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告诉他们马莉亚在北京当兵后的消息,赵建军、方文、郑伟一周都在策划去八一体工队延庆基地看马莉亚,虽说马莉亚只是曾经和江山、方文同一个学校的,但是江山、方文对马莉亚没有印象,这----丝毫没有减少江山和方文对马莉亚的热情,这热情在赵建军和郑伟那里更是放大成为了激情,因为江山和方文似乎还能回忆起马莉亚的影子,而赵建军和郑伟心目中,仙女什么样演员什么样文艺女兵什么样邓丽君什么样。。。。。。马莉亚就什么样。
四个黄冈籍战友,江山在国旗班,赵建军、方文、郑伟同在老虎团,郑伟跟一首长当通讯员,方文在通讯连,赵建军在警卫连,他们三个是住在一个营地的。江山回到国旗班后,又相继将打探到的一些消息通过方文告诉他们。江山说,马莉亚的父亲以前是黄冈军分区的后勤科长,后来调到新洲县当武装部长,说现在新洲已经从黄冈地区划到武汉市了,也就是说马莉亚是武汉市的人。江山背后的意思是马莉亚是武汉市大城市的人,大城市、女人、在北京、女兵、女文体兵。。。。。。这些符号无疑给马莉亚加分加到天边边去了,吊足了这四个男兵的胃口,也让他们更加期待周日的探访马莉亚行动。
四个战友中,郑伟最有文化,加上在首长身边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列了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熟悉地图,从北京城到延庆基地的线路图背的滚瓜乱熟。时间,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集合,什么时候出发,江山在什么地点跟他们汇集,什么时候抵达延庆基地,什么时候返回。。。。。。具体到了以分钟为单位,同时,他指出,通过计算,他们一天跑个来回,在时间上非常紧张,请各自跟自己的首长说明情况,给予理解,万一没按时间返回部队他们就是跑也要跑回来,请首长不要担心,主要是不要给予纪律处分。郑伟还指出,早上他们必须6点出发,那时候部队食堂还没有开饭,各人带一水壶水,他们上街吃早点并带足干粮。郑伟在周五还向首长要了一份介绍信,给延庆基地的,介绍他们四个战友去看望老乡,请予以接待为盼,并分别给他们两人自上而下请好了假。
周六下午,是老虎团打扫卫生的时间,完成打扫任务后,郑伟找到方文、赵建军,将明天去延庆基地的细节做了最后一次探讨,并指示方文将他们的最后探讨方案利用他的通讯优势通知国旗班的江山知晓。
纯真年代(五)
如果说赵建军当兵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有饭吃白天有组织晚上回屋里有亲人搭白(湖北话聊天的意思),那么郑伟当兵----到北京当兵----有两个目的。
一是最低的目的,吃上商品粮。郑伟是“半边户”,他的父亲是黄冈中学地理老师,他的母亲是农村人,政策上孩子随母亲,母亲是农村户口,孩子就是农村户口。
郑伟的父亲郑芒种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分在著名的黄冈中学教地理,文革期间,学校组织到林家大湾参观学习,郑老师的一句“原来林副主席家是个大地主啊”被同行的历史老师告到学校,郑老师被打回原籍,大别山里山沟沟但店公社。但店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国家主席李先念,湖北省省长张体学。。。。。。都在但店打过游击,这个山沟沟出去的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一大把一大把的,所以并没有把在北京读过大学的老大学生郑芒种先生当回事,一个思想落后的臭老九像一粒珍珠样掩埋在大山丛中,到了30多岁,找了一个驼背文盲女人当老婆,生下来郑伟兄弟四个兔崽子。
只到文革结束,地区教委才从山沟沟里将郑老师翻出来,当时的政策叫“归队”,回归教师队伍。环境改变人,郑老师回到黄冈中学,青云街8元钱一件的西服一穿,民国时期的老学究的风范出来了。
传说中的郑老师有三绝。一绝是到任何班级任何年级上课不带课本不带备课本,空手甩去,娓娓道来,将45分钟讲得满满当当。二绝是进教室就在黑板上画地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地图、任何一座山脉的走势图、任何一条河流的流域图。。。。。。信手拈来,丝毫不差分利。三绝是一次高考前的半个小时,郑老师走到文科高考考场,在黑板上讲了重点,发了试卷,考生一看,全体哗然,100分地理试卷题郑老师刚才讲准了大约70分。黑板上郑老师画的地图的痕迹还在。
据传,郑老师刚回黄冈中学教书时,一件8元钱的旧货西服把他装点得风流倜傥,引起跟学校女老师的一起绯闻演变成的丑闻。学校从关爱国家特级教师的生活出发,将郑老师的驼背老婆招来,并安排在学校工作,司打钟一职。那时候虽然有电铃控制上课下课,但是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这时就需要郑老师的驼背老婆到老槐树下,一声一声地敲响回声嘹亮的大铁钟。
郑老师有时候晚上喝了酒,就对着一个笔记本翻看,这个笔记本是五六十年代一个女人送给郑老师的,扉页上还写着:“亲爱的郑芒种冈学:让我们把我们的青春投入火热的革命事业中去吧。邓春娥”其中,“冈”字打了一个叉,改成了“同”字。每每对着这个空本子看时,郑伟就知道父亲在回忆青春、回忆北京、回忆师范学院、回忆邓春娥。。。。。。
父亲总是跟郑伟讲一个故事,说他年轻时在黄冈中学读书时,老师给他们讲的一个故事:黑板两边一边挂一双草鞋,一边挂一双皮鞋,好好读书,就当革命干部吃商品粮,不好好读书就回家当农民种地,这个故事就是用这么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于是,郑伟就树下了自己最低的理想,吃上商品粮。这个理想一定要实现,这个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郑伟的最高目的是当上北京人。郑伟知道自己基础差,考不上大学,所以在高中毕业的最后一年,请求父亲帮他当兵,父亲有学生考上了军校,在部队有一定的职务和权利,把郑伟安排到了部队,并且安排了在北京当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