊涂透顶要赶尽杀绝的老爹晋献公,也没有了那个要逼他入死地的兄弟夷吾,甚至没有了那个昏庸不堪的子侄太子圉。可以这样说,奔波逃亡了近二十年的重耳,彻底清除了了他的对手,完成了他的复国之愿。
当然,这世界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重耳就算是浑身是铁能碾出多少钉子?关键的时候他不仅仅遭遇了白眼,同样他也享受了热情,宋襄公的慷慨,齐桓公的热情,楚成王的坦见,秦穆公的大义,没有这一双双温暖的手,他重耳何以会有今天。
当然,还要说,尽管晋国在夷吾,太子圉的治理下,算不上春秋的强国,但是,自他老子晋献公以来,还是给他留了一份不错的家业,说简单一点,那就是国库不空,民众的日子还过得下去。
所以,历史最忌讳一棒子打死的说辞,你不能因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恶,而否定他们曾经的那些善,虽然矛盾,却无法回避。
脚下那双黑黢黢,并不舒服的木屐在提醒着他,一个君王该如何做事。那双木屐,是他的爱臣介子推母子烧死在那棵老柳树的木头做的。
重耳再叹:我可以为一国之君,但是,我读不懂君的心。
恍然之间,好像介子推就站在他面前:我拥你是为晋,我不入仕亦是为晋,如今你该有的一切都有了,所以,我走了,主公,你珍重。
一阵晨风拂面,是梦,还是真?!
重耳感觉到自己面颊上有泪流过。
一国之君,哪能有如此窘态?忙不迭的挥起袍袖,拭去泪痕。 二.
报主公,头须求见。
闻听这个名字,重耳锁起了眉头。
头须啊,你是头绪,还是头须?
写到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稍微简单一点的交代了,当年重耳从晋国逃出的时候,曾经带走了一批愿意和他同甘共苦的重臣,而这位头须同学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显然重耳对他是很信任的,一行人的财物全部交由头须来掌管。
显然,从私交的层面上说,重耳和头须的关系也不一般。
但是,在流亡的路上,这个掌管着重耳逃亡团队财政大权的头须同学,做了一件相当不厚道的事情,那就是在他们一行人贫寒交加的逃亡路上,这个头须同学,把逃亡团队仅有的财物席卷着逃跑了。
以至于,重耳差一点被活活饿死。
见?还是不见?!
大夫狐偃急了眼:
“见个屁啊,这货当初把我们一行逼入绝境,差点都挂了,不和他算账就算大度了,还见他作甚?”
重耳摇头:
不是这样,我们当年一行逃亡路上何其艰辛,头须忍受不了那种生活,自行离开也算正常,虽然卷走了财物,毕竟我们还不都是活下来了么?
要不老公子重耳为何能重振晋国,成为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之一呢?
胸襟啊,胸大肌啊,阔绰着呢。
当然,重耳还知道,这个头须也确实非泛泛之辈,在财物掌管上是很有一套的。正所谓人尽其用,爱护人才啊。
堂上堂下,君臣相见,头须一脸愧色:主公,对不起,当年我……
重耳一脸平静挥一挥手:都过去了,我不怪你。
于是头须匍匐在地,嚎啕大哭。
哭够了,重耳赐坐,这时候重耳做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头须啊,你来掌管晋国财政。
我多次在回味这段历史描述,真的是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
什么叫做仁政,重耳此举大概就是最好的解读了。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决定不仅仅是让头须本人意外,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这一个决定,却击中了所有人的心,为这样一个不计前嫌的君主效力,当无怨无悔。
从此,头须如果不殚精竭虑,死而后已谁能信? 三.
后人左丘明在书《左传》的时候,对重耳治国有一句只有四个字,却十分精辟的评价,那就是“文之教也”。
正所谓,一语道破天机,左丘明用四个字概括了春秋枭雄晋文公的治国方略,那就是仁政。广施仁政,让百姓感觉到有安全感,让百姓知礼,知义,知信。这种以信德为根基的立国之本,为晋国赢得了强大的基础。
所以,以至于后来晋文公治下,在春秋威震一时,是不难找出历史原因的。
十九年的逃亡人生,并未消磨掉重耳的锐气,反而让他在逃亡路上一次次的目睹,一次次的反思,也积淀了强大的思想内涵。
励精图治的效果是,晋国毫无悬念的走上了争霸春秋的道路。
而对内殚精竭虑,对外的外交政策,晋文公也毫不含糊,他竖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正所谓,煞费苦心。
因为重耳看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春秋有多少狼烟,终归有一个最原始的出处。不管周王室如何衰弱,它依旧打着的是“号令天下诸侯”的旗号,晋文公认准了这一点,那就是,必须扯住这面尊周王的旗子,才有可能去号令天下。
晋文公执政的次年,也就是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周襄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太叔子带与朝中部分大臣密谋,要废掉周襄王篡位。于是他们勾结了狄人去攻打周城洛邑,周襄王被逼逃到了郑国。
无奈之中,他向秦国和晋国求助。
重耳的果决和机敏的一面显示出来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晋国在春秋扬名立万的机会,一个在诸侯国面前显示自己的机会,一个提升晋国威望的机会。
当然,他的丈人,他的恩人,也是未来他的对手秦穆公也不含糊,而且动作比他更快,直接发兵勤王。
看到秦军先动,晋文公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占得先手,恐日后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火速派人赶到黄河边,拦住了要去勤王的秦军,对他们说,晋国已经发兵去保护周襄王了,秦军见此情景,也只能撤军。
骗走了秦军,独自勤王的机会来了。晋军打着“尊王”的旗号,击退了狄军,杀死了企图谋反的太叔子带,保护周天子回到了洛邑。勤王成功之后,周襄王在洛邑设宴犒劳晋文公,并将京都附近的河内,阳樊等城邑一并赏赐给了晋文公。
晋文公的这次勤王,不仅获得了太行山南面大片土地,还一举提升了晋国在诸侯国里的威望。当然,对自己的老丈人秦穆公也得有所交代,于是他派出一支部队,协助秦国,把许多年来给秦国制造麻烦,并依附楚国的小国鄀国,此举不仅平复了秦楚之间的一个不安定因素,也算是对秦军发兵勤王无功而返的一种补偿。
他这一步棋,也让秦穆公觉得,晋国靠得住,所以,秦国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都摆在和楚国的交界上,无形之中也缓解了秦晋边境的军事压力。
这种一石数鸟的玩法,如果不是一个大的政治家,很难做的出来。 四.
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是不会满足现状的,晋文公就是这样的人。
勤王的背后,是有着晋国要问鼎中原,强大的政治目的主张。如果说“尊王攘夷”最早是一个口号,随着晋国勤王之后,晋文公已经几乎可以扯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来实现他的春秋梦了。
公元前638年,楚国和宋国发生了战争,结果是泓水一战,楚国大胜。宋,鲁,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纷纷加入了楚国的同盟,受楚国的掌控。唯一没被楚国征服的几个国家有秦国,晋国,齐国。
面对偏居南方一隅的楚国,陡增的军事和政治实力,这几个大国也不敢小看。当年齐桓公牛B那会儿,他就把楚国定为“攘夷”,那意思就是需要抵抗和消灭的外族,但是,如日中天的齐桓公没做到。
所以,形势就在那里摆着,如果谁能击败楚国,谁就能得到周襄王的首肯,也就能坐到春秋霸主的地位。
而随着晋国的强大,曾经依附于楚国的宋国,也转投了晋国,这让楚成王很恼火,所以,在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出兵伐宋,宋国告急,为了缓解宋国的危机,次年,晋文公立即出兵讨伐楚国的两个附属国,曹国和卫国。
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晋文公当然不会忘记,在自己当年逃亡路上,曾受到的宋襄公的恩惠,所以,帮宋也是一种报恩的偿还。事实上,晋文公此举等于直接把晋国站到了楚国的对立面上,战争一触即发。
看到晋国攻打了曹国,卫国,楚成王急令攻打宋国的楚军撤退。
因为楚成王也是一个乱世枭雄级别的人物,晋国的异军突起他看的很清楚,而不想过早和晋军发生直接的对立和冲突也是他的本意。 五.
攻打宋国的楚军将领是子玉,该人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主儿,但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面对楚成王要其撤军的指令,他并未服从,而是直接挥师北上,去攻打晋军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军,晋文公让他的部队后撤,一撤再撤甚至三撤,撤到了那个叫城濮的地方,晋军安扎营寨,静候楚军。
从表面上看,晋文公兑现了当初对楚成王的承诺,万一日后两国交战,我晋军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九十里,这样的撤退,并非忍让和惧怕,而更多包含的时军事的内容。子玉嚣张的带着楚军一路追来,他认为晋军的撤退时惧怕,他那里知道晋文公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军事企图?
撤退的晋军,在春秋有了一个好名声,获得了更多道义上的支持,让世人看清楚所谓的“正义之师”,而且这种撤退本身,就是晋文公统筹的军事部署,为那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好了充足额准备。
在城濮这个地方,晋军给了穷追不舍的楚军以致命一击。楚军子玉的军队钻进了晋军的圈套,结果被晋军分击两翼,溃不成军。
不可一世的楚将子玉,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吃了败仗,自觉无颜见楚成王,在连谷这个地方吻剑自杀。
城濮一战,晋军创造了以少打多,诱敌深入的经典战例。晋文公将城濮战役所缴获的战车和士兵都送给了周天子,天子大喜,奖励了他许多宝物,美酒。还赏赐了一百副红色的弓箭,和一千副黑色的弓箭,那意思是告诉天下诸国,晋国有自由讨伐各路诸侯的权力。
这一战,确立了一个春秋霸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邀请宋,齐,鲁,郑,陈,蔡,邾,吕等国家,在践土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河南郑州北面,举行了会盟,周王室派遣太子虎前来参加,足以见这次会盟的分量和意义,周王室直接册封晋文公为候伯,其霸主地位可以说已经无人能撼动。
而这一年的冬天,晋文公在晋国的河阳(河南的孟县)再度会盟,这次盟会周天子周襄王亲自参加,连秦国也到会,晋文公这一刻的政治影响力,以及晋国在春秋诸侯国的位置,已经到了顶峰。
合卷赋诗:
仁爱宽容成大业,风云故国十九年; 方略雄才枭雄志,退避三舍嬴下天。
(又记:十九年的流亡或许是六十二岁才走上治国之路的晋文公最大的收获和积淀吧?如果没有这十九年,会有后面这个春秋霸主吗?)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