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一日十谈————吹吹小小说理论
查看: 4384|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日十谈————吹吹小小说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3-14 17:3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4-3-14 17:49 编辑


蝴蝶效应的启示



    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能引起一场海啸,这是一个理论。
    有一个鲜活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问题,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在萨拉热窝被被刺杀了,这给了德国威廉国王一个借口。而同为斯拉夫民族的沙皇俄国立即全民总动员,准备驰援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塞各那。英法日本土耳其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这说明一个小概率的个人被杀事件在各种条件挤压和传导下就会成为死亡上千万人的大事件。即为蝴蝶效应。
    小小说适应蝴蝶效应的机会很微弱,不像长篇小说那样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演绎各种事件的成因发展以至于矛盾激化形成高潮的人物场景。情节借鉴是靠不住的,但对于小概率事件的演变逻辑似乎可以有所展望。由此及彼的矛盾观察,引申出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对蝴蝶效应的准确理解吧。
    从一种看似荒谬的成因中,找到极其合理的传导结果,这很玄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1

68
发表于 2014-3-29 08:58 |只看该作者


57,戈培尔效应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

    关于谎言真理的认知,对于普遍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做出自己的判断不是难事。判断这些若仅仅是智慧问题,那么对于小说思考的价值或许是轻忽的。一旦这种判断被各种政治声音异化,那么就不是技巧问题了,而是人类劣根性和人类良知的较量了。这也会给小说思维提供充足的样本。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3-29 08:57 |只看该作者


56,麦特卡尔夫定律

   麦特卡尔夫(Robert M. Metcalfe)定律可以描述为: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N 个联结可创造出 N*N 的效益。该定律的提出者为以太网的发明人罗伯特·麦特卡尔夫。麦特卡尔夫定律的核心思想可以举例来说,即电话是一个人打给另一个人,信息是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端口,得到的效益是1,一个电视节目 N 个人同时收看,信息是从一个端口到 N 个端口,得到的效益是 N;而在网上,每一个人都能够连接到 N 个网站,N 个人能看到 N 个网站上的信息,这样得到的信息传送效益是 N 的平方。也就是说上网的人数越多,产生的效益越多。

    这原理表明,网络小说时代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纸媒小说,成为新的写作和阅读模式。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3-28 22:09 |只看该作者


55,奥卡姆剃刀原理

    公元 14 世纪,威廉 (William of Ockham) 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小说传播在资讯时代已经没有阅读障碍,甚至一些禁书都可以顺利读到,这是当今社会去除各种阅读禁锢的一个好的时代。当约束人类思维的那些障碍被逐步消除,小说思维空间被极大释放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4-3-28 22:08 |只看该作者


54,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小说思维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假定污水和酒在理论上具有绝对的正确概念,那么有太多的人文现象需要小说人去挖掘小说题材。一个人幸福,而九个人不幸福,这个小社会肯定是不幸福的。九个人幸福,一个人不幸福,这个社会是幸福的吗?从酒和污水定律看,那也是不幸福的,但社会学的意义会赋予幸福的概念。九个新四军士兵和一个新五军士兵歼灭了一个鬼子需要写成传记,那么九个新五军士兵和一个新四军士兵歼灭了三个鬼子需要不需要也写成传记呢?这都是需要思考的。写小说没了自己的思考,能写出什么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3-28 22:07 |只看该作者


53,人类思维定律

    人类思维是无限扩展的。思维的终结是相对的;思维的扩展是绝对的。思维的扩展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总会在人类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无限制的扩展下去。因此,人类必须采取思维限定的措施,去维持人类社会的相对稳定。当这种人为的“限定措施”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时,它便成为人类的公敌思维。而且,任何公敌思维都是后患无穷的。


    小说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细分部分,在无数的思维中有自己的地位。小说诞生到现在,各种各样的思潮风起云涌,成为小说人临摹小说的标本和方向。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每一个阶段的小说思维既有既定价值,但同时也有局限性。在某个特定时期,某个小说理论或思维是极其珍贵的,但同时不可避免会有被淘汰的命运。短暂的稳定性差生同时就有前瞻性的萌芽,一旦前瞻性前沿小说理论成为正逢其时的先锋思维,那么此前的要适当淘汰,此后的被密切关注,这是小说思维紧跟人类进步思维的必然规律。保守传统只能是历史的标本,但绝不会成为小说思维的标本。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4-3-28 22:07 |只看该作者


52,乔布斯法则

    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 乔布斯说,他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他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说:“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

    人才现象是小说素材里经常遇到的一个范例。或许管理学上会对人才的评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测评体系,各种指标都是逐渐完备的。但小说里的恩彩则是作为人出现的,而不是管理学的上的一些符号。对这类人的临摹表现可能只有小说才能完成。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3-28 22:06 |只看该作者


51,奥格威定律

    奥格威是Ogilvy&Mather公司的创造者(如今WPP公司的一部分),他曾经撰写了一本名为《Ogilvy on Adertising》的著作。在书中,奥格威先生写到:在任何一位O&M公司任职的领导都会接到他送出的一个俄罗斯嵌套娃娃,在打开嵌套娃娃时他们会发现其中又是一个小一些的嵌套娃娃,就这样一层一层,在最后一个很小的娃娃里面是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如果我们只是雇佣那些不如我们的雇员,公司将逐渐成为侏儒,不过如果我们雇佣的员工总是要超越我们本身,有朝一日公司会成为巨人。”

    写小说要跟那些人经常交流,我看最主要的选项就是和比自己更有深刻见解的人多交流。若是和不如自己的人经常交流,提高是不可能的,退步也是意料之中的。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4-3-26 20:56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丑小鸭定律

    美籍日本学者渡边慧证明了“丑小鸭定理”。这个定理说的是“丑小鸭与白天鹅之间的区别和两只白天鹅之间的区别一样大”。这个看起来完全违背常识的定理实际上说的是:世界上不存在分类的客观标准,一切分类的标准都是主观的。渡边慧举例子说明这个定理: 按照生物学的分类方法,鲸鱼属于哺乳类的偶蹄目,和牛是一类;但是在产业界,鲸和鱼同属于水产业,而不属于包括牛的畜牧业。分类结果取决于选择什么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而特征的选择又依存于人的目的。


    小说网站对小说的分类其实很可笑,那不过是个简捷的一般性的分类工具。任何主题的背景和叙述文章笔法都不可能会成为一种标签,甚至那些小说思维被贴上标签是对小说的反动举措。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归类的,就算归类了也是虚妄。从系统论的角度做出的任何归纳都是有缺陷的。言情小说就不能成官场小说,武侠小说不能成为纯文学的主张都是极其荒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4-3-26 20:55 |只看该作者


四十九,白德巴定律



    白德巴定理是指,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由古印度哲学家白德巴提出。


    其实这个道理,子曾经曰过,就是那个失言和失人的教谕。这套用在小说评论里,说你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这里并非是指单纯的批评或赞扬,而是对每个作品和作者本人的判断。从修身养性的角度看无疑是最佳选择。颓废地观察结论是,没人会在意你怎么说。高调的参与结果是,没人真的会去对作品细细揣摩。管住舌头本身就是修身,这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4-3-26 20:48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八,零一效应



    即无限猴子定律中的零一定律,要么不可能发生,要么有可能发生。

    在数学概念里,零一率是概率定律,但在小说里有一个现象就是,你不可能遇到懂得你小说的人,也可能会遇到懂得你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4-3-26 20:47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七,小鞋效应



    现代社会的“穿小鞋”现象往往体现在工作环境中的上下级关系中。当下级给上级提负面意见或给上级以负面情绪刺激时,往往会导致上级对下级实施程度不同的报复与惩处,这种社会效应即小鞋效应。北宋时,有个名叫巧玉的姑娘,长得很美丽且善良。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怀恨在心,便暗地里找机会整治她。恰巧这时有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了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就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男方送来的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当着众人的面,巧玉又急又恼,一气之下上吊自尽。后来,人们便将这种背地里打击报复或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的做法,叫做“穿小鞋”。


    小说素材里不乏这样的小鞋事例,如何能把耳熟能详的素材演绎出从没有过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4-3-26 20:45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六,无限猴子定律

    有无限只猴子用无限的时间会产生特定的文章。其实不必要出现了两件无限的事物,一只猴子打字无限次已经足够打出任何文章,而无限只猴子则能即时产生所有可能的文章。无限猴子定理是来自波莱尔一本书籍,当中介绍了“打字的猴子”的概念。这个定理是零一律的其中一个命题的例子。不过,当波莱尔在书中提出零一律的这个特例时,柯尔莫哥洛夫的一般叙述并未给出结论。零一律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律,它是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发现的,因此有时也叫柯尔莫哥洛夫零一律。其内容是:有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不是一(肯定发生),就是零(肯定不发生)。这样的事件被称为“尾事件”。尾事件是由无限多的随机变量的序列来定义的。比如它不是与X1的值无关。比如假如我们扔无限多次银币,则连续100次数字面向上的事件是一个尾事件。

    其实已经证明,用科学来证明人文现象是很荒谬的事情,比如方舟子用科学来判断韩寒的小说作假就很可笑。但科学的某些理论能给小说很多启发是有道理的。比如无限猴子定律,尽管那对猴子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它的概念设定给了小说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想象。像那些著名的实验,如电车难题、空地上的奶牛、定时炸弹、爱因斯坦的光线、特修斯之船、薛定谔的猫、缸中之脑等等若仅仅是无限猴子定律的延伸思想实验,那么小说人从中找出什么是最完美小小说的概念判断是不是也很有趣呢。由此倒逼追寻小小说的各种思维生态可能会更有趣。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4-3-26 20:30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五,坏小孩现象

    有时候小孩子为了留住父母的爱会用一些伤害自己的方法,比如坏小孩现象。有的孩子平时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当他表现好的时候,父母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而只有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才会特别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引导自己变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因为只有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关注和关心,这是很多坏小孩的心理根源。

    坏小孩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现象,体现在小说上,那么就是挑动一般人审美感觉的题材选取方向的惊异举动,比如性倒错。在此类选取上,各种乱伦、变态的社会现象被大力强化成一个写作方向。对纯粹动物性的人性低端状态进行描述,引起读者的好奇。父女、母子、岳母女婿、兄妹、姐夫小姨等违背人伦的文字成为噱头,甚至警察罪犯、老师学生、黑人白人、高官农妇等变态性行为都成为文字工具。澳大利亚去年的一个电影《忘年恋曲》堪称代表。两个邻居姐妹很要好,一直住在一起,结婚后还是邻居。两家儿子长大成人后也是好友,却分别爱上对方的母亲,和对方的母亲做爱。这类性爱可能是存在的,但除了吸引眼球,真的没任何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4-3-26 20:29 |只看该作者


四十四,坐向效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人们把因为坐向而影响交往质量的现象,称之为坐向效应。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电视节目制片人请教专家,怎样才能把节目办得更叫座。据他介绍,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可惜的是,总是缺乏论辩高潮,每次都在气势不足中收场。由于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希望办得更出色一点。心理学家听后,给他建议:“改变座位的配置方式”。也就是说改变一下每个论辩者的坐向,由以往的横排而坐,改成两人相对而坐。自从接受这个建议后,每次的节目都能掀起热烈的论战。不多久,这个节目就成了众人争看的节目。据说,争论之热烈,使那位心理学家都感到惊讶!这种因坐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被称之为“坐向效应”。

    小说的视角选定各有喜好。但有的小说令人喜爱,有的小说令人不忍卒读,可能原因是很多样的。但视角设定会不会和读者形成默契似乎也是一个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一个大事件,可能会是一个小事件的透析。一个悲剧事件,可能会是喜剧的视角。一个胜仗,可能用人性来观察更入心。实在是个不可忽略的技法。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4-3-26 20:28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三,梅菲定律

    人生有很多没有道理的道理,最著名的一个是梅菲定律,是管理专家梅菲提出的。意思是说,你预料之中的事没有发生,而你预料之外的事却发生了。梅菲定律据说是这样发现的:有一天,他伏案写稿,刚刚写了两行,感觉不满意,就一手揉烂,想扔出窗口,但却掷打在窗框上。他于是又捡起来,瞄准窗框一掷,竟然飞出窗口。这一件小事启发了他的灵感,由此归纳出一个人生定律:凡事好像罚点球,平时怎么踢怎么中,但是越有名的球员,在关键的时刻越容易失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关键时刻准掉链子。

    小说里的闲笔也是这个道理。普遍的道理之外,总有一些说不清的道理困扰于心。小说应该说的当然要说,但可有可没有的闲笔在很多时候对文章的烘托作用也是不能小看的。至于闲笔的用量和关键位置,当然是各有千秋,没有一定之规。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4-3-26 20:27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二,迁移效应

    迁移效应是指在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有一个例子,著名车王舒马赫在滑雪时候出了意外,至今昏迷不醒。对于跑车,舒马赫可能是一流的,但对于滑雪可能是二流的。从一个领域的高度来衡量另一个领域的高度是模糊的迁移观念。诗人写小说能写好吗,很难说。政治家能对农业发展很熟练吗,也很难说。跨领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是小说人物关注的对象,值得。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4-3-26 20:26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一,蔡加尼克效应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小说创作也是这样,尤其侦探小说是这样。对于剧透或者说一看开头和标题就知道结尾的小说,被人很快忘掉是一定的,原因就是他知道了,脑波也就归零。对于不知道的就会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对已知的内容反复记忆,完成读者和作者的阅读交流。斯坦尼话剧体系对收场的神秘设定和布莱希特话剧体系对人生百态的陌生化处理,都是对加重记忆的很好样本。小说大概也应该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4-3-22 08:31 |只看该作者


40,华盛顿合作定律

  华盛顿合作定律,就像篓子里的螃蟹,篓子里面放上十几只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也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这个小例子说明的就是“华盛顿合作定律”。具体表现有旁观者效应、组织内耗和社会惰化现象。

  小说对社会的观察应有此意。老汉跌倒扶不扶?你当升迁,我为何不能?这些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成为写手们观察人性的最佳视角。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3-22 08:30 |只看该作者


39,苛希纳定律

  在管理中,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多四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三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三倍,工作成本就多六倍。
  麦哲伦是近代航海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带领自己的船队成功地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获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帮助。麦哲伦为了获取国王支持采取了了最佳的成本原理。在觐见国王时,他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同往。在当时,帕雷伊洛久负盛名,是公认的地理学权威,国王对他也相当尊重。其实,在麦哲伦等人结束航海后,人们发现了帕雷伊洛当时对世界地理的错误认识及他所计算的经度和纬度的诸多偏差。由此可见,劝说的内容无关紧要,卡洛尔罗斯国王只是因为那是“专家的建议”,就认定帕雷伊洛的劝说是值得信赖的。正是国王的美即好心理效应——专家的观点不会有错——成就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伟大成功。

  小说写作也有个路径的技巧问题,这当然并非是说必须走捷径。在冗长的篇幅里和繁琐的对话里,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设问,假若我来写会怎么写。可能各种流派的存在给了不同写作者不一样的语感触及,对于路径选择有自己的审美把握。简捷未必就是好的,但对于阅读者而言,怎样才是最舒服的和比较舒服的,那些是比较难受的和不舒服的,这个真的需要警惕。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3-22 08:27 |只看该作者

38,自己人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会相互影响。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便矫正对方某种行为。有意施加影响的技巧很多,其中“自己人效应”便是其中之一。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小说流派的核心人物和拥趸都是自己人,小说偶像和粉们都是自己人。而且偶像和粉也是不管变化的,比如韩寒粉王朔,残雪粉韩寒,王蒙粉郭敬明。粉也会成为偶像,和自己的粉们成为自己人。小说的魅力那样深厚,自己人可能就会越来越多。这确实是好事。至少说,这是百花齐放,彼此争艳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3-22 08:27 |只看该作者


37,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威廉.H.达维多提出。定律内容: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第一个淘汰自己现有的产品。


  这个定律对我印象很深,原因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曾经的小说作品。总有个感觉,写小说之前信心满满,写成之后总觉得没有表达出曾经的思考。甚至认为自己写成的小说没有一篇令人满意的,总想写出自己满意的小说作品。若是这样,就要即使淘汰一些不成熟的欠考虑的小说思维。当然,淘汰不是彻底割裂,是扬弃。只有这样的自我修炼,可能才会有更好的小说作品出现。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3-22 08:08 |只看该作者
北原 发表于 2014-3-21 10:05
我感觉《金瓶梅》里面性爱描写并不是很多,只不过大家把目光投入到那部分比较多。

正式的性描写不是很多,但那些准备工作很丰富,劲儿往一处使,单纯去看那些床没啥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3-21 10:05 |只看该作者
红粉 发表于 2014-3-21 09:20
36,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 ...

我感觉《金瓶梅》里面性爱描写并不是很多,只不过大家把目光投入到那部分比较多。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3-21 09:20 |只看该作者


36,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小说经典作品中有一本书叫金瓶梅,里面的性爱描写段落是很惊人的。对于这种推向极限的性爱描写,从小说的张弛手法上是不可取的。所谓肉多不香就是这个道理。小说的情色源于情感的深度探究,不可或缺,却又适度难控,这个分寸把握在古今中外的作品里都有探索。多少算刚刚好,可能与大多数人的阅读默契有关。而这种默契又是无时无刻在变化的,很难有个既定标准。不像理化试验是有指标的,都只能探索。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3-21 09:19 |只看该作者


35,凡勃伦效应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小说素材里不乏这样的人物典型,只要你注意观察。国人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并非是一种实在的需要,而是一种喜欢炫耀的心理。大到私人飞机名车,小到珠宝名表,不一而足。一般消费者买不到兰博坚尼百达翡丽,但试一试爱马仕苹果5是有可能的,就算卖肾售处也在所不惜。这在很多时候不是变态,而确实是一种存在的社会心理。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3-21 09:19 |只看该作者


34,马蝇效应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这就是著名的“马蝇效应”。“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因素。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1860年大选结束后,有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巴恩说,“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的话是有根据的,蔡思的确是个狂态十足的家伙。不过,蔡思也的确是个大能人,林肯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财政部长,并尽力与他减少磨擦。蔡思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而且嫉妒心极重。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被林肯“挤”了,他不得已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林肯却任命了西华德,他只好坐第三把交椅,因而怀恨在心,激愤难已。后来,《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特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狂热地上蹿下跳,谋求总统职位。林肯以他那特有的幽默神情讲道:“雷蒙特,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么你一定知道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这匹马很懒,但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腿都差点跟不上。到了地头,我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马蝇打落了。我的兄弟说:“哎呀,正是这家伙才使得马跑起来的嘛!”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现在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正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的那个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小说的写作从本质上是内心的欲望驱使,但外因的刺激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奖励、表扬等等。在评论中对好的小说作品予以肯定,不仅仅是懂得小说的意义,更主要是对小说人献身小说创作的一个鼓励,这当然与那些人情作怪的吹捧是有区别的。而一些诚恳的批评意见,在某些人群中也是一种马蝇效应,但不是所有小说人都能接受,只对敏感的人有用。这说明马蝇效应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3-21 09:18 |只看该作者


33,蘑菇管理




    蘑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阳光雨露了。
    初写小说的人其实也是这样,一张白纸想成为一幅绝妙的书法或画作,坚持是最重要的。但是不是坚持就能写好是很难说的,但在写作初期没人重视没人理会是最常见的一个事情。可能这份努力比稍有名气的写手要来的辛苦,但你喜欢了,就是值得的。充分考虑写作的各种障碍和困难,是要有心里准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4-3-21 09:17 |只看该作者


32,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指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在小说技巧中,有个很重要的对比手法。但明显的对比很可能会造成一种浅薄,但那种比较隐蔽的对比就能让被比较的人容易接受。那就是把一种对比植入习惯的思维中,达到某种写作目的。甚至,对比的某种荒谬性存在合理推断中,是经常用到的幽默或黑色幽默。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3-20 10:16 |只看该作者


31,黑天鹅效应



    在18世纪欧洲人发现澳洲之前,他们一直相信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在当时人眼中,天鹅没有可能不是白色的。直到欧洲人发现澳洲,看到当地的黑天鹅后,才发现自己的无知。这一事件证明了人们的认知具有局限性:虽然你是在观察了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了“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但只需要另一个发现就能将它彻底推翻。黑天鹅效应,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几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黑天鹅效应的影响。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逐渐提高的,在没有发现新的归类之前,一些结论都是相对正确的。一切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论断在某个时期是正确的,但不是无限正确的。认识的进化适用于文学观也是一样。没有任何绝对权威的主张是不能改变的,只是相对的正确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文学观点和主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