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樱花 发表于 2014-1-28 09:53
文武兼备,安重根义士永垂不朽!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被捕后,被关押于“关东都督府”监狱(今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三号舍九号房,由于国际舆论的声援,虽然身陷囹圄,但受到一定“关照”,由佐木隆三著、朴龙根译《伊藤博文与安重根》一书中就提到:“……至今为止,当地的监狱韩国人的处理,一直采用与中国同样的方法,但此次却给予日本人同样的待遇,一天允许搞二、三次狱中锻练,不进行拷问和鞭挞,自由自在地表达所怀……”。所以在“关东都督府”监狱署被关押的最后144天里,安重根写下了《安应七历史》、《东洋和平论、序、前鉴》等重要著作。1910年(庚戌)二、三月间,又应那些被其人格所感动的典狱、宪兵、翻译、看守等人的请求,为他们挥毫书写赠言,尤其是对安重根特别崇敬的日本人也纷纷通过典狱栗原贞吉索取其墨迹,短短两个月时间就书写了二百余副书法作品。安重根的自传《安应七历史》中也曾提及:“……于是,我开始著述〈东洋和平论〉。当时法院和监狱的一般官吏,有心把我的墨迹留作纪念,买来几百张绢匹纸张,求我题字。事不得已,我不顾自己书法之拙劣,他人之耻笑,每天都要书写几小时……”。 现在已发现的安重根书法作品有五十余副,大多数分布在韩国、日本。其中出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格言有九副,包括“志士仁人杀身成仁”,“人无远虑,难成大业”(出自《论语·卫灵公》),“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出自《论语·宪问》),“戒慎乎其所不睹”(出自《礼记·中庸》),“ 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出自《论语·里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不凋”(出自《论语·子罕》),“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自《论语·学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论语·公冶长篇》)。 旅顺博物馆所藏的安重根手书是唯一一幅有明确记载的中国境内的收藏。此次参加韩国《安重根义士义举100周年纪念遗墨展》展览的还有安重根另外三副遗作:“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戒慎乎其所不睹”、“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现收藏于日本京都龙谷大学。
安重根的书法作品以楷体为基础,融入行书的笔意,位于行楷之间,运笔以中锋为主,遒美劲健,运笔流畅,力道充足,在落款的下方按以断指掌印,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同时通过 “国家安危劳心焦思”,“丈夫虽死心如铁 义士临危气似云”,“志士仁人杀身成仁”,“独立”等书法内容,反映出安重根忧国忧民、渴望韩国独立、渴望东亚和平的心境。尤其是安重根被执行绞刑前的早晨,为监狱看守宪兵千叶十七所书的“为国献身军人本分”,气势逼人,更充分显示出他从容面对死亡威胁,为国家奉献生命的高尚情操。 条幅中断指掌印的由来:1908年10月12日,义兵起事失败后,安重根来到克拉斯基诺(烟秋)的下里,与11名战友宣誓结盟,为表示反日决心,各自截断左手无名指的一节,滴血于碗,安重根在一面长3米、宽2米的太极旗上用众人鲜血书写了“大韩独立”四字。据传,安重根曾当场发誓:三年内,要是杀不了伊藤博文,就以自杀来证明自己的无能。断指掌印亦成为安重根书法作品中独特印记。 安重根就是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国人的意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其所著《东洋和评论》就非常鲜明的指出中、日、韩三国唇齿相依,应该互相帮助,团结一致,才能抵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主旨思想是亚洲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是实现各自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的出路。安重根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争取朝鲜民族独立、亚洲和平击毙伊藤博文的义举,对推动亚洲人民反日斗争起到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令世界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