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也谈为老不尊
查看: 142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为老不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7-1 00:0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之前没发过描述社会现状类杂文,不想做喷子。文学的多种形式,被抛弃的太多,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最能体现在诗歌和长篇小说上。可惜,我们已经不懂阅读了。

     那些玄异,穿越或都市意淫类的,几百万字也有人跟进,现实主义却在呼唤作者和读者;而诗歌,网络不能代表水平。昨天土豆发了北岛最近的访谈录,北岛疾呼,网络的功利和意淫,比政治迫害更要打击文艺。

     这似乎是题外话,但实际文艺是道德的最直接载体,文艺的堕落造成道德的堕落,这是为老不尊比比皆是的原因之一。

     写这篇是看到年轻网友写了一篇《谈为老不尊》,列举了大量老人做的污浊不堪的事例,尤其是广场舞的扰民,她说的很对,我却有些话要说。

     那天说到我的导师,我说96年我在北京最后一次见到,被骂了。昨天群里又说到,我百度了一下词条,老人家2000年已经去世,而我却刚刚知道,难过至极。

     那么,就从我的导师开始谈谈老人。

     老人家是早年的海归,跟胡适一样,娶的却是封建包办的妻子,一个脾气暴躁的文盲。导师是雅儒的老人,彬彬有礼,和风细雨,喜爱的学生会打你的头,手掌如女人般细腻温润。

     我们调皮,半夜去后山偷鸡吃,连鸡笼都端走,导师家就住在后山。第二天导师的老妻会指天顿地的咒骂,我们围观,导师笑吟吟的喝茶,好似跟自己没关系,看到我们顿时意味深长的撇撇嘴,然后做个鬼脸,又回到笑脸。我们大惭,这是知道了,却放过我们。

     这样宽容的老师,老人,让我不敢去见他,因为在伟大人格面前,我遮不住的羞愧,却蛮横的置之不理。这是网络养成的坏习惯,我们在网络,把自己遮蔽的太多太久,把自己打扮的太美丽,失去了面对真实的勇气。

     当我们指责坏老人时,先反省一下环境和自己。

     有一个说法,当年的红卫兵老了,所以现在的坏老人越来越多。未必,陈毅的儿子是红卫兵,当年亲手殴打自己的老师,现在他退休了,带着一帮老红卫兵组织了一个忏悔协会,去找当年受过迫害的老师们,鞠躬下跪,家庭困难的给补偿,多少次泪流不已,很痛,但是被原谅后很欣慰。

     坏老人绝不是出身决定的,那么,为什么坏老人越来越多?

     如果有人问,现在的社会主流是什么?谁能回答?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抑或宗教?很多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出现宗教的学习班研讨班之类,我偶然参加过,竟发现那是有组织的敛财,甚至庙宇以旅游胜地的名义敛财。

     孩子们疲惫的补习背诵,去学习用不着的知识,唯一的用处是考试。家长们顽固的认为考不好就输在起跑线上,和居心叵测借此敛财的教育工作者一起逼迫孩子,这是孩子们的主流生活。

     毕业后到了职场,进入到成人的生活,打击接踵而来,在不公平的分配下必须完成买房买车的使命,否则就是失败者。读书时的那条起跑线没有出现,必须重新学习,挣扎,相亲,承担银行债务,谄媚虚假的笑容,筋疲力尽。

     中年更是不堪,经济的困顿,上有老下有小,婚姻危机,情感失落,那些土豪大腕挥金如土的刺激,被掠夺的愤恨,越来越多的人用婚外情这种短暂的欢愉来逃避责任,而道德的谴责使其更加痛苦。

没有宗教,没有信仰,甚至没有文艺,现实困顿,除了在迷茫中更加迷茫,我们还能做什么?

     那么老人呢,他们经历了什么?战争,文革,饥饿,苦难,而今又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困顿不堪,他们心中充满了戾气,慈祥不在,极端的为了蝇头小利撕破脸皮去做下三滥的事情,普通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对周围的人露着警惕和恶意的嘴脸。

     广场舞最初是北方的大秧歌,退休的爱好者们在公园自娱自乐。当时的主流媒体大肆宣传,作为老有所养,晚年幸福的典型事例。冯小刚90年代的电影《甲方乙方》里有,葛优和刘蓓响应居委会大妈的号召,向社会送温暖,在公园奉承70多岁满脸褶子却涂抹了鲜红胭脂口红的老妖怪:大妈,您今年有三十了吧?

     城镇化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挤迫,老龄化让老人们扎堆,她们上哪里去?天天呆在家里干不完的家务?面对孩子的忧伤?好容易抽出傍晚的时间响应国家老有所养,晚年幸福的号召,为什么成了祸害呢?

     前文说到老人们的戾气替代了慈祥,当所谓广场舞权被侵犯时,他们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回头想想我的导师,为什么他那样的慈祥那样的宽容,文革时他被红卫兵打断几根肋骨,打他的红卫兵后来考了他的研究生,他用细腻温润的手和蔼的拍打他们。这一幕让人泪流满面,面对这样的老人,社会能不洁净吗,当做了坏事时能不深深的羞愧和惶恐吗?

     导师没有宗教,没有政治信仰,但他有根有魂魄,有文艺的洗礼。

     而现在,如果老人都充满了戾气,孩子们怎么办???我们该指责谁???

     就写到这儿吧,这个问题年轻人来回答,如果回答准确了,民族才有希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8
发表于 2016-7-4 16:06 |只看该作者
俺是王月 发表于 2016-7-2 21:39
你那个了我,还一笑而过......

天啦,俺站了几分钟,动都没动过......{:3_5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7-2 21:53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只是人性的愚昧与脆弱。在社会生存的越久,就越会保全自已。
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想不止是历史遗留问题,更多的是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们能改变的,只有一个吧,从我做起!
问个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7-2 21:39 |只看该作者

你那个了我,还一笑而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7-2 21: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哈哈,俺来踩踩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7-2 21:12 |只看该作者
一笑而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7-2 18: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楚天风云 发表于 2016-7-2 15:15
年轻人,你回答得真好

我可以继续白眼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7-2 15: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炉萱 发表于 2016-7-1 12:05
别把社会的责任推到一个年代的群体身上,这才是文化的责任。

年轻人,你回答得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7-1 1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种问题,年轻人是回答不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7-1 1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群体效应的根源,在于盲从和响应。就像当年的大泽乡的口号一般,就像几十年前的红本子一般。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7-1 1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别把社会的责任推到一个年代的群体身上,这才是文化的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 12: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老人的戾气之源,在哪里?解决了这个。孩子才可以不用变成这样的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7-1 1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顶王月,一直棒哒哒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1 09:04 |只看该作者
艾玛,幸亏我不是年轻人,不用回答,飘过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1 09:04 |只看该作者
就写到这儿吧,这个问题年轻人来回答,如果回答准确了,民族才有希望。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7-1 09:03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老年人正是文化大革命的红色小将们,充满了戾气也是正常。这一代人都以斗争为乐事。在斗争中求存在感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1 09:02 |只看该作者
而现在,如果老人都充满了戾气,孩子们怎么办???我们该指责谁???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1 09:02 |只看该作者
顶王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