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篇n年前的论文。张艺谋《英雄》公映之后,系列评论之一。
传统的中国画中有一种手法叫“留白”,在画面布局中留下大片的空间,借视觉的冲击以表现空灵、悠远的意境。但在此我并不想谈绘画,仅是借用一下“留白”这个词。在小说中也常有结尾戛然而止的手法,给人的感觉余韵悠长,颇可回味。我们不防也称之为留白。这种手法可以勾起人的无限遐想,当然,这是感性的认识。更为理性的是:留白给你带来了创作空间。不管你是否将这种遐想行之于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此时就是创作者,你获得的是创作的快乐。
下面谈《走向共和》,这是部历史正剧。我们就这一类影视作品进行讨论。这一类作品之所以能够牢牢的抓住人心,甚至以假乱真,就是得益于历史的留白。
历史是多大的场景啊,它只讲结构,不讲细节。精通历史的人对历史事件、人物如数家珍,但他能准确描绘出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格、形象么?他能毫无差异的叙述出重大事件中举足轻重的细节么?也就是历史对这些细节的失忆,给艺术家带来了广袤的创作空间。环境与人物形象,这两点,他们可以在符合真实事件的同时进行自由的想象。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的眼神是决绝的还是暧昧的?刘备田园守拙之时可曾夜半孤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自己的主意还是老婆的耳边吹风?这些历史屑于记载,然而却是艺术的微妙之处。艺术家们进行了丰富的幻想,最终刻画出自己心中的形象。相信么?高明的艺术家可以将项羽刻画成优柔寡断的人物,可以将李煜描绘成英明果敢的人物,而又能符合他们的经历与身世,使之完美无缺。这些人物的塑造是历史剧的一大卖点。而其实,这些形象与真实相差甚远,甚至谬以千里。
我们不防研究一下观众的心理。观众在历史中很难看到鲜活的、生动的人物,免不了把这种期望的目光放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上。但很少人相信戏说、演义类的文艺作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很荒诞。《走向共和》不同,它尊重历史事件,于是人们对事件的信任转移到人物上,并信以为真。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也潜移默化的起到润滑的作用。
司马迁喜欢张良,最初以为其丰雄俊伟,及至看到画像方知其貌似妇人。这,就是历史的留白。
可以想见,数百年之后这些历史类作品的魅力将大为减弱。因为历史的空白越来越小。录音、照片、摄象、详尽的记录,种种手段将历史的细节真实的记载下来。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还能随意想象么?他们塑造的人物还能强烈的吸引观众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