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近代以来,随着哲学研究的深入,佛学在中国,由一种宗教信仰逐渐被演绎为一种人格教育。佛,成了一种究竟、圆满、清静、智慧的人格代称,而佛学,就成了研究这种人格的学术。
为什么佛学可以被演绎为一种教育呢?
因为佛有智慧!
释迦摩尼有一位出身王室的学生叫做阿难,阿难长得十分英俊、斯文,而且他记忆力极佳,别人跟他说过的话,不管过了多少年,阿难都能一字不差地整句背出来,文殊菩萨曾礼赞阿难,说他:“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深如海,流入阿难心。”,因为阿难长得非常英俊,所以就容易走桃花运。有一天阿难外出化缘,遇到一位在井边打水的摩登伽女,阿难此时口渴至极,于是就上前对摩登伽女施礼道:“姑娘,请施舍我一瓢水。”
摩登伽女认出眼前的这位僧人,是佛陀的高足、曾经的王子阿难,在古印度,姓氏等级制度森严,摩登伽女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僧侣处于社会的最顶层,所以按习俗摩登伽女是不能够和僧侣平起平坐、平等对话的,现在阿难主动向摩登伽女施礼求布施,摩登伽女一下子羞得满面通红、忐忑不安,她好半天才怯怯地回答阿难说:“王子,我是下贱的首陀罗姓氏,怎么有资格供养尊贵的婆罗门僧侣?”
阿难回答说:“我是比丘,没有上下贵贱的分别心。”
摩登伽女非常高兴,就倒了一瓢水给阿难。
阿难喝完水之后走了,摩登伽女目送他的背影离去,瞬间情窦破开,就此患上相思病。摩登伽女的母亲,见爱女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地思念阿难,于是就焚香念咒杀生祭拜请邪神把阿难摄到女儿的床上,想来个霸王硬上弓。这时释迦摩尼感应到阿难遭劫,于是派遣八部天龙鬼神,持《大佛顶首楞严咒》,把阿难救回僧团。
释迦摩尼救回阿难之后,摩登伽女不死心,追到了僧团所在地,声称除非阿难永远不出来,否则阿难走到哪她就跟到哪。阿难没办法,只好请求老师帮助自己劝退摩登伽女。释迦摩尼于是让阿难去洗澡,并打一碗洗澡水送来。阿难照做了,释迦摩尼得到阿难的一碗洗澡水后,把摩登伽女叫了进来,说:“你不是爱慕阿难吗?现在你证明给我看,这是阿难的洗澡水,你敢不敢喝下去?”
摩登伽女看着眼前这碗阿难的洗澡水,犹犹豫豫地不敢喝。释迦摩尼于是开导摩登伽女:“阿难现在这么年轻、这么英俊,你都不肯喝他的洗澡水,等到他容貌衰老的时候,你就更不愿意喝他的洗澡水了。所以你对阿难的爱,是有条件的、是有分别的,这种爱其实是执著、妄想、魔障,得到了你会开心一阵子,失去了你会痛苦一辈子,不是永恒的事物,总会以欢喜来欺骗众生用不对等的痛楚作为代价去换取,因此,放下这些执著、妄想、魔障,你才能获得真正永恒的清净自在。”
释迦摩尼的一下话,点悟了摩登伽女,从此摩登伽女彻底放下霸占阿难的爱欲,一心跟着释迦摩女学佛,最终修得正果。
类似的方便度人的例子,在释迦摩尼一生中还有许多。正是因为释迦摩尼得到了真正的智慧、堪破了贪痴嗔、爱不得、恨别离、生老病死七苦毒,所以才成就了千百年来永恒不灭的佛教哲学。人要有完美的人格,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与欲望、与他人的关系,而后才能明白自己所应该追求的境界,进而在追求境界的过程中,逐渐把内心种种龌龊、卑鄙的贪念、邪念、恶念摒除,直至修炼成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推己及人、认清一切的人格。
释迦摩尼的智慧,赋予了佛学健全的体系。
这些年来我跟人聊佛学,总喜欢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因为《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大乘佛法第一部经典,这部经书教人从“孝亲尊师”这四个字入手,修习佛法。一个人如果懂得孝亲尊师,就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感、讲求忠信宽仁、能谦卑从世事学习真理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放下傲慢、贪婪、执著等习气,接触到清净、自在的妙处。
另外,《地藏菩萨本愿经》所构筑的六道轮回学说、祭鬼方式,完美地解释了“善恶、赏罚”这四字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能在五浊恶世之中坚定善行者的正念。可以说这本书是学佛者的入门必读书,地藏菩萨的佛号,意为“要以大地般坚忍的毅力修习佛法,才能开启自身的真如本性宝藏”,士不可以不弘道,道之所立,净地也;道之所在,真性也。《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无量意义,即使全地球60亿人,一个个用60亿年的时间,分别来阐述自己从此经中得到的感悟,也不能够说明此经60亿分之一的精义。此书记载了洪荒宇宙之始、之灭、之垢,之无始、之无灭、之不垢,远非治国修身之书所能比。实在是大光明经、无等等经,可以使人远离颠倒妄想、无恐怖、无挂碍,于空中无色,得般若波罗蜜多。
本来这篇文章,我是拟三十年后再写的,那时我尘羁解脱、功课日深、本性开蒙、年逾不惑,宣扬佛法就容易圆通。
可惜这些年来,我身体十病九痛,精力日渐不济,料知大限将至,因此不得不提前留下此文,以供身染酒色财气、恨别离、爱不得、生老病死诸苦毒者寻解脱路时用。
我并不想做释迦摩尼的弟子,因为我本人也吃肉、也喝酒、也玩女人、也有种种不能熄伏的欲望,这种种执著、妄想、魔障,只有等到死的那一刻,我才能放下。而一旦我从这婆娑世界赎罪完毕后,并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我是真的累了,我愿化为寂静虚无,无想无识。
因此,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以一个学佛之人的立场来写的。释迦摩尼说众生本性平等,我今天就从一个平等本性的角度,向大家说说自己在关于如何学习佛法方面的见解。
第一、我认为人可以理解佛法,可是不要轻易解释佛法。
许多高僧大德都讲:“佛的境界,不是人的智慧能理解的。所以我们念经,如果处处用人类的思维去理解经书,就会歪曲经义,进入魔道。”,因此高僧大德们建议世人只念佛号,以此获得清净心,然后等着死后让阿弥陀佛把自己接引进入极乐世界,再在阿弥陀佛的指导下来深入修行佛学。
对于这种说法,我抱强烈的怀疑态度。如果人类的智慧不能理解经义,那么阿难等人在释迦摩尼磐涅后集结经典的意义何在?古圣先贤们既然立了文字,就说明佛学可以靠文字传播,佛普渡众生总以方便说法为主,它不会、也根本没想过要把佛学藏着掖着故弄玄虚,佛恨不得天下人个个都能深入理解佛法,因此,人只要信佛就是与佛有缘,人只要带着善念读经,就能从经中或多或少地得到启示。佛说渡人需要机缘成熟,什么叫机缘成熟啊?一个人没有欲望了、在尘世中尽完自己的责任了、他想修佛了,这机缘就成熟了。
所以说人人都有理解佛法的权利。可是呢,人不要轻易解释佛法。因为佛法蕴含高深博大的道,而每个人受限于自己的出身、经历、悟性,看到的“道”难免片面,你把自己片面的“道”去传播给别人,就容易把别人引入歧途!除非是佛祖现身,把佛道原原本本给你讲通了,你才能去解释佛理,否则,任何随意解释佛理的人,都是企图把佛玩弄于股掌之上、把佛法解释权垄断在手里以谋取私利的法贼。
第二点、学佛从致富开始。
现在谈学佛,不少人动不动就说要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持戒,这对不对呢?
也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因为出家人就应该这么做。
说它不对,是因为佛广开方便之门,不管你能不能做到这六条,只要你信佛,愿意行善积德,佛都会给你提供方便之门修行。
我前面说过,学佛要机缘成熟,有些人老婆给别人强奸了,你叫他忍辱,那就是助纣为虐;有些人每天要打12个小时的工养家糊口,你叫他吃斋念经,搞得他营养不良、休息不好,那就是草菅人命。
人在这个世界上要受许多苦,人被痛苦煎熬的时候,虽然也有可能瞬间放下一切,大彻大悟,可更多的还是心神不宁、焦虑不堪。一个人如果前有债主催款,后有爹娘卧病,你不先帮他解决现实困难就直接让人家学佛,这叫本末倒置,菩提树由慧根生,来到婆娑世界的阎浮众生,慧根通常早已被蒙蔽,要想重起慧根,在没有名师点悟的情况下,通常靠的就是优裕生活的滋养,他衣食无忧了、可以看淡各种利益了,这时他进行人生思考,就有一个轻松、严肃、活泼、谨慎、辩证、无可无不可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天性就容易自然而然地复苏。所以天主教里的加尔文宗才认为:“富人是上帝预先选择的要指引的羔羊。”,人富了,不被这个金钱世界所绑架了,他的真如本性才有可能脱离俗世束缚。因此我认为,学佛从致富开始。先富带后富,在金钱世界以金钱弘法,说服力就强,在这个金钱世界,通过使用钱而认清钱、堪破由钱引起的种种颠倒关系,清净心就容易证圆满。
我与无我,净与不净,空与非空,亦枯亦荣。
点到为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