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转载——中国地缘政治:封闭的大国
查看: 444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中国地缘政治:封闭的大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6-12 19:2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6-12 21:02 编辑

编者按:

       乔治·弗里德曼的这篇文章曾引发世界范围的关注,作者以一种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中国的历史、地缘、民族、经济和军事等各个社会层面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预见性的见解。在中国正面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对华利益存在潜在威胁的国家的挤压时刻,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外在压力,是我们目前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的观点在西方具有很大市场,我们不妨拿来借鉴一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然,这仅是针对中国地缘政治利益擭取的一种观点而已,它的倾向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4
发表于 2014-6-13 18:10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14-6-13 17:13
中国有三大首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1. 在汉族地区维护内部团结。
  2. 维持对缓冲区的控制。

我甚至对作者把疆藏等地列为缓冲地带都严重抗议,按此逻辑,美国的阿拉斯加、佛罗里达和夏威夷,以及墨西哥湾都应作为缓冲地带。

随着美国战略东移至太平洋,中国的海洋“九段线”也不再被认可,加之,西沙、南沙等地富产油气,所以一些国家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而这正好符合美国遏制中国的企图,它也公开跳出来为难中国了,这就是南海问题的由来。现在,难受的是中国,如果我们有过激行为,这些国家就会把“中国威胁论”坐实,若我们一再忍让,就会失去的更多并引发内部矛盾。所以,美国如此威逼中国,那是它认为中国怎么做它都不吃亏,都有便宜可占。中国的办法很少,只能是同这些国家打太极,这是我们的难处所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6-13 12:38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6-13 09:53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战略玩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6-13 06:38 |只看该作者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6-12 23:29
啥时候的文章?还有满洲的提法,好像很落伍了。
没看出什么高深见解。
以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不 ...

至少表明,孤鸿是看了这篇文字。它发表于2010年,曾引发很大的反响。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看法并不与时俱进,他们更喜欢以自己认定的时间概念来“确认”中国的发展进度,在这类文章里,若发现与满清帝国的对比也不必惊讶。其实,我们需要借鉴的只是文中所持的观点,这一点在一些西方人眼中很难改变。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2 23:29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的文章?还有满洲的提法,好像很落伍了。
没看出什么高深见解。
以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不可能满足于做一个仅能保卫疆土的区域大国的。
中国的能源需求,国际贸易需求,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国防实力保驾护航,走向海洋是必然的。
习主席在亚信峰会提出的和平观显然更能代表世界潮流。这可以看做是对美国主导的霸权思维的正面挑战。
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扬言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更像是痴人说梦,面对崛起的中国,美国更焦虑。
问题仅仅在于,中国有着和平和崛起的愿望,而美国绝不甘心一个帝国的和平没落。
只要中国在内政外交上自身不出现大的举措失当,取代美国是迟早的事。
从新一届领导人履职以来,从大的方面看,还是务实进取,深得民心,挺有智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12 23: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地球人越来越不好混了。都在一个球上,天天互相瞎琢磨。外星人看着地球都发笑。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12 22:51 |只看该作者
挺好!给我们这些弱智的娘们扫扫盲。{: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12 21:44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的文章啊,看着就吓人呢,改天慢慢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12 20:35 |只看该作者
二战罗斯福为啥等着小日本炸珍珠港,看看有点味道
也是一种“岛国”心态,所以宁可牺牲官兵唤醒国民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12 19: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6-12 19:43 编辑

 Economic Dimensions of Chinese Geopolitics
  中国地缘政治的经济特征

  中国的地缘政治问题是经济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相当简单,中国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因此具有依赖性。不论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大,技术多么先进,也不论劳动力多么廉价,最终出口仍取决于其他国家进口中国商品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中国的船舶运输能力。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

  价格是其他国家购买中国商品的主要因素。而中国商品价格便宜则是由于中国的工资差距。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失去这种优势或由于某些其他原因,其出口能力将有所下降。例如,当今由于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同时工资差距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正如中国的贸易伙伴所见,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商品的价值与关闭本国工厂的政治代价相比也许将不再划算。

  而这一切都在中国的控制范围之外。中国无法控制国际石油价格。虽然可以利用国内现金储备对制造商发放价格补贴,但此种做法基本上等同于将资金重新转移至消费国。虽然可以实施价格管制来控制工资上涨,但这样做又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经济的重心是成为世界工厂,因此,中国完全依赖于世界继续购买中国货而不是购买其它国家的商品。

  中国还面临着其它问题,包括金融体系功能失调以及工业建设侵占耕地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而且有一定影响。但我们要寻找地缘政治的重心,而中国的重心在于,出口业越是蓬勃发展就越是容易受制于进口国。一些观察家曾警告说,中国可能会把钱从美国银行取走。这不太可能,但假设中国这么做了,那么没有了美国这个大客户,中国还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已经将自已置身于一个必须让客户满意的位置。中国每天都在与这一事实抗争,但事实是,其它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远远小于中国对其它国家的依赖程度。

  这又引出了第二个方面,同时也是更加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国的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是维系中原汉土的团结,而第三大任务是保卫海岸线。邓小平曾判断,开放沿海地区未必会破坏中原地区的团结。然而正如19世纪一样,沿海地区富裕起来,但内陆仍然非常贫困。沿海区域已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但内地并非如此。再一次,北京必须要平衡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利益。

  沿海地区的利益,与进口商和投资者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京的利益在于维护国内稳定。随着压力增大,中央政府将设法加强对沿海地区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一方面,内陆地区希望沿海资金转移到内地。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则希望留住资金。北京会尽量让双方都满意,以免中国分裂,同时避免效仿毛泽东的强硬措施。然而,国际经济形势越是恶化,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就越少,因此中国的回旋余地也就越小。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由第一个方面所产生。全球经济即使现在没有衰退,也总有一天会衰退。衰退一旦发生,中国的出口将急剧下降,那么北京当局必须在资金匮乏的内陆和损失惨重的沿海之间权衡利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内陆地区居住着大概9亿人口,而沿海地区人口只有大约4亿。当涉及到权力平衡时,内陆是对政权的真正威胁,而沿海地区则会破坏财富的分配。内陆有庞大的人口,而沿海则有国际贸易体系。北京将难以取舍。

  Conclusion

  结论

  地缘政治基于地理和政治。政治的基础是军事和经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却又截然不同。对中国来说,控制了缓冲地区就基本上解决了军事问题。有待解决的军事问题还是满洲东北部以及在太平洋地区保持均势格局的长期问题。


  中国的地缘政治问题就是经济。中国的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是维护中原地区的团结,而第三大任务是保卫海岸线,这两方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已经大于军事因素。中国内外面临的政治问题都因经济而生。上一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地域局限性。这种发展使得沿海地区得益,但内陆绝大多数地区和中国人却仍然落后。这也使得中国在其无法控制或适应的全球经济力量面前显得尤为脆弱。这在中国历史上已有先例,但中国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地方分权和削弱中央政府。邓小平的赌局正由他的接班人来完成。既然邓小平已经发了牌,接班人就必须赌下去。

       现实问题是,中国的经济现状究竟是发展的基础还是一个平衡游戏。如果是前者,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是后者,一切终将倒塌。然而似乎很少证据表明是前者。大多数中国人被排除在游戏之外,每个月的人均收入还不到100美元。因此说,这是一个平衡游戏,而且正威胁着中国第一大地缘政治任务:维护中原汉土的团结。

本文作者是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创立者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12 19: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6-12 19:40 编辑

  China's Geopolitics and its Current Position

  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当前局势

  从政治和军事角度看,中国已经达到了它的战略目标。缓冲区完整无缺,并且中国在欧亚大陆没有威胁。中国认为,西方势力试图迫使它撤出西藏是企图破坏中国国家安全。然而,对中国来说,西藏只是个小难题;中国不可能离开西藏,而西藏人民也不可能反抗并获胜,而且并没有国家试图入侵西藏。同样,新疆地区的维吾尔穆斯林也只是难题而非直接威胁。俄罗斯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侵略中国,而朝鲜半岛并不直接构成对中国的威胁,即使有中国也肯定可以解决。

  中国最大的军事威胁来自美国海军。中国高度依赖于海运贸易,只要美国愿意,其海军有能力封锁中国的港口。美国如果这样做,将使中国陷入瘫痪。因此,中国的首要军事利益就是反封锁。

  中国需要花费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建造出一支在海面上能与美国抗衡的海军。光是训练海军飞行员熟练进行舰载操作就需要几十年--至少要等到这些学员成为海军上将和舰长。而且这还未考虑到建造航空母舰、舰载飞机以及熟练掌握航空母舰作战精髓的时间。

  对中国来说,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封锁中国的代价,致使美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可以利用陆基和潜基反舰导弹系统来实现该目标。这一战略的解决方案是打造一支导弹部队,其布署足够分散使得美国无法对进行压制,且攻击范围足以从远距离对抗美国,射程至少应能到达太平洋中部。

  导弹部队要发挥威力,就必须能够识别和跟踪潜在目标。因此,中国如果要实施这一战略,就必须开发一套天基海事侦察系统。中国正集中全力研发这些技术。反舰导弹和太空系统,包括用以干扰美国卫星的反卫星系统,都是中国对于它唯一的重大军事威胁所做出的军事反击手段。

  中国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导弹来阻止船只往返台湾,从而封锁台湾。但是中国海军的实力不足以让足够的两栖作战部队登陆并进行长期的陆地作战。中国也没有能力在台湾海峡建立其空中优势。中国也许能骚扰台湾,但不会发动侵略。导弹,卫星和潜艇构成了中国的海军战略。

  对中国而言,台湾造成的主要问题是海事。台湾凭借其地理优势可以作为阻断南海与东海间海上交通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有效地把中国北部沿海以及上海孤立开来。如果将从台湾延伸到日本的琉球群岛也考虑进来,就会发现,只要掌握台湾,一个没有海军实力的国家也可以封锁中国北部海岸线。

  台湾对中国来说并不重要,除非台湾敌视中国,或者与美国这样的敌对势力结盟或被其占领。假设发生这种情况,台湾的战略地理位置将对中国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对中国来说,台湾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和能够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问题。虽然台湾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威胁,但也给中国带来了不能忽视的潜在危险。

  中国正在中亚尤其是哈萨克斯坦进行适度的扩张。作为传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哈萨克如今是一个能源生产国,而中国工业的发展也急需能源支持。中方一边积极发展同哈萨克的商业关系,一边积极修筑通往哈萨克的公路。这些道路打开了一条贸易渠道,使中国能够在进口石油能源的同时又能出口工业商品。

  中国这么做等同于在前苏联地区向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挑战。俄罗斯打算容忍中国在该地区加强经济活动,但是却担心中国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哈萨克斯坦历史上一直是俄罗斯在欧洲防止中国扩张的缓冲区,并且一直是在俄罗斯统治之下。必须密切关注该地区。一旦俄罗斯觉得中国在该地区变得过于积极主动,很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力量作出军事反应。

  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十分复杂。二战前,苏联曾试图操纵中国政局。二战后,中苏关系从未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友好,有时候两国关系甚至会恶化成直接对抗,例如1968年,中俄两军曾在乌苏里江一带爆发冲突。俄国人一直担心中国进入其太平洋沿海省份。中国则担心俄罗斯进入满洲而后长驱直下。

  这些情况之所以并未发生,是因为涉及到后勤方面的巨大挑战,而且双方都不愿冒险向对方宣战。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双方将继续保持这种谨慎。然而,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对俄国人来说并非是小事,俄罗斯可以选择在哈萨克与中国展开竞争。假设俄罗斯这么做且问题激化,那么可能造成双方紧张关系升级的第二个压力点就在太平洋地区,而双方与朝鲜半岛的毗邻关系可能会使问题更为复杂。

  但这些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美国封锁中国沿海,或利用台湾孤立中国北部,以及中俄在哈萨克斯坦的冲突,所有这些可能性,都是中国为做好最坏的打算而必须考虑到的。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兴趣封锁中国,而中国和苏联在哈萨克的竞争也不会升级。

  中国没有军事上的地缘政治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其传统的强势地位,其对缓冲地区的控制保证了国土安全。中国已经实现了三大战略任务。现时最脆弱的一环还是第一个任务:即维护中原汉土的团结。对团结的威胁不是军事上的,而是经济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12 19: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6-12 19:37 编辑

  China's Geopolitical Imperatives

  中国的地缘政治任务

  中国有三大首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1. 在汉族地区维护内部团结。
  2. 维持对缓冲区的控制。
  3. 保护海岸线不受外国侵略。

  维护内部团结

  地理上,中国比任何其他大国都更加封闭。其庞大的人口、安全的边境以及相对丰富的资源使得中国即使选择与外部世界保持最低限度的交往也能得到发展。如在毛泽东时期,中国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内部的利害关系和自身考虑,同时对外界持漠视或敌视的态度。除了参与朝鲜战争,以及力图平定缓冲地区之外,那段时期的中国是安全的,而且是相对平静的。然而在国内,中国则经历了周期性的和自发性的混乱。  

  对中国来说,闭关锁国的弊端就是贫穷。鉴于耕地与人口的比例,一个自我封闭的中国就是一个贫穷的中国。由于国民生活贫穷,以至于不可能依靠国内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哪怕是极其有限的发展。然而,一个孤立的中国更便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中国最大的危机就是汉民族内部的分裂。假设出现这种情况,同时中央政府权威减弱的话,周边的缓冲区就会脱离中国的控制,这时如果外国势力趁虚而入,中国就会措手不及。

  中国要蓬勃发展,就必须从事贸易,出口丝绸,银器和工业产品。从历史上看,陆路贸易并没有为中国带来麻烦。丝绸之路将外国势力带到了中国,而由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稳定。但整体形势是可以控制的。

  工业化的力量改变了中国贸易的布局及其结果。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迫使中国政府给予英国贸易优惠,由此掀开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篇章。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在东部海岸线与世界产生了交集,而不仅仅是中亚。这反过来破坏了中国的稳定。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不断增长,那些从事贸易的中国人迅速积累了财富。沿海省份由于外贸行业蓬勃发展而变得相对富裕,而内陆地区的人民(这里不是指一向贫穷的缓冲区,而是指中原的非沿海地区)则仍然是些贫穷的自耕农。

  过去,中央政府力求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不同利益间寻求平衡。沿海地区,特别是新富起来的地方领导集团,希望保持并加强与欧洲列强、美国和日本的关系。贸易越是欣欣向荣, 沿海地区的领导集团就越富有,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就越大。到了一定程度,外国势力与中国沿海商人及官员结成同盟,从而使得外国势力在沿海地区的影响力超过了中央政府。于是中国最糟糕的地缘政治噩梦成为了现实。中国支离破碎,形成地方割据,有些地方日益受到外国势力尤其是外国商业利益的控制。中央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应当指出,这正是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历史背景,这也使得日本最终战败显得更加不可思议。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之外,毛泽东有三大目标。第一,恢复中央集权制--将北京重新确立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第二,消除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之间巨大的不平衡。第三,把外国势力从中国赶出去。简言之,要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汉土中原。  

  1927年,毛泽东首先试图在城市发动起义但失败了,原因是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与外国势力的联盟牢不可破。随后,他率领长征深入内陆地区,并且在那里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崇尚民族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农民军队。1948年,他回到沿海地区并将外国列强驱逐出境。毛泽东重新封闭了中国,恢复了中央集权化,同时也接受了其必然结果:中国变成了平等但却非常贫穷的国家。
  中国地缘政治的当务之急是:要发展就必须参与国际贸易。如此一来,势必要将沿海城市作为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会日益富裕起来。外国势力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将随之增强,一旦外国利益和沿海地区的利益趋于一致,就会出现同中央政府利益相互竞争的局面。在从事国际贸易的同时,如何避免这一结果,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控制缓冲区

  在毛泽东崛起之前,由于中央政府软弱,外加中原地区需要同时应付中日战争、内战和军阀割据,中央政府的实权大不如前。虽然中国控制着满洲,但苏联却控制着外蒙古并且继续向内蒙古扩展其影响力(这里是指苏联的势力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西藏和新疆则正逐渐被分裂。

  毛泽东在进行内战的同时,也为控制缓冲区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他的第一个举措是清除苏联在这些地区的利益。毛泽东通过巩固中国共产党对满洲和内蒙古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把苏联赶了出去。新疆当时受到军阀杨增新(史料载杨增新于1928年死于暗杀,此段历史有误 --- 译者)的控制。内战结束后不久,毛泽东逼走了杨增新并接管了新疆。最后,毛泽东在1950年将目标转向西藏,并于1951年成功实现目标。

  迅速收复并控制缓冲区使得毛泽东能够保护中国不受侵略,这也是中国历代君王所追求的目标。控制西藏就意味着印度不能翻越喜马拉雅山、在青藏高原上建立军事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区可能会发生小规模冲突,但没人能让一支大部队翻越这些山脉并为其提供补给。只要西藏在中国手里,印度人就只能望山兴叹。新疆、内蒙古和满洲在中国和苏联之间发挥了缓冲作用。毛泽东更像是一位地缘政治家而不是理论家。他不信任苏联。只要中国控制了缓冲区,苏联就不会侵略中国。遥远的距离、交通的不便以及资源的匮乏,意味着苏联的入侵在远未到达汉土人口稠密的地区之前就会遇到大量的后勤问题并陷入困境--重蹈日本人的覆辙。

  中国与接壤的周边国家如越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曾有过地缘政治纠纷,但对中国来说,真正的问题可能来自于满洲,或更确切地说是朝鲜半岛。苏联,而非中国,曾怂恿朝鲜入侵韩国。我们很难猜测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想法,但事实却如他所愿。美国随后介入朝鲜战争并一举击溃了朝鲜军队、直逼中朝边境--鸭绿江。眼看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美国大军压境,中国决定阻止美军向前推进并出击南韩。其结果是长达三年的残酷战争,其中中国约有一百万士兵牺牲。从苏联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开战是最理想的局面。但在美国智库"战略预测"(Stratfor)公司看来,这一事件说明中国对任何侵犯其边境和缓冲区的行为极其敏感,因为边境和缓冲区构成了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保卫海岸线

  在控制了缓冲区之后,沿海就成了中国最薄弱的环节,但其弱点并非在于容易遭受入侵。由于历史上有日本的前车之鉴,所以没有国家会有兴趣或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从海上入侵中国大陆,同时长期为军队提供补给并希望取得最终胜利。入侵是没有意义的威胁。

  中国沿海地区所面临的威胁是经济上的威胁,尽管大多数人不会称之为威胁。正如我们所知,英国入侵中国最终破坏了中国的稳定,导致了中央政府的倒台以及内战的爆发等结果。这都是经济繁荣所造成的。毛泽东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封锁沿海地区,阻断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以及对那些与外商勾结的阶级团体实行清洗。对毛泽东来说,排外主义是国家政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外国势力的存在破坏了中国的稳定。他宁愿选择贫困的统一也不要混乱。同时他也知道,由于有人口和地理优势,中国即使没有先进的军事工业,也能够抵御潜在的攻击。

  他的接班人邓小平继承了一个控制着中国及其缓冲地区的强势政权。他也承受着要求改善人民生活的巨大政治压力,但毫无疑问他认识到,技术上的差距最终将危及中国国家安全。于是他历史性地赌了一把。他知道,中国的经济不能靠自身发展。国内的商品需求太少,因为国人太穷了。

  邓小平断定他能够开放中国,吸引外来投资,调整中国经济,将发展重心从农业和重工业向出口产业转移。这样做能够改善国人的生活水平,引进技术并培训劳动力。他认定这一次开放不会动摇中国,不会造成繁荣的沿海省份与内陆之间的剧烈矛盾,也不会催生地方主义或任由沿海地区为外国所控制。邓小平相信,只要能维持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依靠忠诚的军队和共产党组织,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他的继任者一直在努力维护对国家的忠诚,而不是效忠于那些可以带来个人财富的外国投资者。这场赌局仍在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12 19: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6-12 19:33 编辑

中国地缘政治:封闭的大国

——THE GEOPOLITICS OF CHINA: A Great Power Enclosed
作者:George Friedman著   庄 园 译   何平 校

来源:中国改革网

  当代中国是一个"岛国"。尽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面环海(只有东部边境靠海),但中国周边的地形事实上从任何方向都难以穿越。虽然有些地区可以穿越,但要了解中国,我们首先必须观察其周围的山脉,丛林和荒原。这一外壳虽然限制了中国,但同时也保护了中国。

  从内部看,中国可以分成两部分:华人的心脏地带和周围的非华人缓冲区。中国有一条所谓的400毫米(15英寸)等雨量线。该线以东的年降雨量超过400毫米,以西的年降雨量则少于400毫米。中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等雨量线以东和以南。这便是中原汉土, 即华人的心脏地带。这正是绝大多数汉族人聚集生活的地区,而汉人也是世人通常所说的华人。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地带虽然只有美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但却生活着超过十亿人口。

  华人的心脏地带又可分成南北两部分,分别使用两种主要方言,南方的广东话和北方的普通话。这两种方言的书写体系相同,但相互之间在说话时却几乎不能沟通。心脏地带有两条主要河流,即北方的黄河及南方的扬子江(亦称长江),此外南方还有第三大河流--珠江。该心脏地带是中国的农业区。然而,中国的人均耕地却只有全球的1/3,这也是了解中国最重要的一项数据。这种人多地少的压力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史--即要适应压力又要摆脱压力。

  心脏地带被非汉族地区所环绕--西藏、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故乡)、内蒙古和满洲(即东北三省)。这些缓冲区在历史上曾被强大的中国所统治,也曾在中国衰弱时被分裂出去。如今,这些地区居住着大量汉族移民,这是引起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今天的中原正处在强盛期。

  这些缓冲区也是历史上外来威胁的发源地。汉土中原是一个河流众多和雨量充沛的地区。因此,也是农民和商人的乐土。周边地区则是游牧民族和马背民族的乐园。13世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入侵和占领了部分汉人的领土,直到15世纪汉人才重新收复失地。这之后, 中国的战略保持不变:即缓慢且有系统的对这些外部地区实行控制,以保护汉人不受游牧民族骑兵的侵扰。这一基本战略主导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尽管人口相差悬殊,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认为自己极其容易受到来自北部和西部的军事入侵。在抵御外敌的同时保护庞大的农民人口是很困难的。汉人所选择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严格控制那些潜在的征服者。

  除了提供缓冲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控制这些地区便等于筑起了防御性边境。由于边陲地区受其控制,中国固若金汤。让我们逐一考察中国的边境,首先看看东部地区与越南和缅甸接壤的南部边境。中越边境是唯一可以让大部队或大规模商队穿越的边界。事实上,1975年曾爆发了一场短暂的中越边境战争,并且在历史上中国曾经统治过越南。然而,余下的南部边境,即云南省与老挝及缅甸接壤的边境则是丛林密布的丘陵,难以穿越而且几乎没有交通干道。因此让大军通过这条边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战期间,美国费尽千辛万苦才开通滇缅公路为蒋介石的部队补给军需物资。正因为如此之艰难,滇缅公路才成为了传奇。因此在该地区中国是安全的。

  海拔一万九千英尺(约5,581米)高的开加博峰(Hkakabo Razi),是中缅、中印边界的标志。中国的西南边疆始于此地,止于喜马拉雅山山脉。更确切地说,开加博峰是由中国控制的西藏,与印度以及两个喜马拉雅国家--尼泊尔和不丹所接壤的地方。这一边界呈长弧形,先后经过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最后抵达海拔25000英尺(约7,439米)的胜利峰(Pik Pobedy)。而胜利峰则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标志。通过这一边境地区是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历史上,该地区有一部分曾是经商的通道。然而,就整体而言,喜马拉雅山是大规模贸易和军事行动的屏障。印度和中国--或者说中国和大部分的中亚地区,是相互隔绝的。

  唯一的例外是下一段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界。这一地区可以通行,但相对来说缺乏交通运输系统。随着交通的扩展,这将是联系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是通往中国这一"岛国"的陆桥。可距离是个问题。中哈边境距离中原地区最近的省份仍有千里之遥,而且途经人口稀少并对中国构成重大挑战的穆斯林地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西行途中同样穿越了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因此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最后谈谈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向东延伸至太平洋的北部边界。这一边界当然是可以穿越的。事实上,外族唯一一次成功入侵中国,就是蒙古族的骑兵从蒙古这里发起进攻,并最终占领了大片汉人的领土。中国的缓冲区--内蒙古和满洲,则保护了中原汉土免受其他外族的攻击。中国人没有向北军事扩张主要出于两个原因。首先,从历史上看,没有多少占领的价值。其次,南北交通匮乏。俄罗斯有两条从西部延伸至太平洋的铁路干线,即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Trans-Siberian Railroad,TSR)以及连接贝加尔、阿穆尔这两个城市并与TSR实现并网的贝阿铁路(Baikal-Amur Mainline ,BAM)。除此之外,东西走向没有任何地面交通与俄罗斯相连。南北走向亦然。因此看上去可行的边界,实质上并不可行。

      俄罗斯的海参崴(Vladivostok)直到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chensk)一带。这一带的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较为合理,且双方各有优势。如果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发生冲突的话,该地区将会是冲突的中心。此外离开太平洋向南延伸,这一带还与朝鲜半岛接壤,而朝鲜半岛正是中国上一次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地区。

  接下来谈谈中国的太平洋海岸线,其中沿海港口众多,并且在历史上就有大量的沿海贸易活动。值得注意且有趣的是,除了蒙古人曾经试图入侵日本,以及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军事挺进印度洋(主要为了贸易而且很快宣告放弃)之外,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海事强国。在19世纪以前,中国从未遇到有能力对其构成威胁的敌国海军,其结果是导致中国不愿意斥巨资打造海军舰队。

  只要能控制西藏、新疆、内蒙古和满洲,中国便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汉土中原只有一个潜在的摩擦点,即与越南接壤的东南部。除此以外,中原地区由非汉族缓冲区所包围,而这些缓冲区在政治上已融入中国。第二个摩擦点位于满洲东部与西伯利亚和韩国接壤的区域。最后,中国通往其他欧亚大陆国家的唯一通道只剩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

  自从19世纪中期欧洲人抵达西太平洋后,中国最脆弱的地带就是海岸线。除了欧洲为牟取商业利益而动用有限武力侵犯中国之外,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也侵占了满洲和华东大部分地区,此后中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或者说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战争。尽管军事实力相差悬殊而且战火持续十余载,日本仍然没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一言以蔽之,汉土中原鉴于其领土面积和人口密度,是无法被征服的。日本无论赢得了多少次战役,始终无法在中国获得最终的胜利。

  入侵中国谈何容易;鉴于其辽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占领中国则更是难上加难。同样,这也使得中国很难入侵他国--并非完全不可能,但相当困难。坐拥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中国可以闭关自守与世界隔绝,而在19世纪英国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以及在毛泽东统治时期,中国的确如此。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却不能其他大国一样行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