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尘散仙 于 2015-7-15 06:14 编辑
市作协不用说了,我的学生都是。就是广播电视报上发两篇作文,交了点钱,作协的人可痛快了,填个表,马上给发证。
省作协流程:一、由两位省级作协会员推荐。
二、到省文联要来表格。
三、填表,或者有出版物,即自费出书;或者有发表作品目录,报纸上那些有副刊的,基本上不算,算数的多数是带有省市名头的日报《黑龙江日报》《辽宁日报》等。杂志上要求省级以上(每本杂志都有主办单位,由各省作协、文联主办的。如:《天池小小说》吉林省文联、《小说月刊》吉林省文联)《山东文学》山东省作协。像《短篇小说》就不算,他们是吉林市文联,属于市级。)
四、由推荐人递送到省作协,在每年的作协会议上讨论、审批。过了审批的,通知交照片,交会费,一次交五年,钱不多,然后发证。
关键在于第四步。
因为这种审核比较拖沓,而且每个县市报上去的名额,通常不会全通过,因为各省文联主席或者副主席,多是资格老的前辈,在国内较有影响力,他们不缺钱,还是要做些高姿态的,不会因为几十块钱会费就不管不顾。这里面事儿就多了,如果想顺利拿到证,本县市文联老大或者有影响力的前辈,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男写手:拜山头,拜师傅,逢年过节送礼,经常请圈里人吃饭,必把老大放中间,尽可能地吹捧。花的钱多了,老大面子足了,会在省里找熟人,为你说点话的。
女写手:跟着老大混,陪酒陪唱陪跳舞,发乎情止于礼,有肌肤之亲却无床笫之欢的,当众贴乎,让老大倍有面子了,他会在省里找熟人,为你说点话。如果有幸,让老大临幸了,那老大会玩了命地往省里跑,争取给你跑下来。主要是县市级文联老大没什么钱,对小女生补偿不了什么金钱,只能拿这些证啊,名誉啊糊弄人。
要是你没钱没貌还不舍得身子,那就别在圈里混了。我被他们报上省里,因为没拜山头,整整压了三年,这三年共有四位本市作者上报,其中三个人是自费出了诗集的,只有我是在表格上填满了十五篇(我记得要求我十五篇以上)省刊小说。那三位两个是文联的干部,一个是老大的姘头,本来我是最没希望的。赶巧,省作协主席换届,新上任的谁也不熟,开会讨论,就把我的通过了,把老大姘头拿下来了。原因不知道,反正老大被闹了一场,很没面子。后来迁怒于我,正赶上我发的招生微信上:本市有史以来最牛的小说作家……他一怒之下,圈里人把我封杀了。但是没关系,证拿下来了。
证没啥用,不顶吃不顶穿,但对于我来说,招生的时候,还是有点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