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战马》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取材于英国作家麦克.莫伯格创作于1982年的同名儿童小说。故事是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小镇男孩阿尔伯特与他养大的马--乔伊之间一段非同寻常又催人泪下的故事,一言以蔽之,最大的亮点自然就是通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阿尔伯特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英国南非殖民战争的退役老兵,他为救战友受伤致残,瘸着一只腿,艰难地经营从农场主那里租来的一个小小的农场。在拍卖会上,他不惜得罪农场主并与之竟拍,买下了这匹体形俊美、桀骜不驯的小马。曾目睹了小马出生的阿尔拍特把它命名为乔伊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战爆发后,阿尔拍特的父亲为了农场的生计只好卖了乔伊,故事自此展开。
这次不玩故事简介了,把一个影评或者叫观后感写成电影回放实在有点雷人,关键是那天看完后想写几笔又有事打断了。只说我印象中感人至深的几个桥段吧。
1, 阿尔伯特和乔伊第一次犁地。迎着肆虐的风雨,少年阿尔伯特和未成年的乔伊吃力地拉着犁,在满是碎石的土地上艰难地开垦。当那犁铧深深地翻开贫瘠的土地,对阿尔伯特一家来说,犁开的是希望;对少年阿尔伯特和乔伊,则是战胜恐惧,是不屈,是成长。
2, 买走乔伊的年轻英国军官寄给阿尔伯特的几幅乔伊的素描。这些素描是在他牺牲后才寄到乔伊手中的,不长的桥段,我读到的是承诺,更是理解与抚慰。
3, 开小差的德国两兄弟。显然这只是为了引出乔伊在法国的一段不寻常经历,引出做果酱的老人与孙女,为后面的故事展开埋下伏笔。“我答应了爸妈要带你回家的”,这个简单的理由就足够了。兄弟俩双双被枪毙的结局既直面了战争的残酷又从战争中跳出来,还是亲情与人性。
4, 乔伊冒死穿越战场。当乔伊在炮火中左冲右突,最终却被层层铁丝网死死地缠住时,相信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心痛不已,甚至流泪。但最妙的桥段是德军、英军这个敌我双方的士兵们竟然会为了解救一匹马而暂时“休战”。双方各有一个士兵前去解救乔伊,他们齐心协力地小心剪断乔伊身上的铁丝,甚至还会聊一聊彼此的伙食和战壕里那讨厌的老鼠。乔伊被解救出来后,两个士兵绅士地选择用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它的归属。当然也是人性,是对生命的尊重。又想到一个无关的问题,这就叫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5, 满身伤痛回到英军中的乔伊。导演有意不让乔伊马上回到他的主人,也就是阿尔伯特身边,安排他和它相见的场面也别具匠心。双目受到毒气伤害的阿尔伯特只能通过口哨来呼唤自己失散很久的伙伴乔伊。当官兵们用水洗涮掉乔伊蹄子上、额头上的污泥,验证了乔伊的体貌特征时,少校向阿尔伯特保证,“会象对待士兵一样照顾它”。这其中自然有战友情,也有对生命的尊重。
6, 乔伊的回家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虽然官兵们凑了钱欲帮助阿尔伯特买回乔伊,可竞争者却不只是小镇上的屠夫一个人。那位法国做果酱的老人为此奔波了三天,甚至打算不惜卖掉农场也要给失去父母的孙女一个礼物,一个安慰。但当他确认乔伊是阿尔伯特从小养大的后,还是把马给了他,甚至连钱也没要。有意思的是,我想到的是这故事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乔伊的战友们至少会威胁那个讨厌的与之竞争的屠夫吧,甚至会揍他。这个问题就如同当少年阿尔伯特照顾乔伊要参军时那个青年军官回答他的,(当年的阿尔伯特因年龄不足不能参军),“法律不是我订的”。扯得远一些,我想起了大尾巴鹰先生关于中国为什么不能顺畅地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讨论,这就是价值观,普世价值观的不同吧。法律与公平,这就是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人已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的一方面。
最后说一句,这部电演的摄影和配乐也是相当精彩,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包括那位只有几个场景,数句台词的阿尔伯特的母亲,简而言之,一部精品的打造就要从每个细节做起。
还有:感谢酱油二哥!他推荐的。另外几部没看过的,也准备找时间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