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疯老爷子 于 2013-11-24 11:09 编辑
我老家渤海湾和周围的河沟子里,生长着一种大脑袋的傻鱼,土名叫油光鱼,也叫愣蹦鱼,它是虾虎鱼的一种,学名叫矛尾刺虾虎鱼。油光鱼浑身油光,大脑袋上长着一张大虎嘴,水里的小鱼小虾不管死的活的,只要它能吞进去,都是它的美食。它们肯吃肯长,一年就能长到一斤多,只是长得快,死得也快,它们的寿命也只有一年。清明前后,它们把孕育一冬的鱼籽撒在水里,就开始绝食,直到饿成一根刺,就默默地葬身海底。油光鱼像庄稼一样一年一茬,为人们出了一道解释不了的难题。聪明的渔民只能用神奇的故事来解释这一不变的自然规律。 相传油光鱼是龙王爷的小舅子。有一次龙王过生日,五湖四海的虾宾蟹友都来朝贺。酒席宴上,大家频频举杯,祝龙王爷万寿无疆。捧得老龙王龙颜大悦。身为皇亲国戚的油光鱼本是上宾,可是它生性憨直,热爱劳动,主动到后厨去帮忙,烧火劈柴的忙个不停,累得满头大汗。宾主已是酒足饭饱,它却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傻油光鱼的忘我精神,让做姐姐的龙王夫人很心疼,也让龙王爷深受感动,它要为油光鱼办一件大事,让油光鱼高兴高兴。于是它把油光鱼叫到跟前,喜形于色的说:“愣蹦老弟,你镇守溯河口多年,劳苦功高,朕想封你为内务大臣。”油光鱼听说过“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知道在龙宫管理内务,官再大也是伺侯人儿的差事。于是忙说:“小弟无才,不想做官,我就是守河口的命。只是身形短小,鱼鳖虾蟹总拿我不当回事,姐夫要是抬举小弟,就帮小弟长长身子。”老龙王一听,更是痛快:“这好办,朕封你一年长一尺!”话音一落,油光鱼就傻笑起来,龙王忙问:“老弟因何发笑?”油光鱼傻实在的说:“姐夫封我一年长一尺,十年长一丈,二十年后我的身体比姐夫还长,我连你都不怕了,鱼鳖虾蟹敢不怕我?”一句话把东海龙王吓了一跳,它心里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傻油光鱼呆头呆脑,还有这样的心眼儿。它怕油光鱼超过自己,不好管教,忙说:“我封你一年长一尺不假,但为了让你住得起房子,穿得起衣服,我还封你一年一死。”油光鱼一听就急了:“那你还是别封我了吧!”龙王狠狠的说:“本王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就是圣旨,岂能随便收回!” 命数一定,油光鱼也想开了,它贪吃贪玩,肆意潇洒,还美其名曰:浓缩生命。因为油光鱼见食就逮,奋不顾身,正好成全了我这个不会钓鱼的人。 钓油光鱼不用鱼竿,不用鱼漂,找一根两米上下的竹竿,随便系上一条线,拴上个钩钩,就能把它们钓上来。鱼饵更好将就,随便从海滩上检一只小鱼虾,不管腥的臭的,钓油光鱼都好使。钓到一条以后,连臭鱼烂虾都不用麻烦了,就用油光鱼的肠子或肉钓它的兄弟姐妹没有不上钩的。 前些天外地的几个朋友来找我钓鱼,为了给大家节省开支,我就把他们领到了溯河口。他们拿出自带的鱼竿坐到河边就开钓,我什么也没带,就从养虾人的窝棚里找了根拴着鱼钩的竹竿子,也和他们排在一起钓了起来,我人长得本来就土,再用这样的土武器,简直就是双料的土老帽。但我心里有底,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拜我这土老帽为师傅。我不会钓鱼,只有油光鱼才上我的钩。油光鱼咬钩的动作很大,只要它一拽钩,我就把它拽上来。小竹竿短小精悍,我一会就钓了十几条。那几个挥舞着大鱼竿看鱼漂的哥们,连条死的都没钓上来。他们跑过来向师傅我求教,我为他们一人发了根竹竿子。还没到晌午,就弄了个满载而归。 油光鱼肉质细白,鲜嫩可口,既可红烧,又可做汤,在我们当地有“十月油光赛羊汤”的美誉。我们到一家附近的饭馆吃饭,每个哥们都点一道海边上的特色菜,就我没点,我选了六条自己钓的大油光鱼,让饭馆的师傅加工了一盆子油光鱼白菜炖豆腐,结果就我这盆菜量最大,价最低,味最好,剩下的最少。大家都说这个菜既简单,又好吃,我说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吃法,就是用卤虾油一煮,除了葱花和姜片,什么佐料也不用加,晾凉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用冷藏,一个月也不变味。 酒喝到半醉的时候,朋友们对这次溯河口之行都发起了感概,有说钓油光鱼真过瘾的,有说吃油光鱼真解馋的。听到这个馋字,我突然想起了我老父亲生前写的一篇钓油光鱼的杂文来,文中引用了一位把贪官拉下水的家伙写在日记里的一首歪诗:“事出全因利,人昏皆为贪;莫说香饵妙,端的是鱼馋!”告诫人们,特别是身居要职的人员,只要不贪不馋,就不会上不法分子的当,就不会帮着不法分子坑害国家,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甚至把小命都丢了。
这不是我钓上来的,是从市场上买的,八块钱一斤呢
和白菜豆腐炖在了一起,样子不顺眼,吃着很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