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到底什么贬值了?
查看: 406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底什么贬值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8-26 08:0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8-26 08:10 编辑

               

                                                    到底什么贬值了?

      在昆明有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家,拿着一张62年前的存单去银行兑付,这张当年存额为5万元的存单,现如今已经贬值为5元,银行方面很“大度慷慨”,核算下来连本带利20多元,银行让老人家兑取50元。

      老人家愤怒了,以至于砸坏了银行的一块玻璃,我估计这玻璃也低不下50元,当然,也许银行继续大度,也就不追究了,于是老阿婆,您知足吧,还有五十元呢。

       存单没问题,1953年存入的,银行也“认账”:此存单有效。就是额度人家不认。

      想一想也不能认,这要是五万块经历了62年,利息该有多少?

      这是一个现实版的中国梦的灵异故事。

      其实,老人家真不该去银行,一把年纪颤巍巍的揣着一个历史的存单,就这存单,单纯在当下的文物市场,或者收藏市场上,我觉得都不会低于原值。

      这是敲骨吸髓最现实版的一幕。所有有关诚信与此无关。当然,你如果把这一幕想象成一个恶棍无赖我也无话可说。

      这世界至少有一件事我们是明白的,那就是人与人不能比,国与国也丝毫不具备可比性。相比于动辄看到罪恶的帝国主义世界出现的ATM机发疯,自动吐钱,人们自觉地排着队领取,然后银行鸟悄的认倒霉,我们更觉得中国版的许霆的故事,更接近我们的常态。

      有关此类的故事我们没少看,至少我们知道此类的老存单如何兑现的故事都带着让我们无法遏制的羡慕和钦佩。你当年存下多少,就算百年之后,不会少你分文,而且利息都在,这是诚信还是别的什么呢?

       好了,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感知这个问题。假如是62年前,这个老人家欠了银行5万块现如今会怎么样?也会告诉老人家:因为货币贬值的原因,您当年欠的五万块,只需要还给我们20元吗?当然,这种假设根本毫无可能,因为任何一个“人民银行”都不会允许你欠着它们的钱,不但要本金,利息要少不了。

       会吗?!如果会,那才是中国梦!

       当然,会不会,你我他都懂的。

       存单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中国人民银行,币种为人民币,一个贬值的理由,就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天空,然后血本无归,这一幕你难以置信,却不能不信。

       其实,我倒是觉得银行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确实足够愚蠢,它们又失去了一次为自己正名的最好的广告契机,假如它们给这张存单一个更好的交代,让老人心满意足之后,最大的赢家是银行,而不是老人。还用投重金做广告吗?这送上门的机会。

      这是何等体面的一个有关诚信的广告:看看,纵然过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依然坚持着诚信,中国人民银行是储户最好的保险……

      再配上耄耋老人拿着存单兑现的幸福画面,何其中国梦?!

      可惜,没有这样的剧本和桥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愤怒绝望的老人,倔强却又无奈的坐在银行大门口……

      就这画面,我突然想问问自己,到底我们什么贬值了?
      
                                                         2015年8月26日星期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8
发表于 2015-8-29 15:46 |只看该作者
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 ... p;extra=&page=3
去年在山人这帖中说他无知,他不乐意,还恼羞成怒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8-28 21:49 |只看该作者
碧天 发表于 2015-8-28 21:01
你咋向武宫学习了?越穷越显摆。

你只要不喊麻花救驾,不出走,我就告诉你。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8-28 21:01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8-28 20:44
我们武汉人出名的爽快,有钱就花。不像你们上海人爱抠唆,留钱干啥?买米?

你咋向武宫学习了?越穷越显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8-28 20:5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8-28 20:44 |只看该作者
碧天 发表于 2015-8-28 20:33
唉!没药救了!你柳二就这穷显摆的德性。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或者一户普通平民家庭,平均每人三天开销50 ...

我们武汉人出名的爽快,有钱就花。不像你们上海人爱抠唆,留钱干啥?买米?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8-28 20:43 |只看该作者
碧天 发表于 2015-8-28 20:33
唉!没药救了!你柳二就这穷显摆的德性。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或者一户普通平民家庭,平均每人三天开销50 ...

我这儿就两口子吃饭,买点青菜荤菜,一天100元不够。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8-28 20: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天 于 2015-8-28 20:36 编辑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8-28 20:19
三天生活费才50元?你说的是上海人吃酱油汤泡饭吧?我每天光买菜就得100多呢!


唉!没药救了!你柳二就这穷显摆的德性。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或者一户普通平民家庭,平均每人三天开销50元就很不错了。你小子花的100元买的是一家子一天的菜噻。
你以为你是徐才厚的儿子?咋花钱都不心疼?切!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8-28 20:19 |只看该作者
碧天 发表于 2015-8-28 17:29
我来告诉你,因为1953年我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一切基本都记得。
那时候的黑毛猪最好的五花肉610 ...

三天生活费才50元?你说的是上海人吃酱油汤泡饭吧?我每天光买菜就得100多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8-28 17: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天 于 2015-8-28 17:42 编辑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7 22:48
53年的时候,一斤猪肉是多少钱?一斤大米是多少钱,算过没?


     我来告诉你,因为1953年我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一切基本都记得。
那时候的黑毛猪最好的五花肉6100元500克,相当于现在6毛1分钱1斤,最便宜的猪肉才3800元即3毛8分1斤。鸡蛋200元一个即两分钱一个。1957年大米才1毛1分钱1斤,1987年上海大米1毛4分钱1斤。1953年前后,在缺乏货币流通的地方,鸡蛋、大米和黄豆可以当钱使用,在商店可以用来交换其他商品,学生可以用大米或者鸡蛋交学费。1957年我读初中时伙食费每月也只要6元钱。

    闲散说的这5万元就是5块钱,但是在1953年这可是城镇普通家庭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无论如何62年后的今天这5万元钱价值也远远大于50元钱。现在50元钱只够做三天的伙食费,这还要节省着点花。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8-28 13: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8 10:57
这个没啥标准,全凭良心。国家也没有相对应的政策与相关法规。
我要是老太太,我就没别的要求,只要求兑 ...

53年在昆明5万元(旧币)可买40斤大米,55年新币(二套人民币)当时1元可买8斤大米,就是说当时发行的新人民帀与旧币是1比10000,事实上新币(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5元可买40斤大米,因此55年国家按此折率通告百姓将旧币兑换新币是公平的,至少当年以一元兑换一万元是公平的。呵,以此来抨击政府是站不住脚的。至于现在银行兑换20多元钱这是他们已经无法以购买力来计算,也许按购买力应值现在100多元吧,但在网上作为收藏收购价值也就几十元。手机上网不方便打字。问好妞!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8-28 08:11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7 10:21
得了,闲老师脑袋里的东东忒多,偶尔记岔搞混也是有止的,不像某些人,脑容量逼仄,贴些东东全靠度爷,离 ...

对了,你还没告诉我呢,你姐在哪?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8-28 08:10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7 10:21
得了,闲老师脑袋里的东东忒多,偶尔记岔搞混也是有止的,不像某些人,脑容量逼仄,贴些东东全靠度爷,离 ...

那叫节省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8-28 08:09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7 22:48
53年的时候,一斤猪肉是多少钱?一斤大米是多少钱,算过没?

社会学者赵立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通货膨胀很厉害,国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面值也很大,最大面值为5万元。1953年,在昆明,5万元可以买到2只鸡或是20公斤大米。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00多元钱。1955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最大面值为100元,按后来的折合比率来算,1953年的5万元,相当于后来的5元。“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5元的购买力也是很强的。”

  1953年的5万元存到现在为什么只能兑换20多元?针对徐老太的情况,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秘书长赵良介绍:“银行应是根据相关的方程式来计算,而不是根据5万元的购买力来计算。”

  一名在银行工作的职员介绍,从1953年起,60多年间,银行存款的利率和货币的价值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计算起来比较复杂。“银行是经过相应计算的,具体的我也计算不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8-27 22:59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7 22:47
通货膨胀会算不?靠。

不会算,要不你算给俺们听听。
别跟闲老师一样一不小心喷出笑话来哈,坛母,影响咱大六星形象。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8-27 22:57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7 22:48
53年的时候,一斤猪肉是多少钱?一斤大米是多少钱,算过没?

嗯,那时候北京一座四合院多少钱,算过没?
你能要求人家把房子按原来的价钱卖给你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8-27 22:46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8-27 22:42
从法律角度问问,53年存入的5万元,怎么换算也不止50块钱吧?
这帮银行脑残们不知道怎么想的,工作如此失 ...

要不,你把柳二的跟贴看完再说话行吗?
求你了,坛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8-27 10: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8-26 17:05
据查: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起,至1953年12月底止,陆续发行,有1元、5元、10元、20元、 ...

得了,闲老师脑袋里的东东忒多,偶尔记岔搞混也是有止的,不像某些人,脑容量逼仄,贴些东东全靠度爷,离了度爷就一活傻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8-26 17: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15-8-26 17:26 编辑
野妞 发表于 2015-8-26 10:18
首先,您得捋清一个事实,50年代的5万元跟现在的5万元存在计量的重大差别,彼时是以万为单位,现在是以元为 ...

据查: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起,至1953年12月底止,陆续发行,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共计12种面值、81种版别。
     
                        1955年5月10日,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以10000元兑换第二套人民币1元。也就是说,这位老人家当年所存的只是5元钱,且已是废币。


             闲大喷子这次义愤填膺,填的又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26 16:30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6 10:21
在木有弄清这样一个典故的状况下就写出这样义愤填膺的指责文,有点瞎胡搞哦。
当然,银行的态度是极其恶劣 ...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闲散这次的喷文比以前是进步了的,因为,很明显,起码这次他不是人云亦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26 16:27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6 10:18
首先,您得捋清一个事实,50年代的5万元跟现在的5万元存在计量的重大差别,彼时是以万为单位,现在是以元为 ...

真的?你姐这么好骗?她、她在哪儿?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26 14: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6 14:01
利息很低……过份。

新中国刚成立正逢通货澎张,1955年前旧帀(第一套人民巾)的面额才会与后期新币存在巨大差额。发行新币前国家是要全部收回旧币存单,当时一万也就换一元,既然是定期利息就有时间限制。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26 14: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卧龙 发表于 2015-8-26 13:48
呵,写喷文前最好先了解有关历史。中国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还不至于如北无耻。你文中所说的面额是旧币面额, ...

利息很低……过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26 13:48 |只看该作者
呵,写喷文前最好先了解有关历史。中国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还不至于如北无耻。你文中所说的面额是旧币面额,一万元等同现在的一元,五万即现在五元。当时正是国家为方便群众特设的一种定额存单,现金可直接购买。1955年发行第二套中国人民帀前国家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布过公告将旧币定额存款兑换,文中老人只是错过了时间,银行不存在任何欺骗和不公正。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26 11: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15-8-26 10:21
在木有弄清这样一个典故的状况下就写出这样义愤填膺的指责文,有点瞎胡搞哦。
当然,银行的态度是极其恶劣 ...

说的在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8-26 10:21 |只看该作者

以前以为您还是博古通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26 10:21 |只看该作者
在木有弄清这样一个典故的状况下就写出这样义愤填膺的指责文,有点瞎胡搞哦。
当然,银行的态度是极其恶劣的是不负责任的是推诿和欺负老年人滴,值得申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8-26 10:18 |只看该作者
首先,您得捋清一个事实,50年代的5万元跟现在的5万元存在计量的重大差别,彼时是以万为单位,现在是以元为单位,也就是说彼时5万元仅相当于现在5元。
相当于秘鲁币动辙一张几万几十万,其实也仅等于人民币几元或几十元,这就是为啥经常有骗子拿不值钱的秘鲁币招摇撞骗懵圈的国人故,我姐就是其中的一位傻子……
俺记得不是十分清楚,有疑问者可查下历史资料。

使用道具 举报

主楼
发表于 2015-8-26 08:55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